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德军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77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固定于连接座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可升降的中空槽体,所述中空槽体的顶部固定有杀菌罩体,杀菌罩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中空槽体内转动安装有横向的螺纹传动杆,螺纹传动杆的左端传动连接有固定于中空槽体左侧的驱动电机,所述螺纹传动杆上螺旋传动配合有移动块,移动块滑动配合于中空槽体内,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有托板,托板的顶面设置有弧形的放置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很方便的对头部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且能很方便的对托板和下部气囊等结构进行杀菌消毒,方便后续的病人使用,能够使得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技术介绍
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目前影像科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要将头部固定,避免在检查过程中病人移动而产生虚影,影响检查结果。目前通常采用夹板及布条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固定不牢固,另外,在固定后托半上存在细菌,人工不方便对其进行杀菌,影响后续使用的安全性,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于连接座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可升降的中空槽体,所述中空槽体的顶部固定有杀菌罩体,杀菌罩体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于连接座上的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可升降的中空槽体(6),所述中空槽体(6)的顶部固定有杀菌罩体(7),杀菌罩体(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8),所述中空槽体(6)内转动安装有横向的螺纹传动杆(10),螺纹传动杆(10)的左端传动连接有固定于中空槽体(6)左侧的驱动电机(9),所述螺纹传动杆(10)上螺旋传动配合有移动块(11),移动块(11)滑动配合于中空槽体(6)内,所述移动块(11)的顶部固定有托板(12),托板(12)的顶面设置有弧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有下部气囊(15),所述杀菌罩体(7)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于连接座上的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可升降的中空槽体(6),所述中空槽体(6)的顶部固定有杀菌罩体(7),杀菌罩体(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8),所述中空槽体(6)内转动安装有横向的螺纹传动杆(10),螺纹传动杆(10)的左端传动连接有固定于中空槽体(6)左侧的驱动电机(9),所述螺纹传动杆(10)上螺旋传动配合有移动块(11),移动块(11)滑动配合于中空槽体(6)内,所述移动块(11)的顶部固定有托板(12),托板(12)的顶面设置有弧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有下部气囊(15),所述杀菌罩体(7)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托板(12)穿过的缺口,所述托板(12)上安装有与放置槽匹配的可拆卸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座(1)顶部的固定管(2),固定管(2)的内侧滑动配合有上端与中空槽体(6)底部固定的内螺纹管(5),所述安装座(1)的端部转动嵌装有旋钮盘(4),旋钮盘(4)的顶部固定有螺纹连接于内螺纹管(5)内侧的螺纹竖杆(3),所述固定管(2)的内侧与内螺纹管(5)的外侧形状均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端部设置有与旋钮盘(4)匹配的安装槽,且旋钮盘(4)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内,安装座(1)的顶面设置有与安装槽连通的安装孔,螺纹竖杆(3)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托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军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尹德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