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鸣皋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包括:腰挂供风模块及与腰挂供风模块连接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所述的腰挂供风模块包括有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微型涡轮风扇、设置于外壳下部并用于给微型涡轮风扇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及设置于供电模块与微型涡轮风扇之间的控制模块,所述的外壳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连接的风流输出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微型涡轮风扇产生冷空气,并经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从身体的腰部吹出冷空气,当人们在室内外劳动作业或运动的时候,由微型涡轮风扇产生贴身风流,通过风流传导及对流作用于体表热量、以及汗液加速蒸发,从而快速带走人体热量,就如贴身空调一样使人倍感舒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风制凉
,特指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活环境的温度越来越高,在夏季来临时,人们只能依靠空调在室内活动和工作。但对于在室外或者在环境温度较高的空间内活动工作时,如:在室内外劳动作业、建筑施工、体育运动、长途步行、爬山等,此时,身体会感觉闷热难受,而采用自然通风和传统的制凉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身体的散热。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包括:腰挂供风模块及与腰挂供风模块连接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所述的腰挂供风模块包括有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微型涡轮风扇、设置于外壳下部并用于给微型涡轮风扇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及设置于供电模块与微型涡轮风扇之间的控制模块,所述的外壳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连接的风流输出接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包括有与所述风流输出接口连通的Y形三通接口、分别与Y形三通接口两端连通并相互抱拢成箍状的第一环腰出风管和第二环腰出风管及设置于第一环腰出风管和第二环腰出风管端部并用于调节抱紧力的调节模块,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和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上均设置有复数凉风输出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节模块包括有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其中一个上的伸缩带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中另一个上并与伸缩带另一端粘贴固定的魔术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有用于给所述供电模块充电的USB充电输入插口、用于将所述供电模块的电能输送给所述微型涡轮风扇的USB供电输出插口、用于提示所述供电模块电量的电量指示灯及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涡轮风扇的启停及档位开关。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Y形三通接口通过一硅胶弯接头与所述风流输出接口连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型涡轮风扇为离心涡轮式风机,其包括有涡轮叶片和用于驱动涡轮叶片转动的电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供电模块为可循环充电电池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均为椭圆状或扁圆状输风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微型涡轮风扇产生冷空气,并经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从身体的腰部吹出冷空气,由于采用的微型涡轮风扇,因此可以通过电池组进行供电,所以可便捷的携带,当人们在室内外劳动作业、建筑施工、体育运动、长途步行、爬山的时候,由微型涡轮风机供风并从环腰式风管吹出产生贴身气流,通过气流传导与对流作用于体表热量、并使汗液加速蒸发,从而快速带走人体热量,就如贴身空调一样使人倍感舒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腰挂供风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腰挂供风模块2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1Y形三通接口22第一环腰出风管23第二环腰出风管24调节模块241伸缩带242魔术贴25凉风输出口26硅胶接头插口3外壳31风流输出接口4微型涡轮风扇5供电模块6控制模块61USB充电输入插口62USB供电输出插口63电量指示灯64启停及档位开关7硅胶弯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包括:腰挂供风模块1及与腰挂供风模块1连接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所述的腰挂供风模块1包括有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微型涡轮风扇4、设置于外壳3下部并用于给微型涡轮风扇4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5及设置于供电模块5与微型涡轮风扇4之间的控制模块6,所述的外壳3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连接的风流输出接口31。所述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包括有与所述风流输出接口31连通的Y形三通接口21、分别与Y形三通接口21两端连通并相互抱拢成箍状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及设置于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端部并用于调节抱紧力的调节模块24,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上均设置有复数凉风输出口25。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端部均设置有硅胶接头插口26。所述的调节模块24包括有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22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其中一个上的伸缩带24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22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中另一个上并与伸缩带241另一端粘贴固定的魔术贴242。所述的控制模块6包括有用于给所述供电模块5充电的USB充电输入插口61、用于将所述供电模块5的电能输送给所述微型涡轮风扇4的USB供电输出插口62、用于提示所述供电模块5电量的电量指示灯63及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涡轮风扇4的启停及档位开关64。所述的Y形三通接口21通过一硅胶弯接头7与所述风流输出接口31连通。所述的微型涡轮风扇4为离心涡轮式风机,其包括有涡轮叶片和用于驱动涡轮叶片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供电模块5为可循环充电电池组。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均为椭圆状或扁圆状输风管。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抱住身体的腰部,通过调节模块24的伸缩带241调整抱紧力,使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紧固于身体的腰部,同时将腰挂供风模块1悬挂于身体的腰部并与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连通,下一步,通过按下启停及档位开关64,启动微型涡轮风扇4产生冷空气,再经硅胶弯接头7输送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然后从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上的凉风输出口25产生贴身风流,通过风流传导及对流作用于体表热量、以及汗液加速蒸发,从而快速带走人体热量,就如贴身空调一样使人倍感舒爽。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挂供风模块(1)及与腰挂供风模块(1)连接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所述的腰挂供风模块(1)包括有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微型涡轮风扇(4)、设置于外壳(3)下部并用于给微型涡轮风扇(4)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5)及设置于供电模块(5)与微型涡轮风扇(4)之间的控制模块(6),所述的外壳(3)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连接的风流输出接口(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挂供风模块(1)及与腰挂供风模块(1)连接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所述的腰挂供风模块(1)包括有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微型涡轮风扇(4)、设置于外壳(3)下部并用于给微型涡轮风扇(4)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5)及设置于供电模块(5)与微型涡轮风扇(4)之间的控制模块(6),所述的外壳(3)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连接的风流输出接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腰式凉风输出模块(2)包括有与所述风流输出接口(31)连通的Y形三通接口(21)、分别与Y形三通接口(21)两端连通并相互抱拢成箍状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及设置于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第二环腰出风管(23)端部并用于调节抱紧力的调节模块(24),所述的第一环腰出风管(22)和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上均设置有复数凉风输出口(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随身环腰式供风制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模块(24)包括有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22)与所述第二环腰出风管(23)其中一个上的伸缩带(24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腰出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鸣皋
申请(专利权)人:何鸣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