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肌音信号的下肢假肢步态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式识别领域,涉及一种下肢假肢步态识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肌音信号的下肢假肢步态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佩戴智能假肢是截肢患者恢复基本运动能力的唯一途径,目前较为成熟的智能假肢有德国OttoBock公司的C-Leg、Genium系列假肢,冰岛Ossur公司的RheoKnee假肢等;由于下肢运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步态识别是智能假肢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根据信号源的不同,步态识别信号源主要包括两种:1)采集下肢关节角度、惯导信息、足底压力信息等生物力学信号识别步态,例如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脚底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但是这些信息只有在佩戴者完成一定的动作之后才能采集到,在识别相应运动模式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延迟;2)表面肌电信号(sEMG)作为一种人体生物信号,包含了大量的神经信号,结合模式识别算法可以解析出相应的步态模式;人体运动时肌肉振动产生的肌音信号(MMG)和肌电信号相似,都是可以反映肌肉状态的信号源;虽然对肌音信号的研究相对肌电信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肌音信号的下肢假肢步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采集大腿截肢患者的下肢肌音信号并对所述肌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的:/n所述的大腿截肢患者为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上8cm范围内的大腿截肢患者,所述肌音信号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不同步态下的肌音信号,所述不同步态为平地行走、上楼、下楼、上坡、下坡5种不同步态;/n步骤1.1:分别对大腿截肢患者的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在平地行走、上楼、下楼、上坡、下坡5种不同步态下的肌音信号进行采集,并记为:X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肌音信号的下肢假肢步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大腿截肢患者的下肢肌音信号并对所述肌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具体的:
所述的大腿截肢患者为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上8cm范围内的大腿截肢患者,所述肌音信号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不同步态下的肌音信号,所述不同步态为平地行走、上楼、下楼、上坡、下坡5种不同步态;
步骤1.1:分别对大腿截肢患者的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在平地行走、上楼、下楼、上坡、下坡5种不同步态下的肌音信号进行采集,并记为: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其中,i=1,2,3,4,5,分别表示平地行走、上楼、下楼、上坡、下坡5种不同步态,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分别表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肌音信号;
步骤1.2:分别对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进行预处理,以获得预处理后的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所述的预处理为滤波预处理;
步骤2:利用差分HOC提取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的步态识别的特征值样本集,具体的:
步骤2.1:计算构建肌音信号的特征向量W时选择的最高差分阶数θ,具体的:利用10位大腿截肢患者的股直肌肌音信号,计算得到最高差分阶数θ=13;
步骤2.2:利用θ=13时的差分HOC提取X’股直肌i、X’股内侧肌i、X’股外侧肌i的5种步态识别特征值样本集,具体的: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步态识别的特征值样本集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训练集,一组为测试集,利用训练集计算最优的用于相关向量机的核函数,建立优化的相关向量机多分类步态识别模型,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通过蝙蝠算法优化相关向量机分类参数,得到最优相关向量机分类器,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定义蝙蝠算法,具体的:
定义蝙蝠i在t时刻的位置为速度为在d维的觅食空间里,蝙蝠i在t+1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的更新公式如下:
fi=fmin+(fmax-fmin)β;
其中,fi表示蝙蝠i发出声波的频率,fi∈[fmin,fmax],fmin、fmax分别表示蝙蝠i发出声波的频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β∈[0,1],x*表示t时刻全局搜索过程中蝙蝠i的最优位置;
蝙蝠i位置更新公式如下
xnew=xold+ηAt;
式中:xold表示所选取的最优解;η是一个随机数,η∈[-1,1],At是所有蝙蝠在时刻t时发出声波的平均响度;xnew表示对最优解施加一个随机扰动之后得到的新解;
蝙蝠i发出声波的响度Ai和发射速率ri的调节计算公式为: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杨存祥,王干一,宋寅卯,曹祥红,李丹丹,武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