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生装置、燃烧促进装置、移动体以及杀菌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53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44
提供一种电路难以损坏并以稳定的状态产生电子的电子发生装置。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电子发生装置的燃烧促进装置、移动体以及杀菌除臭装置。在产生电子的电子发生装置中,在使来自电源的交流电力流入升压电路前,预先通过整流电路进行整流,以仅在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负电位的状态下使电流流动,在升压电路中,仅从次级侧的一个端子产生电子。在燃烧促进装置中,将所述电子供给至内燃机,通过静电引力将燃料粒子吸引到形成燃料燃烧空间的周围的金属部以促进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发生装置、燃烧促进装置、移动体以及杀菌除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发生装置,即使在电力消耗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产生电子。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燃烧促进装置,其电路难以损坏,以稳定的状态产生电子,并使被喷射到内燃机中的燃料的微粒子瞬间汽化以促进燃烧。进而,涉及一种具有电子发生装置的移动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少移动过程中由移动体主体与空气的摩擦而产生的静电的移动体。另外,涉及一种杀菌除臭装置,利用使电子发生装置产生的电子带电的液体,来对引起恶臭的细菌进行杀菌并除臭。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内燃机中燃烧的燃料的燃烧效率,优选使燃料在短时间汽化。发动机的转数是指曲轴每分钟的转数,如果是普通轿车的话,其最大转数为数千转。即,在四冲程内燃机的情况下,在1分钟内重复进行1000周期以上的燃烧行程。因此,为了提高燃烧效率,优先使燃料在短期间内汽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使由多个石油精炼公司提供的汽油从商业加油站的计量装置的软管流入绝缘状态的接收箱中,该汽油的带电倾向为正电荷(参照第25页第18行-第29行及第26页图-18)。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作为电介质的油,通过流动、搅拌等而容易带有正电荷(非专利文献2技术资料5-1页至5-3页)。当相互接触的异种物体被摩擦或剥离时,电子从一侧的物体转移到另一侧的物体,成为正电荷集中于放出电子的物体的状态,从而产生静电,通过使正电荷与电子结合(以下,称为中和)来消除电荷的偏移。由于静电导致的物体的带电现象被分类为在金属等上产生的表面电荷和在精炼油那样的电介质上产生的空间电荷。关于表面电荷,电荷仅存在于物体的表面,内部不存在带电电荷,如果将物体与大地接地,则可容易地除去表面电荷。使电气设备接地旨在除去该表面电荷(非专利文献1第27页第5行-第7行)。另一方面,关于空间电荷,由带电现象引起的电荷不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内部也会存在。当具有空间电荷的物体与大地接地时,由于电荷相互间的斥力或中和而使带电的电荷逐渐减少,但是有难以迅速除去的倾向(非专利文献1第27页第7行-第11行)。不仅是固体,液体或以雾状扩散的物体也会在碰撞、摩擦、剥离等时产生静电。电导率小的物体、精炼油如石脑油、煤油、汽油、轻油等容易积蓄静电(非专利文献2第5-1页第3行-第5行)。因此,在存储至燃料箱的时点,即使是不带电的燃料油,也会在由泵进行泵送时,由于与金属配管的摩擦而产生静电。此时,金属比燃料油更容易带负电荷,因而金属配管侧带负电荷,燃料油带正电荷。并且,金属配管的带电为表面电荷,如果是车辆的话,金属部件被间接地与蓄电池的负极端子导通,因而负电荷的表面电荷容易被中和。另一方面,由于燃料油带有空间电荷,因而即使表面的正电荷被中和,内部也仍然存在正电荷(非专利文献1第27页第30行-第32行)。由此,在从燃料喷射装置向燃料燃烧空间以雾状喷射燃料时,其也成为带正电荷的状态。一直以来,着眼于该燃料的带电现象,公开有一种从外部供给电荷,并使内燃机或燃料粒子带电以促进燃料粒子的燃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电晕放电使燃料带电,并以小的电力消耗使燃料雾化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技术。在以往的技术中,为了通过电晕放电使燃料带电,存在需要施加高电压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带电电极中的照射带电粒子的部分,设置有使电阻增大的电阻增大部,使照射带电粒子的部分的带电量增大,从而高效产生电晕放电。具体而言,从电荷照射销向活塞的表面照射正电荷,使活塞的表面带正电荷,并从设置在燃料喷射部周围的燃料带电销向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子供给正电荷。由于活塞表面和燃料微粒子均带正电荷,因而通过由静电斥力引起的排斥,使燃料在燃料燃烧空间内被微粒子化,从而促进了燃料的燃烧。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向燃料燃烧空间供给负离子来提高燃烧的内燃机的技术。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形成燃料燃烧空间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壁面被压电元件覆盖。通过用于压缩混合气的压力或因混合气燃烧而增加的压力,使由电气石等构成的所述压电元件在燃料燃烧空间内部的压力增加的期间产生了静电。由于静电的产生,在压电元件周围产生负离子,从而以低成本将负离子供给至燃料燃烧空间。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从因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带正电荷的车辆释放正电荷来去除正电荷的技术。根据该文献记载的技术,在行驶时,在车辆主体周围流动的带正电荷的空气流开始变为从车辆主体的表面离开的气流的剥离形状的部位,粘贴导电性皮膜。导电性皮膜优选具有容易引起自放电的尖锐形状的部分。