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凝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86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凝镊,其包括电极座及两个镊柄,镊柄的尾端均连接电极座,镊柄的头端连接有镊尖,两个镊柄的镊尖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镊尖包括外侧连接件及内侧连接件,外侧连接件连接于镊柄的头端,通过将外侧连接件与镊柄之间连接,用于对内部连接件提供支撑,避免镊尖变形,提高电凝镊的强度;外侧连接件的内侧面与镊柄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内侧连接件的台阶,通过设置台阶,便于内侧连接件的安装,将内侧连接件抵靠于台阶处,并与外侧连接件焊接,焊接过程较方便,提高制造效率;内侧连接件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能够提高镊尖的不粘效果,同时内侧连接件使用的材料较少,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凝镊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凝镊。
技术介绍
双极电凝镊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对出血点局部进行电凝止血。双极电凝镊通常包括镊体、镊尖及电极座,电极座的后端连接电源。其工作原理是应用完全与地隔离的高频电源,使其在双极电凝镊的两个尖部释放,从而对电凝镊之间的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温度升高,逐步出现组织变性、坏死、干燥、气化、碳化,达到止血和分离,从而凝固血液中的蛋白质,达到止血效果。这种止血方式不仅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并且损伤小。但双极电凝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两个镊尖端形成组织粘连,形成焦痂,产生绝缘效应,使电凝止血不能继续进行,需反复清洗镊端,尤其是在出血清除不及时的情况下,焦痂形成就更为严重,从镊尖移除炭化块比较困难。这样一来,手术过程既不够准确又较费时,甚至导致出血血管电凝不足或电凝过度。这不仅影响到手术中的精确止血和手术视野的清洁,而且严重影响了双极电凝的止血效果,降低了手术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了避免组织粘连,一种方式是将电凝镊的镊尖部分整体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这种方式使用金属较多,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凝镊,包括电极座(3)及两个镊柄(1),所述镊柄(1)的尾端连接所述电极座(3),所述镊柄(1)的头端连接有镊尖(2),两个所述镊柄(1)的所述镊尖(2)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2)包括外侧连接件(21)及内侧连接件(22),所述外侧连接件(21)连接于所述镊柄(1)的头端,所述外侧连接件(21)的内侧面与所述镊柄(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侧连接件(22)的台阶,所述内侧连接件(22)焊接于所述外侧连接件(21)的内侧,所述内侧连接件(22)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凝镊,包括电极座(3)及两个镊柄(1),所述镊柄(1)的尾端连接所述电极座(3),所述镊柄(1)的头端连接有镊尖(2),两个所述镊柄(1)的所述镊尖(2)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2)包括外侧连接件(21)及内侧连接件(22),所述外侧连接件(21)连接于所述镊柄(1)的头端,所述外侧连接件(21)的内侧面与所述镊柄(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侧连接件(22)的台阶,所述内侧连接件(22)焊接于所述外侧连接件(21)的内侧,所述内侧连接件(22)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侧连接件(2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镊柄(1)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连接件(22)沿所述镊柄(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外侧连接件(21)沿所述镊柄(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连接件(21)的外侧面为弧形凸面(211),所述内侧连接件(22)的尖端外侧形成与所述弧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恩忠于天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