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06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分离过滤装置,分离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固设于支撑架顶部的机壳,机壳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滤筒,机壳靠近滤筒出料口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机壳顶壁设有进料口,滤筒的顶壁设有进料槽,滤筒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输送分离后砂石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端口侧壁的支撑杆、固设于支撑杆远离机壳方向一端的支撑板,支撑板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靠近机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连续分离水体中砂石、显著提高建筑用水分离回收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循环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现场经常需要对施工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车辆进行冲洗,从而减少砂石、泥土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会采用高压水枪对泥土和砂石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水会携带较多的石子和砂浆,直接排放掉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对这部分冲洗用水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公告号为CN2093226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水池、沉淀池、搅拌装置、蓄水箱和降尘装置,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冲洗台,冲洗台的顶部设有多个喷淋装置,冲洗台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喷淋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沉淀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第二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与集水池的侧面底部和沉淀池的顶部一侧相连接,第三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沉淀池的顶部另一侧和搅拌装置的侧面底部相连接,蓄水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水泵和第五水泵。这种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建筑用水的循环利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沉淀池对水体中砂石进行自然沉降,沉降分离砂石的速度较慢,分离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具有可连续分离水体中砂石、显著提高建筑用水分离回收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包括分离过滤装置,所述分离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顶部的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另一端为盲端,所述机壳靠近滤筒出料口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机壳顶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滤筒的顶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口的长度小于进料槽的长度,所述机壳远离滤筒出料口处的一端底壁设置有与机壳内部贯通的排水管,所述滤筒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输送分离后砂石的输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分离过滤的冲洗用水从机壳顶壁处的进料口加入,冲洗用水自进料口进入滤筒的进料槽内,冲洗用水内的砂石被滤筒过滤拦截并在输送机构的输送下排出滤筒出料口,而过滤后的冲洗用水从滤筒的滤孔流入机壳空腔内,过滤后的冲洗用水被倾斜设置的机壳内壁收集后自机壳底壁的排水管流出。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远离排水管方向的端口侧壁的支撑杆、固设于支撑杆远离机壳方向一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支撑板背离机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靠近机壳方向的一侧沿转动轴轴向设置有螺旋输送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并带动螺旋输送带转动,从而实现对过滤拦截的砂石进行输送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带的表面开设有许多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分离过滤的冲洗用水经过螺旋输送带表面的漏水孔可以顺利流入滤筒底壁,并在螺旋输送带的搅动下加快过滤速度,从而减少了冲洗用水在螺旋输送带上方积聚的时间,进而有助于减少螺旋输送带运转的功耗。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滤筒侧壁处开设的过滤孔的孔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滤筒侧壁开设的滤孔孔径,从而提高了对冲洗用水中砂石过滤拦截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带的叶片边缘与滤筒底壁相抵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输送带旋转过程中与滤筒底壁相抵近的叶片可以更加彻底地对砂石进行输送,提高了砂石在滤筒内的输送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机壳靠近滤筒出料口处的端口侧壁底部倾斜向下设置有弧形导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被过滤的砂石在螺旋输送带的输送下排出滤筒出料口时,砂石在弧形导料板的导向作用下可以更加顺畅的被收集。进一步的,所述滤筒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环边,所述固定环边螺纹连接于机壳靠近滤筒出料口方向的端部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筒放入机壳的空腔内,将固定环边抵紧与机壳的端壁,并通过螺栓紧固,从而便于滤筒的安装和拆卸清理。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空腔底部设置有内撑座,所述内撑座的内壁设有与滤筒底部配合的支撑环面,所述滤筒底壁抵接于支撑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面可以起到对滤筒底部的支撑,提高对滤筒支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滤筒与机壳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回用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被过滤后的冲洗用水从排水管排出后,可以流入回用水槽而被收集备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机壳,在机壳内设置空腔,并在空腔内设置滤筒,滤筒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带,在机壳顶壁开设进料口,以及在滤筒顶壁开设进料槽,将待分离过滤的冲洗用水从机壳顶壁处的进料口加入,冲洗用水在滤筒过滤下流入空腔,而冲洗用水中的砂石颗粒被过滤拦截,在螺旋输送带的输送下排出滤筒出料口,恻然实现对冲洗用水的快速分离;2.通过在螺旋输送带的表面开设漏水孔,漏水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滤筒的滤孔,从而减少了冲洗用水在螺旋输送带上方积聚的时间,进而有助于减少螺旋输送带运转的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壳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滤筒与壳体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图中,1、分离过滤装置;11、支撑架;12、机壳;121、空腔;122、进料口;2、滤筒;21、进料槽;22、固定环边;23、出料口;3、排水管;31、阀门;4、输送机构;41、支撑杆;42、支撑板;43、转动轴;44、驱动电机;45、螺旋输送带;451、漏水孔;5、弧形导料板;6、内撑座;61、支撑环面;7、回用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分离过滤装置1,分离过滤装置1包括支撑架11、焊接固定于支撑架11顶部的机壳12,机壳12内开设有空腔121,空腔121内固设有滤筒2,滤筒一端设有出料口23,另一端为盲端,机壳12靠近滤筒2出料口23的端壁底部倾斜向下焊接有弧形导料板5。如图2和图3所示,机壳12的空腔121底部焊接固定有内撑座6,内撑座6的内壁设有与滤筒2底部配合的支撑环面61,滤筒2底壁抵接于支撑环面61,机壳12靠近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机壳12顶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口122,滤筒2的顶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槽21,进料口122的长度小于进料槽21的长度;机壳12远离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底壁设置有与机壳12内部贯通的排水管3,排水管3管口处设置有阀门31,在排水管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过滤后冲洗水的回用水槽7。如图1和图4所示,滤筒2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包括分离过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装置(1)包括支撑架(1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1)顶部的机壳(12),所述机壳(12)内设有空腔(121),所述空腔(121)内设置有滤筒(2),所述滤筒一端设置有出料口(23)、另一端为盲端,所述机壳(12)靠近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机壳(12)顶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口(122),所述滤筒(2)的顶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槽(21),所述进料口(122)的长度小于进料槽(21)的长度,所述机壳(12)远离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底壁设置有与机壳(12)内部贯通的排水管(3),所述滤筒(2)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输送分离后砂石的输送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包括分离过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装置(1)包括支撑架(1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1)顶部的机壳(12),所述机壳(12)内设有空腔(121),所述空腔(121)内设置有滤筒(2),所述滤筒一端设置有出料口(23)、另一端为盲端,所述机壳(12)靠近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机壳(12)顶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料口(122),所述滤筒(2)的顶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槽(21),所述进料口(122)的长度小于进料槽(21)的长度,所述机壳(12)远离滤筒(2)出料口(23)处的一端底壁设置有与机壳(12)内部贯通的排水管(3),所述滤筒(2)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输送分离后砂石的输送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壳(12)远离排水管(3)方向端口侧壁的支撑杆(41)、固设于支撑杆(41)远离机壳(12)方向一端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3),所述转动轴(43)位于支撑板(42)背离机壳(12)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4),所述转动轴(43)靠近机壳(12)方向的一侧沿转动轴(43)轴向设置有螺旋输送带(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建筑冲洗用水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向勇杨烈箭蒋世辉肖红志吴宙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