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81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4
本申请公开了可实现三维精准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隐形矫治器包括:多个隐形固定桩,包括用于与齿面连接的粘接部和与粘接部固定的控制部;隐形牙弓丝(Invisible Archwires),依次连接各隐形固定桩,隐形牙弓丝包裹在各隐形固定桩的控制部上且利用自身形变的弹力对隐形固定桩施力,控制部的外缘具有多个受力面,各受力面与隐形牙弓丝相抵。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相关技术方案中的传统托槽与隐形矫治器的优点进行结合,通过隐形牙弓丝的弹性来替代不锈钢牙弓丝,传统的托槽通过隐形固定桩替代,从而通过控制隐形固定桩的移动来实现对牙齿的控制。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但可以起到隐形矫治器美观的效果,而且又能对牙齿实现控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牙科正畸领域,特别是涉及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牙科正畸在临床使用中常常采用的是金属、陶瓷类固定矫治器。金属、陶瓷类固定矫治器采用的是将不锈钢牙弓丝来放置在托槽的弓丝槽内来控制牙的移动。但是该类矫治器具有外观不够美观,不易清洁,容易产生牙结石等问题。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除了金属材质和陶瓷材质的正畸托槽外,还有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加工的隐形活动矫治器,现市场上的隐形活动矫治器最初由美国AlignTechnology公司专利技术制造。这类矫治器最大的优点就是佩戴方便、随时可取、患者异物感小、隐形美观。同时,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隐形矫治器方案很难控根,不适合拔牙病例和疑难病例,而正畸临床拔牙病例往往会超过6成。同时,相同类型的矫治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在每天用餐时必须取下,用餐完毕还需刷牙重新佩戴回去,容易造成治疗过程的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包括:多个隐形固定桩,包括用于与齿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隐形固定桩,包括用于与齿面连接的粘接部和与所述粘接部固定的控制部;/n隐形牙弓丝,依次连接各所述隐形固定桩,所述隐形牙弓丝包裹在各所述隐形固定桩的控制部上且利用自身具有的记忆性的弹力对所述隐形固定桩施力,所述控制部的外缘具有多个受力面,各受力面与所述隐形牙弓丝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实现三维控制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隐形固定桩,包括用于与齿面连接的粘接部和与所述粘接部固定的控制部;
隐形牙弓丝,依次连接各所述隐形固定桩,所述隐形牙弓丝包裹在各所述隐形固定桩的控制部上且利用自身具有的记忆性的弹力对所述隐形固定桩施力,所述控制部的外缘具有多个受力面,各受力面与所述隐形牙弓丝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固定桩为一体结构,采用高强度的透明陶瓷或者高分子材料制造而成,所述控制部由所述粘接部径向膨大形成,所述控制部的外周面为非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弓丝朝向所述隐形固定桩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控制部的约束区,所述约束区包裹并贴紧所述控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弓丝的宽度范围为5毫米至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弓丝的宽度范围与单侧齿面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弓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明林全红周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