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57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包括机耕船底壳,所述机耕船底壳的一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铜管,所述吸热铜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散热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风扇,所述散热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通过散热外壳和散热机构,在对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进行散热时,可以通过散热机构对吸热铜管对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的运行使空气快速从吸热铜管内经过并把热量带走,在散热时效果更好,解决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
本技术涉及机耕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
技术介绍
机耕船数量与品种开始大量增加。机耕船能适应不同类型水田作业的要求。深泥脚水田中的土壤承载能力较差,采用轮式拖拉机作业会导致机车轮下陷,工作效率低。机耕船驱动轮叶片插入土壤推动船体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拖拉机在水田作业中的弊端问题。现有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电动机、发动机散热效果差的现象,且在散热时会在电动机、发动机积累灰尘影响散热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电动机、发动机散热效果差的现象,且在散热时会在电动机、发动机积累灰尘影响散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包括机耕船底壳,所述机耕船底壳的一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铜管,所述吸热铜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散热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风扇,所述散热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风扇,所述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分别连接在吸热铜管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吸热铜管的两端焊接有导风管,且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安装在导风管的内壁上,所述吸热铜管通过导风管与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连通。优选的,所述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散热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机耕船底壳包括外防护船壳和内防护船壳,所述内防护船壳安装在外防护船壳的内部,所述外防护船壳和内防护船壳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片,所述支撑弹片的两侧分别与外防护船壳和内防护船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内防护船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和缓冲弹簧内部安装有固定套。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片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支撑弹片为弹性支撑钢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通过散热外壳和散热机构,在对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进行散热时,可以通过散热机构对吸热铜管对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的运行使空气快速从吸热铜管内经过并把热量带走,在散热时效果更好,解决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采用吸热铜管、进风风扇和排气风扇对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进行散热,可以通过散热外壳的阻挡减少灰尘吸附在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上,且通过吸热铜管吸收热量进行散热不影响散热效果,解决了在散热时会在电动机、发动机积累灰尘影响散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利用外防护船壳、内防护船壳和内侧的缓冲机构,在船底碰撞到物体时可以通过外防护船壳进行防护和固定套进行缓冲减少进一步的破坏,从而防止机耕船底壳被撞穿而导致内部装置出现损坏,解决了机耕船底壳在使用时出现碰撞损坏导致内部装置因为进水而出现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吸热铜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支撑弹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风风扇;2、散热外壳;3、排气风扇;4、机耕船底壳;5、挡泥板;6、吸热铜管;7、外防护船壳;8、内防护船壳;9、支撑弹片;10、滑动套;11、固定套;12、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机耕船船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热铜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弹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包括机耕船底壳4,机耕船底壳4的一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外壳2,散热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吸热铜管6,吸热铜管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散热外壳2的内壁上,散热外壳2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风扇1,散热外壳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风扇3,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分别连接在吸热铜管6的两端。优选的,吸热铜管6的两端焊接有导风管,且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安装在导风管的内壁上,吸热铜管6通过导风管与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连通。优选的,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散热外壳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机耕船底壳4包括外防护船壳7和内防护船壳8,内防护船壳8安装在外防护船壳7的内部,外防护船壳7和内防护船壳8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片9,支撑弹片9的两侧分别与外防护船壳7和内防护船壳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弹片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0,滑动套1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缓冲弹簧12,缓冲弹簧12的一端与内防护船壳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滑动套10和缓冲弹簧12内部安装有固定套11。优选的,支撑弹片9的截面形状为U形,支撑弹片9为弹性支撑钢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散热外壳2罩设在机耕船的发动机或电动机上,运行使用时通过吸热铜管6吸收发动机或电动机散发大的热量,并通过进风风扇1吸入空气从吸热铜管6内经过带走热量,并通过排气风扇3的抽取散发出来,方便进行散热,且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的运行使空气从吸热铜管6内经过,不进入散热外壳2内,从而减少出现散热外壳2内的发动机或电动机上吸附灰尘从而影响散热的现象,并在机耕船底壳4撞击到外物时,通过外防护船壳7和内防护船壳8双层防护,在外防护船壳7受力撞击时推动支撑弹片9,通过支撑弹片9支撑防护并缓冲,并使滑动套10在缓冲弹簧12上滑动并压缩固定套11进一步的缓冲,从而减少内防护船壳8受损的可能,减少机耕船底壳4出现被撞透进水导致内部装置损坏的可能。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通过散热外壳2和散热机构,在对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进行散热时,可以通过散热机构对吸热铜管6对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的运行使空气快速从吸热铜管6内经过并把热量带走,在散热时效果更好,解决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采用吸热铜管6、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对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进行散热,可以通过散热外壳2的阻挡减少灰尘吸附在机耕船上的发动机或电动机上,且通过吸热铜管6吸收热量进行散热不影响散热效果,解决了在散热时会在电动机、发动机积累灰尘影响散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利用外防护船壳7、内防护船壳8和内侧的缓冲机构,在船底碰撞到物体时可以通过外防护船壳7进行防护和固定套11进行缓冲减少进一步的破坏,从而防止机耕船底壳4被撞穿而导致内部装置出现损坏,解决了机耕船底壳4在使用时出现碰撞损坏导致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包括机耕船底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耕船底壳(4)的一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外壳(2),所述散热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铜管(6),所述吸热铜管(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散热外壳(2)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外壳(2)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风扇(1),所述散热外壳(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风扇(3),所述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分别连接在吸热铜管(6)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包括机耕船底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耕船底壳(4)的一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外壳(2),所述散热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铜管(6),所述吸热铜管(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散热外壳(2)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外壳(2)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风扇(1),所述散热外壳(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风扇(3),所述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分别连接在吸热铜管(6)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铜管(6)的两端焊接有导风管,且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安装在导风管的内壁上,所述吸热铜管(6)通过导风管与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耕船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扇(1)和排气风扇(3)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散热外壳(2)通过螺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市咸安区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