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1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由介质基板、覆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的接地层、以及覆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的滤波层组成。滤波层主要由输入微带、输出微带和多模谐振器组成;多模谐振器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并由阶跃阻抗线、2个连接枝节、2个开路枝节、2个短路枝节和3个接地孔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阶跃阻抗线与开路枝节、短路枝节相结合,使得整体多模谐振器的谐振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有利于形成多个通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灵活,结构多样,变通性大,易于集成的特点,适合在低损耗因子的介质基板上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无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迅猛,与此同时,对微波领域的各种微波电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的微波滤波器则备受关注。高温超导滤波器具有极低的插入损耗,并且利用微带谐振器的多样性,可以实现一些高性能改善,如提高带外选择性以及均衡群时延,但高温超导滤波器由于具有极高的Q值,因而在提高滤波器带宽的技术上受到限制,同时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生产成本较高,工作温度极低,因而在生产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腔体滤波器也具有较高的Q值,同时体积较大,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其具有模式丰富和高次谐波抑制能力强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由介质基板、覆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的接地层、以及覆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的滤波层组成;滤波层主要由输入微带、输出微带和多模谐振器组成;多模谐振器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并由阶跃阻抗线、2个连接枝节、2个开路枝节、2个短路枝节和3个接地孔组成;阶跃阻抗线由低阻抗线与高阻抗线组成;低阻抗线和高阻抗线均为纵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且低阻抗线的微带线宽大于高阻抗线的微带线宽;低阻抗线的上端悬置,低阻抗线的下端与高阻抗线的上端相连,高阻抗线的下端与一个接地孔相连;阶跃阻抗线位于多模谐振器的中部,且阶跃阻抗线的纵向中轴线与多模谐振器的纵向对称轴重合;每个连接枝节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2个连接枝节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的左右两侧;2个连接枝节的内侧端均与阶跃阻抗线的低阻抗线的下端相连;每个开路枝节均为倒U形的微带;2个开路枝节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的上方;2个开路枝节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相连;2个开路枝节的内侧端悬置;每个短路枝节均为U形的微带;2个短路枝节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的下方;2个短路枝节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相连;2个短路枝节的内侧端分别与1个接地孔相连;接地孔为贯穿介质基板,并连接接地层和滤波层的金属过孔;输入微带和输出微带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输入微带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的1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相连,输出微带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的另1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相连,输入微带和输出微带的外侧端悬置。上述方案中,低阻抗线的微带线宽与高阻抗线的微带线宽的比值介于10~14之间。上述方案中,2个连接枝节、2个开路枝节、2个短路枝节和阶跃阻抗线的高阻抗线的微带线宽相等。上述方案中,低阻抗线的微带线长小于高阻抗线的微带线长。上述方案中,2个开路枝节的内侧端之间存在间隙。上述方案中,2个短路枝节的内侧端与高阻抗线之间均存在间隙。上述方案中,输入微带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的1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之间增设有贴片电容和/或输出微带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的另1个连接枝节的外侧端之间增设有贴片电容。上述方案中,介质基板为陶瓷介质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使用了阶跃阻抗线与开路枝节、短路枝节相结合,使得整体多模谐振器的谐振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有利于形成多个通带;2、阶跃阻抗线起到了很好的谐波抑制作用,同时激励源采用了贴片电容,很容易调整整体滤波器的外部激励的强弱,能使滤波器达到一个较宽的带宽,从而能形成双宽带且具有较强谐波抑制的滤波器;3、具有设计灵活,结构多样,变通性大,易于集成的特点,适合在低损耗因子的介质基板上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模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多模谐振器的偶模部分等效电路图。图4为多模谐振器的奇模部分等效电路图。图5为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图。图中标号:1、介质基板;2、输入微带;3、多模谐振器;3-1、阶跃阻抗线;3-1-1、低阻抗线;3-1-2、高阻抗线;3-2、开路枝节;3-3、短路枝节;3-4、连接枝节;3-5、接地孔;4、输出微带;5、贴片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由介质基板1、接地层和滤波层组成。其中接地层和滤波层均为金属层,其中接地层覆于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滤波层覆于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为陶瓷介质基板1,其介电常数为3.55,介质基板1厚为0.508mm。接地层为覆于介质基板1整个下表面的完整覆铜层。滤波层为覆于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铜箔材料所蚀刻出来的图形。所述滤波层如图1所示,主要由输入微带2、输出微带4和多模谐振器3组成。多模谐振器3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即整体关于纵向轴对称,并由阶跃阻抗线3-1、2个连接枝节3-4、2个开路枝节3-2、2个短路枝节3-3和3个接地孔3-5组成。阶跃阻抗线3-1由低跃阻抗线3-1-1与高跃阻抗线3-1-2组成。低跃阻抗线3-1-1的微带线长小于高跃阻抗线3-1-2的微带线长。