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8987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一种包载药物的囊泡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该囊泡包含双亲分子形成的双分子层以及功能组分,其中功能组分包含CD47和/或细胞粘附分子(特别是可粘附肿瘤细胞的细胞粘附分子)。该囊泡可稳定量产,可抵抗体内吞噬作用,具有结构稳定、载药量高、功能定制、大规模量产等优点,可以为囊泡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更好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囊泡,特别是可抗吞噬且靶向肿瘤细胞的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包载药物的囊泡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外泌体(exosomes)是活细胞主动分泌到胞外环境的,由磷脂双分子层包被的微小囊泡,其尺寸在30-150nm之间,其在血液、唾液以及各种体液种均可被检测到。外泌体携带与其来源细胞相关的信息,其内容物包括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lncRNA、磷脂等。外泌体膜表面除了共有标记物(如CD9、CD63、CD81等)外,亦表达多种特异性标记物(如GPC1、GPC3、PSMA、TMEM256、EpCAM等)。通常,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因而在调节免疫应答、炎症、感染和肿瘤发生发展等许多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天然囊泡,外泌体有望成为生物医学应用的理想载体。目前已有研究从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系中分离获得外泌体来靶向递送治疗性核酸、蛋白以及药物。同种细胞系来源的外泌体比传统的合成药物载体要具有很多优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囊泡,其包含双亲分子形成的双分子层以及功能组分,其中所述功能组分包含CD47和/或细胞粘附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泡,其包含双亲分子形成的双分子层以及功能组分,其中所述功能组分包含CD47和/或细胞粘附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粘附分子来源于肿瘤细胞,优选来源于人乳腺导管癌细胞BT-483细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粘附分子选自:EpCAM、Galectin3、N-cadherin、E-cadherin、β-catenin、连接粘附因子A、CD44、LSECtin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分包括红细胞膜表面蛋白和BT-483细胞膜表面蛋白;优选地,所述红细胞膜表面蛋白与所述BT-483细胞膜表面蛋白的质量比为0.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层与所述功能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000:1。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层为脂质双分子层,其制备原料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优选地,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50:1;
优选地,所述磷脂选自:大豆磷脂、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肉豆蔻酰-2-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棕榈酰-2-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棕榈酰-2-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2-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蛋黄卵磷脂、氢化豆磷脂、二油酰基卵磷脂、二月桂酰磷脂酰甘油、二棕榈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甘油、二肉豆蔻酰磷脂酸、二棕榈酰磷脂酸、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丝氨酸、二棕榈酰磷脂酰磷脂酰二丝氨酸、脑磷脂酰丝氨酸、脑神经鞘磷脂、二棕榈酰神经鞘磷脂、二硬脂酰神经鞘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磷脂包括1,2-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和1,2-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其中,1,2-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与1,2-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比为1-10:1。


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鸣吴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启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