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成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992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包括橡皮筋、丝线、引流管、注射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引流管、橡皮筋结合制成可移动引流管,由于橡皮筋的边切割边愈合作用,脓腔逐渐变小、下移,橡皮筋带动引流管自高位向低位缓慢移动,引流管上端始终处于脓腔顶端;自引流管下端注入冲洗药物,始终能自高位向低位冲洗整个脓腔,冲洗干净;引流管固定于橡皮筋,不易脱落;橡皮筋起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刀口愈合快,病人轻微疼痛甚至无痛,10‑14天可移动引流管自行脱落,刀口基本愈合避免了术后熏洗、坐浴、换药、填塞油纱条等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少了医生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
本技术专利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挂线法治疗肛瘘、肛周囊肿和乳房窦道,挂线剖开瘘管或窦道,再利用挂线的紧箍力,阻滞气血、经络,使局部组织坏死,从而达到慢切开的治疗目的。挂线的要领是从瘘管外口穿入,由内口穿出,然后药线两头以双重结结扎固定。本疗法适用于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乳房部瘘管(窦道),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尤具显效。本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几乎不出血,术后创口愈合快,不影响其生理功能等特点,为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挂线法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术中引流管固定于刀口边缘,不能随创面的缩小而移动,于术后3-5天不得不拔出引流管,而且术后5天内引流管容易自行脱落。术后病人须经熏洗、坐浴、换药,病人痛苦大,也增加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包括橡皮筋、丝线、引流管、注射器;所述引流管带有刻度且上端开有侧孔,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丝线与所述橡皮筋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下端可以与所述注射器套接。作为优选,所述橡皮筋为圆环形或线段形。作为优选,还包括脓液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相比现有技术,利用本技术治疗肛瘘、肛周脓肿和乳房窦道时,(1)引流管、橡皮筋结合制成可移动引流管,由于橡皮筋的边切割边愈合作用,脓腔逐渐变小、下移,橡皮筋带动引流管自高位向低位缓慢移动,引流管始终处于脓腔顶端;自引流管注入冲洗药物,始终能自高位向低位冲洗整个脓腔,冲洗干净,不留死腔;(2)引流管固定于橡皮筋,不易脱落,可随时给药冲洗、引流;(3)同时橡皮筋起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4)刀口愈合快,病人轻微疼痛甚至无痛,10-14天可移动引流管自行脱落,刀口基本愈合避免了术后熏洗、坐浴、换药、填塞油纱条等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医生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利用可移动引流管冲洗脓腔示意图,图2为利用可移动引流管引流示意图,图3为橡皮筋和引流管结合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橡皮筋。1—橡皮筋,2—丝线,3—引流管,4—脓液收集装置,5—侧孔,6—注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的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的组装和使用方法:A.材料准备:医用橡皮筋环(周长280mm)、7号丝线、直径6mm带刻度引流管、脓液收集装置(包括取样试管)、注射器。B.引流管上端带有3个直径3mm的侧孔,丝线穿过其中一个侧孔将引流管固定在橡皮筋环中间位置,橡皮筋环变为“8”形;“8”形橡皮筋两端也连接丝线。C.术中应用在肛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以肛门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止血钳钝性分离切口至脓腔,食指伸入脓腔,打通脓腔间隔,排出脓液,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依次冲洗脓腔,探针自切口探入,仔细寻找内口,必要时亚甲蓝染色寻找内口,沿探针扩大切口至内口处,探明脓腔最顶端并记录最顶端距离外口距离,于脓腔顶端最薄弱处以血管钳夹持“8”形橡皮筋一端的丝线穿入肠腔,另血管钳在肠腔内夹紧丝线向肠腔引出橡皮筋,退出脓腔内血管钳,夹紧橡皮筋另一端丝线,拉紧两端橡皮筋,钳夹,丝线结扎橡皮筋成“0”形固定,这样,引流管同时带至脓腔最顶端(可参考刻度确认)。D.术后应用:术后静滴敏感抗生素,自可移动引流管以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复方黄柏液)、康复新液依次反复冲洗,每日2次,便后随时冲洗。术后5天内冲洗液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为主以,5天后冲洗液以活血生肌为主。E.术后被橡皮筋两端勒紧的组织逐渐萎缩,为保持橡皮筋勒紧效果,需多次利用丝线对橡皮筋收紧结扎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形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橡皮筋(1)、丝线(2)、引流管(3)、注射器(6);所述引流管(3)带有刻度且上端开有侧孔(5),所述引流管(3)通过所述丝线(2)与所述橡皮筋(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3)下端可以与所述注射器(6)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的可移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橡皮筋(1)、丝线(2)、引流管(3)、注射器(6);所述引流管(3)带有刻度且上端开有侧孔(5),所述引流管(3)通过所述丝线(2)与所述橡皮筋(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3)下端可以与所述注射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伟江茂伟
申请(专利权)人:于成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