低跃阻抗线3-1-1和高跃阻抗线3-1-2均为纵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且低跃阻抗线3-1-1的微带线宽大于高跃阻抗线3-1-2的微带线宽。低跃阻抗线3-1-1的上端悬置,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与高跃阻抗线3-1-2的上端相连,高跃阻抗线3-1-2的下端与一个接地孔3-5相连。阶跃阻抗线3-1位于多模谐振器3的中部,且阶跃阻抗线3-1的纵向中轴线与多模谐振器3的纵向对称轴重合。每个连接枝节3-4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2个连接枝节3-4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枝节3-4的内侧端与阶跃阻抗线3-1的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相连。每个开路枝节3-2均为倒U形的微带。2个开路枝节3-2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上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2个开路枝节3-2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开路枝节3-2的内侧端悬置。每个短路枝节3-3均为U形的微带。2个短路枝节3-3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下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2个短路枝节3-3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短路枝节3-3的内侧端分别与1个接地孔3-5相连。接地孔3-5为贯穿介质基板1,并连接接地层和滤波层的金属过孔。在本实施例中,接地孔3-5直径为0.3mm。输入微带2和输出微带4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输入微带2和输出微带4的微带线宽和微带长度相等。输入微带2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3的1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输出微带4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由介质基板(1)、覆于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的接地层、以及覆于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的滤波层组成;其特征是,滤波层主要由输入微带(2)、输出微带(4)和多模谐振器(3)组成;/n多模谐振器(3)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并由阶跃阻抗线(3-1)、2个连接枝节(3-4)、2个开路枝节(3-2)、2个短路枝节(3-3)和3个接地孔(3-5)组成;/n阶跃阻抗线(3-1)由低跃阻抗线(3-1-1)与高跃阻抗线(3-1-2)组成;低跃阻抗线(3-1-1)和高跃阻抗线(3-1-2)均为纵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且低跃阻抗线(3-1-1)的微带线宽大于高跃阻抗线(3-1-2)的微带线宽;低跃阻抗线(3-1-1)的上端悬置,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与高跃阻抗线(3-1-2)的上端相连,高跃阻抗线(3-1-2)的下端与一个接地孔(3-5)相连;阶跃阻抗线(3-1)位于多模谐振器(3)的中部,且阶跃阻抗线(3-1)的纵向中轴线与多模谐振器(3)的纵向对称轴重合;/n每个连接枝节(3-4)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2个连接枝节(3-4)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2个连接枝节(3-4)的内侧端均与阶跃阻抗线(3-1)的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相连;/n每个开路枝节(3-2)均为倒U形的微带;2个开路枝节(3-2)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上方;2个开路枝节(3-2)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开路枝节(3-2)的内侧端悬置;/n每个短路枝节(3-3)均为U形的微带;2个短路枝节(3-3)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下方;2个短路枝节(3-3)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短路枝节(3-3)的内侧端分别与1个接地孔(3-5)相连;/n接地孔(3-5)为贯穿介质基板(1),并连接接地层和滤波层的金属过孔;/n输入微带(2)和输出微带(4)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输入微带(2)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3)的1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输出微带(4)的内侧端与多模谐振器(3)的另1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输入微带(2)和输出微带(4)的外侧端悬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多模双宽带滤波器,由介质基板(1)、覆于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的接地层、以及覆于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的滤波层组成;其特征是,滤波层主要由输入微带(2)、输出微带(4)和多模谐振器(3)组成;
多模谐振器(3)整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并由阶跃阻抗线(3-1)、2个连接枝节(3-4)、2个开路枝节(3-2)、2个短路枝节(3-3)和3个接地孔(3-5)组成;
阶跃阻抗线(3-1)由低跃阻抗线(3-1-1)与高跃阻抗线(3-1-2)组成;低跃阻抗线(3-1-1)和高跃阻抗线(3-1-2)均为纵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且低跃阻抗线(3-1-1)的微带线宽大于高跃阻抗线(3-1-2)的微带线宽;低跃阻抗线(3-1-1)的上端悬置,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与高跃阻抗线(3-1-2)的上端相连,高跃阻抗线(3-1-2)的下端与一个接地孔(3-5)相连;阶跃阻抗线(3-1)位于多模谐振器(3)的中部,且阶跃阻抗线(3-1)的纵向中轴线与多模谐振器(3)的纵向对称轴重合;
每个连接枝节(3-4)均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形的微带;2个连接枝节(3-4)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2个连接枝节(3-4)的内侧端均与阶跃阻抗线(3-1)的低跃阻抗线(3-1-1)的下端相连;
每个开路枝节(3-2)均为倒U形的微带;2个开路枝节(3-2)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上方;2个开路枝节(3-2)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开路枝节(3-2)的内侧端悬置;
每个短路枝节(3-3)均为U形的微带;2个短路枝节(3-3)对称地设置在阶跃阻抗线(3-1)的左右两侧,并位于连接枝节(3-4)的下方;2个短路枝节(3-3)的外侧端分别与2个连接枝节(3-4)的外侧端相连;2个短路枝节(3-3)的内侧端分别与1个接地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宏卫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