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76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教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包括座板、椅背、驱动件、下部抵靠板和连接柱,椅背固定连接在座板上;椅背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抵靠板,上部抵靠板上设有肩膀限位带;椅背的下部铰接有摆动板,摆动板上开有滑动孔,连接柱的一端与下部抵靠板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经所述滑动孔穿过摆动板;下部抵靠板和摆动板之间设有压簧。本儿童坐姿矫正器能够防止儿童前倾伏案,以及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疲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
本技术属于教学教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
技术介绍
长期的坐姿不正是引起儿童近视、弯腰驼背和脊柱弯曲的主要原因,所以家长会购买坐姿矫正器以防止儿童近视,以及保证儿童的健康发育。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坐姿矫正器安装在桌子上,仅用于确保儿童“看书一尺远”,防止儿童近视,无法对儿童的坐姿进行矫正。实质上,引起儿童坐姿不正确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延长,儿童会因腰部疲累而前倾伏案,所以开发具有防止儿童前倾伏案,以及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疲累功能的坐姿矫正器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儿童前倾伏案,以及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疲累的儿童坐姿矫正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包括座板和椅背,椅背固定连接在座板上;所述椅背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抵靠板,上部抵靠板上设有肩膀限位带;所述椅背的下部铰接有摆动板,摆动板上开有滑动孔;还包括能够驱使所述摆动板摆动的驱动件;还包括下部抵靠板;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与下部抵靠板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经所述滑动孔穿过摆动板;所述下部抵靠板和摆动板之间设有压簧。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与椅背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优选的,还包括异形支撑件和底座。优选的,所述异形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座板固定连接,异形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异形支撑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槽,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能够插入所述U型槽内的固定柱,U型槽和异形支撑件上开有螺栓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异形支撑件的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内开有与所述异形支撑件的下部匹配使用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上部抵靠板和下部抵靠板上均包覆有橡胶垫。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下部抵靠板能够在驱动件(驱动螺杆)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对儿童的腰部进行支撑,缓解儿童腰部疲劳。未使用时,在重力作用下,下部抵靠板的下部朝向椅背倾斜,使用时,儿童坐在座板上,背靠椅背,旋转驱动螺杆,驱动螺杆驱动下部抵靠板的下部朝远离方向椅背倾斜,从而对儿童的腰部进行支撑。下部抵靠板和摆动板之间设有压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2)上部抵靠板上的肩膀限位带用于对儿童的肩膀进行限位,保证学习时,儿童时刻保持正确的坐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部抵靠板和肩膀限位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异形支撑件、底座和万向轮的纵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异形支撑件的俯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座板1、椅背2、异形支撑件3、底座4、万向轮5、上部抵靠板6、肩膀限位带7、摆动板8、下部抵靠板9、连接柱10、压簧11、驱动螺杆12、连接座13、U型槽14、螺栓安装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包括座板1、椅背2、异形支撑件3和底座4,椅背2焊接在座板1的右侧,异形支撑件3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部和支撑部,固定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部处于固定部的下方,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本实施例优选,底座4的上表面与异形支撑件3的支撑部焊接,底座4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椅背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部抵靠板6,供儿童的背部抵靠。上部抵靠板6上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线缝纫)肩膀限位带7,如图2,肩膀限位带7内嵌设有橡皮筋,具有高弹性,用于对儿童的肩膀进行限位,保证学习时,儿童时刻保持正确的坐姿。如图1所示,椅背2的下部铰接有摆动板8,摆动板8的中部开有滑动孔。连接柱10的一端与下部抵靠板9焊接,连接柱10的另一端经滑动孔穿过摆动板8,连接柱10与滑动孔滑动连接;下部抵靠板9和摆动板8之间设有压簧11,压簧11套接在连接柱10上,用于驱使下部抵靠板9和摆动板8远离。还包括能够驱使摆动板8摆动的驱动件,本实施例优选驱动件为与椅背2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12,驱动螺杆12用于驱使摆动板8的下部朝远离方向椅背2摆动倾斜,从而对儿童的腰部进行支撑。下部抵靠板9和摆动板8之间设有压簧11,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上部抵靠板6和下部抵靠板9上均包覆有橡胶垫。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未使用时,在重力作用下,下部抵靠板9的下部朝向椅背2倾斜,使用时,儿童坐在座板上,背靠椅背2,双肩分别穿过肩膀限位带7,旋转驱动螺杆12,驱动螺杆12驱动下部抵靠板9的下部朝远离方向椅背2倾斜,从而对儿童的腰部进行支撑,缓解儿童的腰部疲劳。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异形支撑件3的固定部上表面焊接有U型槽14,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能够插入U型槽14内的固定柱(图中未示出),U型槽14和异形支撑件3上开有螺栓安装孔15。异形支撑件3的支撑部下部设有外螺纹,底座4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内开有与异形支撑件3的下部匹配使用的内螺纹。U型槽14、固定柱和连接座13等结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整个坐姿矫正器的拆卸、运输与安装。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和椅背(2),椅背(2)固定连接在座板(1)上;/n所述椅背(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抵靠板(6),上部抵靠板(6)上设有肩膀限位带(7);/n所述椅背(2)的下部铰接有摆动板(8),摆动板(8)上开有滑动孔;还包括能够驱使所述摆动板(8)摆动的驱动件;/n还包括下部抵靠板(9);/n还包括连接柱(10),连接柱(10)的一端与下部抵靠板(9)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另一端经所述滑动孔穿过摆动板(8);所述下部抵靠板(9)和摆动板(8)之间设有压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和椅背(2),椅背(2)固定连接在座板(1)上;
所述椅背(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抵靠板(6),上部抵靠板(6)上设有肩膀限位带(7);
所述椅背(2)的下部铰接有摆动板(8),摆动板(8)上开有滑动孔;还包括能够驱使所述摆动板(8)摆动的驱动件;
还包括下部抵靠板(9);
还包括连接柱(10),连接柱(10)的一端与下部抵靠板(9)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另一端经所述滑动孔穿过摆动板(8);所述下部抵靠板(9)和摆动板(8)之间设有压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与椅背(2)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形支撑件(3)和底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鹏程贺方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