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血管科护理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治疗心内科疾病时,最有效且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最久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或者更换患者病变的部位,保证患者的心脏能够正常工作,因此手术治疗能够解决很多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的效果,心血管科在进行开胸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现有技术中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后,需要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将患者胸部手术部位抬起反复缠绕并捆绑医用纱布进行伤口护理,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但是,采用医用纱布对患者伤口进行护理的方式,稳定性较差,当患者需要翻身或者坐卧时,极易造成伤口的周围组织撕扯,不利于伤口愈合;而患者若长时间保持平躺姿势,又不利于患者身体组织血液循环,极易产生褥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辅助支撑组件(2)和伤口护理组件(3);所述安装支架(1)为U型框架,且水平设置,安装支架(1)下端设置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卡爪(100),安装支架(1)的两个支脚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1)和第二滑动槽(12),所述第一滑动槽(11)位于第二滑动槽(12)上端;所述辅助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背板(20)、调节丝杠(21)和支撑杆(22),所述支撑背板(20)一端两侧均转动铰接有滑动块(200),支撑背板(20)通过所述滑动块(200)与第一滑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辅助支撑组件(2)和伤口护理组件(3);所述安装支架(1)为U型框架,且水平设置,安装支架(1)下端设置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卡爪(100),安装支架(1)的两个支脚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1)和第二滑动槽(12),所述第一滑动槽(11)位于第二滑动槽(12)上端;所述辅助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背板(20)、调节丝杠(21)和支撑杆(22),所述支撑背板(20)一端两侧均转动铰接有滑动块(200),支撑背板(20)通过所述滑动块(200)与第一滑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杠(21)和支撑杆(2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丝杠(21)均活动卡接在两个第二滑动槽(12)内,且两个调节丝杠(21)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10),两个调节丝杠(21)的端部均设置有旋转齿轮(211),两个所述旋转齿轮(211)均位于安装支架(1)顶端内部,安装支架(1)顶端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齿轮(212),所述转动齿轮(212)上设置有摇臂(213),转动齿轮(212)与两个旋转齿轮(211)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210)活动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背板(20)底部两侧活动铰接;所述伤口护理组件(3)包括立架(30)、肢体固定托板(31)、伤口护理板(32)和护理板调节机构(33),所述立架(30)下端两侧均活动套设有伸缩柱(300),所述伸缩柱(300)与立架(30)之间连接有拉簧(301),立架(30)内侧下端设置有弧形槽口(302),所述肢体固定托板(31)设置有两个,两个肢体固定托板(31)分别通过弹簧杆(310)相对设置在弧形槽口(302)内部两侧,所述护理板调节机构(33)固定设置在弧形槽口(302)内部上端,所述伤口护理板(32)设置在护理板调节机构(33)底端,且位于两个肢体固定托板(3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板调节机构(33)包括条形压块(330)、下压丝杠(331)和丝杠套筒(332),所述伤口护理板(32)上端面两侧均水平设置有滑动卡槽(320),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