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绑带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71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绑带鞋,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鞋面沿与斜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进而解决用户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绑带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绑带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带有鞋绳的鞋,在穿着之前需要将鞋绳交叉穿设于鞋面上设有的对称穿孔中,穿鞋时,用户需弯腰并手动地把鞋绳调好松紧,通过交叉打结的方式系好鞋带,以使鞋面裹紧足部,脱鞋时,需再次弯腰并手动地将鞋绳结一一解开,这种传统的鞋绳系带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存在鞋绳散落的情况,特别是给一些残疾人士、儿童和老人会带来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自动绑带的鞋,但目前现有技术中能够自动绑带的鞋的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在制造、组装、维修还是使用的过程中均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鞋工艺复杂难以量产、组装困难以及鞋子出现故障后难以进行维修等问题;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绑带鞋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绑带鞋,解决用户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绑带鞋(第一技术方案),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鞋面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鞋扣;第一鞋扣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鞋扣和第三鞋扣;第二鞋扣内设有第二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的第三通孔。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四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扣;卡扣与容置腔相适配。基于第四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五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第四鞋扣;第四鞋扣内设有第四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所述卡扣处。基于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六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鞋底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鞋绳导向槽;鞋绳内置于鞋绳导向槽内的部分外壁套设有导管。基于第二或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包括外壳及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电源用于为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供电;电容传感器设于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用于感知足部靠近,并在足部伸入鞋本体时向控制器发送电容变化值;控制器接收电容变化值,并在电容变化值满足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基于第七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第七技术方案中的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外壳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基于第八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九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鞋本体外表面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设于鞋本体外表面的按压件和设于外壳侧部并对应按压件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按压件用于在接受操纵的同时作用于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受到按压件作用时向控制器发送压力值;控制器在接收到压力值时相应地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基于第九技术方案,还设第十技术方案,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按压件凸设于鞋本体外表面,且为硅胶材质;按压件设有朝压力传感器方向延伸的导柱;导柱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基于第十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一技术方案,在第十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手动松脱组件;手动松脱组件包括拉绳和弹性件;电动收放绳机构还包括卷绕轴;卷绕轴内置于外壳,用于卷绕鞋绳的第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轴;通过电机正转或反转以带动卷绕轴卷紧或释放鞋绳;拉绳一端位于鞋面,另一端穿入所述容置腔与外壳,并与卷绕轴或电机或两者间的传动装置连接;弹性件一端顶抵外壳,另一端顶抵与所述拉绳连接的物体。基于第十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二技术方案,在第十二技术方案中,外壳靠近后脚跟的一侧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LED灯;控制器在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时控制LED灯亮起。基于第十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三技术方案,在第十三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内设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信至移动终端,借助移动终端控制所述控制器。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第一技术方案通过将鞋绳的第一端与置于鞋底容置腔内的电动收放绳机构连接,将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鞋面的第二部分连接,并通过电动收放绳机构卷绕或释放鞋绳的方式,解决了手动松绑鞋绳的问题,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闭合时,鞋面自动裹紧足部,免去了用户手动系鞋绳的麻烦,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离时,足部可直接从鞋本体脱出,免去了用户拖鞋时弯腰解鞋绳的困扰;实现该技术效果的原理为:由于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与第二部分连接,因此当电动收放绳机构卷绕鞋绳时,鞋绳的第二端即可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当电动收放绳机构释放鞋绳时,鞋绳的第二端即可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分离。2、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鞋本体的结构,以实现鞋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鞋绳的带动下闭合或分离;该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部分设置内部具有第一通过的第一鞋扣,在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鞋扣和第三鞋扣,且在第二鞋扣内设置第二通孔方式,使得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能够通过依序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的方式连接鞋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此一来,当鞋绳的第一端被卷绕或释放时,由于鞋绳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部分上,并连接了第一部分,因此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带动鞋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3、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第三鞋扣的具体结构,以使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固定于第三鞋扣;实现该技术效果的原理如下:由于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状的第三通孔,因此鞋绳的第二端可从第三通孔孔径较大的一端穿入,并从孔径较小的一端穿出,并通过在孔径较小的一端打结的方式,是的鞋绳的第二端无法从第三鞋扣中脱出,如此一来,则实现了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固定于第三鞋扣的效果。4、第四技术方案通过将电动收放绳机构设置成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并在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置与容置腔相适配的卡扣的方式,实现对鞋本体快速组装及二次拆装;实现该效果的原理为:由于该方案直接在鞋底的足弓部位置设置供电动收放绳机构装设的容置腔,结构简单,因此该设置简化了制鞋工艺,有利于提高产能;由于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与容置腔相适配的卡扣,因此在鞋子成型后,通过卡扣与容置腔的配合,即可快速地将电动收放绳机构装设于容置腔内,该卡扣的设置使得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容置腔内且不易脱出容置腔;由于电动收放绳机构是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因此可对鞋子进行二次拆装,便于售后维修。5、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鞋本体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绑带鞋,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所述鞋面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所述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所述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绑带鞋,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所述鞋面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所述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所述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鞋扣;所述第一鞋扣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鞋扣和第三鞋扣;所述第二鞋扣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的第三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所述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容置腔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第四鞋扣;所述第四鞋扣内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所述卡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鞋绳导向槽;所述鞋绳内置于鞋绳导向槽内的部分外壁套设有导管。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带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收放绳机构包括外壳及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所述电源用于为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供电;所述电容传感器设于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用于感知足部靠近,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其韩健莫旸王有承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