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4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电箱。电箱具有取出及放入硬盘的开口部、面向开口部,并收纳硬盘的硬盘收纳空间、收纳电路板的电路板收纳空间、以及划分硬盘收纳空间与电路板收纳空间,并形成可插入电缆的插孔的箱状隔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操作人员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加装硬盘时,不小心触碰到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具有硬盘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主板与硬盘被收纳在一个箱体内,并通过连接器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近年来,硬盘作为一种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开始普及。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像上述以前的图像形成装置一样,将控制主板(电路板)与选装的硬盘收纳在一个箱体内,当加装硬盘时,操作人员容易不小心触碰到电路板。因此,从确保操作安全的角度考虑,其有改良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操作人员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加装硬盘时,不小心触碰到电路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收纳电路板和硬盘的电箱。电路板具有连接器。硬盘可以通过电缆后续连接到该电路板的连接器。此外,电箱具有开口部、硬盘收纳空间、电路板收纳空间以及隔壁。开口部形成为可以取出及放入硬盘。硬盘收纳空间面向开口部,收纳硬盘。电路板收纳空间收纳电路板。隔壁用以划分硬盘收纳空间与电路板收纳空间,并形成可插入电缆的插孔。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从左侧斜后方观察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电路板收纳部从左侧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图2中树脂盖板取下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图4中板金盖板取下时且硬盘收纳空间没有收纳硬盘组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对应图5中硬盘收纳空间收纳硬盘组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放大显示收纳在硬盘收纳空间中的硬盘组件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电箱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将图8所示的电箱用IX-IX线切断的切断模型图。图10是表示盖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从盖部件的里侧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表示电箱的硬盘收纳空间收纳硬盘组件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图1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是将从外部终端等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打印在纸张上的打印机。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侧、后侧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表示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左侧、右侧。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下侧的供纸盒3以及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后侧的电路板收纳部4。如后文所述,电路板收纳部4除了电路板类之外,还可收纳作为可选装置的硬盘1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内收纳有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打印在纸张上的图像形成部(省略图示)。图像形成部通过供纸盒3供给的纸张形成例如电子图片的图像。即,感光鼓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图像形成部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用显影器作为调色剂像可视化,再将该调色剂像转印至纸张并使之热定着,从而在纸张上成像。然而,图像形成部的图像成形方式并不仅限于电子图片,还可以使用例如喷墨打印等方式。[电路板收纳部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电路板收纳部4在左右方向形成长的偏平箱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的后侧面的右侧的上部。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根据该图,电路板收纳部4收纳了包括控制主板5在内的电路板。控制主板5是控制图像处理及显示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主板,其如后文所述,收纳在电箱100内。根据图3的示例,控制主板5由连接部53连接第一主板部51和第二主板部52而构成。连接部53由例如相互嵌合的规定规格的连接器构成。电路板除了控制主板5以外,还有比如高压主板与驱动主板(都省略图示)。高压主板给例如图像形成部的配置单元(例如感光鼓单元)等提供高电压。驱动主板对例如输送系的驱动马达及冷却风扇进行操作控制。电箱100被配置成与高压主板和驱动主板的后侧重叠。此外,电路板收纳部4被配置成能够收纳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选装设备的硬盘11。根据图1至图3,电路板收纳部4上安装有拆卸式的树脂盖4a。树脂盖4a可开闭地覆盖在形成于电路板收纳部4的后侧壁的矩形状维护开口4b上。树脂盖4a的一端边缘设有把手4c。操作人员通过用手指按下该把手4c,能够解除树脂盖4a的卡合爪4d(仅在图3中示出)的卡合,从而卸下树脂盖4a。当取下树脂盖4a后,如图4所示,设置在电箱100上的板金盖123露出。操作人员通过松动螺丝124而取下板金盖123后,如图5所示,能够看见电箱100内的硬盘收纳空间S1。[硬盘的结构]图6表示该硬盘收纳空间S1安装着硬盘11时的状态。硬盘11具有外观为扁平的长方体状的硬盘主体11a、连接到硬盘主体11a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的第一电缆11b以及第二电缆11c。第一电缆11b及第二电缆11c可以固定连接在硬盘主体11a上,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器可拆装连接的其他部件。在第一电缆11b的硬盘主体11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有与控制主板5上的第一连接器54(参照图6及图12)嵌合的对接连接器(省略图示)。在与第二电缆11c的硬盘主体11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有与控制基板5上的第二连接器55嵌合的对接连接器(省略图示)。各电缆11b、11c对应SCSI标准或SATA标准,第一连接器54及第二连接器55分别对应各电缆11b、11c的标准。硬盘11在保持构件12下保持并构成硬盘组件(以下称为HDD组件)10的状态被收纳在硬盘收纳空间S1中。如图7所示,保持构件12为呈U字状弯曲而形成的的板金部件。硬盘11被配置在保持构件12中彼此相对的一对对向板12a之间。在一对对向板12a上,分别形成两个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分别插入环状的防震构件13,每个防震构件13的内侧穿过安装螺丝14。并且,通过该安装螺丝14螺合在硬盘11的侧端面形成的螺孔上,硬盘11通过防震构件13被一对对向板12a弹性支承。这样,通过防振构件13阻断了硬盘11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之间的双向振动传输。[电箱的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电箱100为扁平的矩形状板金制箱,其具有箱主体110和盖部件120。箱主体110内的空间划分为收纳硬盘11的硬盘收纳空间S1和收纳控制主板5的主板收纳空间S2。箱主体110是由一侧打开的有底箱状部件,例如一块金属板弯曲而形成。如图9所示,箱主体110具有矩形板状的底板110a,和由底板110a的各端边缘立起的四个侧板110b。底板110a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主板5。另外,在底板110a的下表面,突出设置了将电箱1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的背面框架时使用的定位板110c。[电箱盖部件的具体结构]以下,参照图10及图11,对电箱100的盖部件120的结构进行说明。盖部件120具有沿箱主体110的开放端的外缘形状的盖主体121、以及安装在盖主体121上的箱状隔壁122(隔壁的一个例子)。盖主体121具有多个安装孔121a,通过插入到该各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n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电箱,所述电箱是用于收纳具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对应该电路板的连接器通过电缆可后续进行连接的硬盘,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箱具有,/n用于取出及放入所述硬盘的开口部;/n面向所述开口部,且收纳所述硬盘的硬盘收纳空间;/n收纳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收纳空间;以及/n划分所述硬盘收纳空间和所述电路板收纳空间,并形成可插入所述电缆的插孔的隔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7030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电箱,所述电箱是用于收纳具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对应该电路板的连接器通过电缆可后续进行连接的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箱具有,
用于取出及放入所述硬盘的开口部;
面向所述开口部,且收纳所述硬盘的硬盘收纳空间;
收纳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收纳空间;以及
划分所述硬盘收纳空间和所述电路板收纳空间,并形成可插入所述电缆的插孔的隔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川乔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