粘贴有导电性皮膜的地方难以带正电荷,抑制了空气流从车体表面的剥离,由此,抑制了车辆主体表面上的特定部位或其周围的空气的湍流或气压的波动等。其结果,提高了从极低速行驶时到高速行驶时的动力性能、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或者乘坐舒适性等行驶特性。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由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提出的电子放射装置的技术。根据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从电线的放射端放射由电子放射装置产生的电子,提高车辆或船舶等的燃料消耗率。具体而言,公开了将电子放射端浸入柴油发动机的燃料贮存箱内,并向燃料供给电子,从而提高燃料消耗率等。但是,为了在燃料贮存箱中产生电子,需要对燃料贮存箱自身进行改造。这样一来,适用对象车辆受到限定,不能适用于包括二手车等在内的许多车辆。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燃烧改善装置进行了潜心研究,从而想到了本专利技术,该燃烧改善装置不仅适用于新车,即使是二手车也能在不变更车辆的行驶机构的情况下容易地适用,且具有稳定的电路。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电子放射装置是不产生臭氧的电子发生装置。具体而言,为了仅从升压电路的次级侧产生电子,将升压电路的次级侧电路的一端链接至初级侧电路,在次级侧电路的另一端与电子放射端之间,具有将从所述另一端流向所述电子放射端的电流遮断的二极管。在适用于车辆时,来自该电子发生装置的电子放射端以不与金属部件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空中,并放射电子来进行了试验。然而,在进行安装时,在从电源到电子放射端的包覆电线的包覆受到了损伤的情况下,或者在电子放射端由于车辆行驶期间的振动而与车辆主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等,形成电子放射装置的电子电路有时会损坏。通过该试验发现,在车载蓄电池与电子发生电路的电子部件之间发生了短路的状态下,意外的过电流可能会通过所述次级侧电路的一端流过初级侧电路,并且可能会损坏电子电路。因此,作为电路难以损坏且以稳定的状态产生电子的电子电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可以不将被升压为高电压的次级侧的交流电力返回到低电压的初级侧的电子发生装置进行了潜心研究,从而想到了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0338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8618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布WO2015/064195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47200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富山大学学术信息库鸟取幸太郎著“关于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电子,其特征在于,/n具有整流电路和升压电路,/n使来自电源的交流电力预先经过所述整流电路后流入所述升压电路,/n所述整流电路,根据所述交流电力的正负的反转周期,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正电位的状态下,将流向第二端子的电流遮断,仅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负电位的状态下,使电流从第二端子流过,且使电流仅向交流的一个方向流动,/n所述升压电路将初级侧的电压升压,/n仅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负电位的状态下,从所述升压电路的次级侧的一个端子产生电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电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整流电路和升压电路,
使来自电源的交流电力预先经过所述整流电路后流入所述升压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根据所述交流电力的正负的反转周期,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正电位的状态下,将流向第二端子的电流遮断,仅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负电位的状态下,使电流从第二端子流过,且使电流仅向交流的一个方向流动,
所述升压电路将初级侧的电压升压,
仅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子处于负电位的状态下,从所述升压电路的次级侧的一个端子产生电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端子具有以线状延伸的电子传递装置,
所述电子传递装置至少在前端部具有纤维导体的束,从形成所述束的各个单纤维放射电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次级侧的电压值设为2000V以上且5000V以下,并将所述次级侧的电流值设为0.2mA以上且1mA以下。


4.一种燃烧促进装置,用于促进被以雾状喷射到内燃机的燃料燃烧空间的燃料粒子的燃烧,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发生装置,
所述一个端子以不接触与内燃机电导通的金属部件的方式放射所述电子,以使得构成所述燃料燃烧空间的周围的金属部带负电荷,
通过静电引力将所述燃料粒子吸引到所述周围的金属部以促进汽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促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发生装置包括放射延迟装置,
所述放射延迟装置,使得经过所述燃料燃烧空间的周围的金属部变为超过500℃的高温的时点后开始产生所述电子,由此延迟电子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元和徳山元德藏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