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钢专利>正文

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623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针对鸵鸟养殖过程中由于鸵鸟野性十足具备攻击性,导致人工取蛋方式在对养殖鸵鸟取蛋时,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且取蛋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长杆、菱形铰链和夹块,所述长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菱形铰链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轴、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定位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滑槽的内壁与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通过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捏动把手使得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在滑槽内产生滑动,将菱形铰链发生形变,最终使得长杆相互靠近,实现夹盘对鸵鸟蛋的两侧外壁进行夹持,使人与鸵鸟保持一定距离,夹持可靠,避免被鸵鸟攻击,安全性和取蛋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鸵鸟养殖
,尤其涉及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
技术介绍
鸵鸟蛋是蛋类之最,被称做“百蛋之王”,鸵鸟蛋蛋清晶莹剔透,蛋黄金黄诱人,其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鸵鸟蛋的蛋白质,钙、铁等含量均高于其他蛋类,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食补”首选,长期食用,可起到美容、壮阳、增智益寿、降低血脂血糖之功效。由于鸵鸟蛋具备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开始了鸵鸟的规模化养殖,但是由于鸵鸟的驯化时间短,鸵鸟野性十足具备攻击性,导致人工取蛋方式在对养殖鸵鸟取蛋时,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且取蛋效率低,而现有专利不易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鸵鸟养殖过程中由于鸵鸟野性十足具备攻击性,导致人工取蛋方式在对养殖鸵鸟取蛋时,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且取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包括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包括长杆(5)、菱形铰链(6)和夹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7),所述菱形铰链(6)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轴(1)、第一滑动轴(2)和第二滑动轴(3),所述滑槽(7)的内壁与定位轴(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滑槽(7)的内壁与第一滑动轴(2)和第二滑动轴(3)通过滑动连接,所述夹块(17)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夹盘(22),所述夹块(17)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孔,卡孔的内壁套接有齿杆(18),所述长杆(5)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19),所述齿...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包括长杆(5)、菱形铰链(6)和夹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7),所述菱形铰链(6)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轴(1)、第一滑动轴(2)和第二滑动轴(3),所述滑槽(7)的内壁与定位轴(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滑槽(7)的内壁与第一滑动轴(2)和第二滑动轴(3)通过滑动连接,所述夹块(17)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夹盘(22),所述夹块(17)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孔,卡孔的内壁套接有齿杆(18),所述长杆(5)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的外壁与齿杆(18)形成啮合,且齿轮(19)的底部转轴套接有链条(16),所述链条(16)的一侧内壁套接有齿盘(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场用鸵鸟蛋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绑带(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钢
申请(专利权)人:熊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