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公园乔灌木种植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湿地是水陆的过渡地带,其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丰富,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湿地公园是湿地的一种特殊形态,而植物是湿地公园的基础与核心物质。科学合理的配置湿地植物,有利于湿地公园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各个城市的湿地公园乔灌木种植方式比较单调,要么将乔木树苗放置在一起种植,要么就将灌木树苗放置在一起种植,让广大的游客觉得湿地公园的树木没有欣赏价值,长时间就会使得湿地公园被逐渐地遗忘,同时当前湿地公园内乔灌木出现死树苗现象比比皆是,树苗的死因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种植和乔灌木混合种植的方法,因此,基于上述所述,如何实现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的低成本、生长健壮以及能够实现产业化是湿地公园乔灌木种植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方法,实现快速生长、存活率高、符合审美观、成本低廉且操作便捷的混合种植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树苗预处理:保持乔灌木树苗根部带土球,且确保土球直径为40cm-55cm,避光放置,同时配置臭氧水,且浓度为4ppm-6ppm,边加清水边摇晃,达到该浓度范围时为止,再用软细毛刷将臭氧水涂抹至乔灌木树苗的根须处,/nS2.树坑的准备:以乔木树苗为中心,周围栽植灌木树苗,且灌木树苗之间呈正六边形排列,灌木树苗之间的坑距为1.5m-2.5m,灌木树苗距离乔木树苗的树坑间距为2.5m-3.5m,树坑的直径为30cm-40cm,树坑的深度为25cm-35cm,树坑开挖后,先向树坑内喷洒少量清水,再向树坑内放置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公园乔灌木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树苗预处理:保持乔灌木树苗根部带土球,且确保土球直径为40cm-55cm,避光放置,同时配置臭氧水,且浓度为4ppm-6ppm,边加清水边摇晃,达到该浓度范围时为止,再用软细毛刷将臭氧水涂抹至乔灌木树苗的根须处,
S2.树坑的准备:以乔木树苗为中心,周围栽植灌木树苗,且灌木树苗之间呈正六边形排列,灌木树苗之间的坑距为1.5m-2.5m,灌木树苗距离乔木树苗的树坑间距为2.5m-3.5m,树坑的直径为30cm-40cm,树坑的深度为25cm-35cm,树坑开挖后,先向树坑内喷洒少量清水,再向树坑内放置基质,包括黄心土、草木灰及粗河沙,且黄心土、草木灰及粗河沙重量比为1:3:2,将基质均匀混合后放入树坑中,覆盖的厚度为1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霞,黄玉慧,黄薇薇,高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