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8月23日,申请号为CN201810963469.3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
,具体为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妇产科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是产妇住院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在妇产科病房中,产妇与婴儿的交流极其重要,所以婴儿出生之后就需要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由母亲照顾陪护,但是婴儿和母亲睡在一张护理床上时,婴儿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所以需要一个婴儿床。但是,传统的护理床存在以下弊端:1)、护理床不能有效的安抚婴儿休息,对婴儿安抚时产生的震动过大,对婴儿的成长不益。2)、护理床占用太多空间,影响医护人员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噪型妇产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体(1),所述护理床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床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体(1)的正面开设有滑动内腔(3),所述滑动内腔(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延伸床体(4),所述延伸床体(4)的前端延伸至滑动内腔(3)的外部,所述延伸床体(4)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5),所述活动床腿(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顺位轮(6),所述延伸床体(4)的顶部开设有抽动腔(7),所述抽动腔(7)内部的左壁转动连接有晃轴(8),所述晃轴(8)的右端与抽动腔(7)内部的右壁转动连接,所述晃轴(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婴儿床(9),所述婴儿床(9)的底部固定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型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体(1),所述护理床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床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体(1)的正面开设有滑动内腔(3),所述滑动内腔(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延伸床体(4),所述延伸床体(4)的前端延伸至滑动内腔(3)的外部,所述延伸床体(4)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5),所述活动床腿(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顺位轮(6),所述延伸床体(4)的顶部开设有抽动腔(7),所述抽动腔(7)内部的左壁转动连接有晃轴(8),所述晃轴(8)的右端与抽动腔(7)内部的右壁转动连接,所述晃轴(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婴儿床(9),所述婴儿床(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速复弹性件(10),所述速复弹性件(10)的底端与抽动腔(7)内部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抽动腔(7)内部的底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阻隔框(11),所述阻隔框(1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气囊体(13),所述婴儿床(9)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触碰翻板(12),且触碰翻板(12)的底部与第一气囊体(13)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气囊体(13)的左侧连通有流体管(14),所述流体管(14)远离第一气囊体(13)的一端贯穿延伸床体(4)并连通有第二气囊体(15),所述第二气囊体(15)设置在护理床正面的左侧;
所述滑动内腔(3)内部的左壁和右壁均开设有滑槽(18),其位于滑动内腔(3)左壁的滑槽(18)与位于滑动内腔(3)右壁的滑槽(18)位于不同水平面,所述滑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置联动机构(19);
所述承置联动机构(19)包括扣盘(190)、驱动轴(191)和光滑球体(192),所述光滑球体(192)滑动安装在滑槽(18)的内部,所述光滑球体(192)的侧面与驱动轴(19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91)的另一端与扣盘(190)固定连接,所述扣盘(190)与延伸床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内腔(3)的顶壁和底壁均呈弧形,所述延伸床体(4)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内置支撑块(20),所述内置支撑块(20)的底部与滑动内腔(3)内部的底壁的前端相吻合;
所述护理床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7),所述第二气囊体(15)固定连接在固定环(27)的顶部;
所述抽动腔(7)内部的左壁固定连接有橡塑杆(16),所述橡塑杆(16)的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