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呼吸内科专用雾化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智能呼吸内科专用雾化仪。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是医院普遍设置的科室,用于对患者的呼吸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常常需要使用到雾化仪。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以往的雾化器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颗粒药物与雾化用水进行混合,耗费人力,药物颗粒较大时,溶解速度较慢,人工混合,难以实现快速的混合溶解,同时,呼吸面罩在使用后,呼吸面罩内含有患者唾液,极易滴落到设备上,对环境造成污染,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可以将颗粒药物由入料斗放入,主粉碎轮和从粉碎轮能够对颗粒药物进行碾碎处理,便于后续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呼吸内科专用雾化仪,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焊接有隔板(3),所述防护箱(1)由隔板(3)分割为处理室(101)和安装室(102);/n所述处理室(10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顶通过所述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箱(8),所述处理箱(8)内由下至上开设有连通的混合室(801)和粉碎室(802);/n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马达(7),所述驱动马达(7)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轴杆(9),且轴杆(9)远离驱动马达(7)的一端延伸至混合室(801)内,并且轴杆(9)的外壁位于混合室(80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呼吸内科专用雾化仪,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焊接有隔板(3),所述防护箱(1)由隔板(3)分割为处理室(101)和安装室(102);
所述处理室(10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顶通过所述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箱(8),所述处理箱(8)内由下至上开设有连通的混合室(801)和粉碎室(802);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马达(7),所述驱动马达(7)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轴杆(9),且轴杆(9)远离驱动马达(7)的一端延伸至混合室(801)内,并且轴杆(9)的外壁位于混合室(801)内焊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远离轴杆(9)的一端焊接有刮板(11),所述刮板(11)与混合室(801)的内壁贴合;
所述处理箱(8)的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34),所述支撑架(3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粉碎马达(35),所述粉碎马达(35)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轴,且主动轴延伸至粉碎室(802)内,并且主动轴的外壁位于粉碎室(802)内固定套设有主粉碎轮(13),所述主动轴的外壁位于处理箱(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36),所述粉碎室(802)内转动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壁位于粉碎室(802)内固定套设有从粉碎轮(14),且从粉碎轮(14)的一侧与主粉碎轮(13)贴合,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处理箱(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7),且从动齿轮(37)与主动齿轮(36)粘合连接;
所述安装室(102)内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仪本体(21),所述雾化仪本体(21)的排气口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管(22);
所述处理箱(8)的一侧靠近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8),且出液管(18)远离处理箱(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微型泵(19),并且出液管(18)上设置有控制电控阀(17),所述微型泵(19)通过螺栓固定于隔板(3)上,所述微型泵(19)的输出口通过螺栓固定有输送管(20),且输送管(20)与雾化仪本体(21)的入液口连接;
所述防护箱(1)的顶部嵌设有送料管(15),所述送料管(15)的底部与粉碎室(802)的入口连接,且送料管(15)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内科专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靠近安装室(10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