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以石墨负极为主,但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已无法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硅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是石墨负极材料容量的10倍以上,同时,硅碳复合品的库伦效率也和石墨负极接近,且价格便宜、环境友好、地球储量丰富,是新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的最优选择。但由于硅材料本身导电性差,且硅在充电时体积膨胀高达300%,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容易导致材料结构的崩塌和电极的剥落、粉化,造成活性材料损失,进而导致电池容量锐减,循环性能严重恶化。为了稳定充放电过程中硅的结构,缓解膨胀,达到改善电化学性能的效果,急需一种高电导率和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和硅混合使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硅碳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负极材料包含纳米硅和气相碳源,纳米硅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n所述负极材料包含纳米硅和气相碳源,纳米硅分散于整个复合材料中,纳米硅的表面的一部分被气相沉积的碳源所覆盖,所述纳米硅通过Mastersizer 3000粒度分析仪检测,中值粒度D50在100nm以下;所述纳米硅通过X射线衍射图案分析,根据2θ=28.4°附近的归属于Si(111)的衍射峰的半峰宽值,由Scherrer式计算出纳米硅的晶粒在10nm以下;通过TEM对整个复合材料进行扫描,测得气相沉积碳源的平均厚度为10~20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材料包含纳米硅和气相碳源,纳米硅分散于整个复合材料中,纳米硅的表面的一部分被气相沉积的碳源所覆盖,所述纳米硅通过Mastersizer3000粒度分析仪检测,中值粒度D50在100nm以下;所述纳米硅通过X射线衍射图案分析,根据2θ=28.4°附近的归属于Si(111)的衍射峰的半峰宽值,由Scherrer式计算出纳米硅的晶粒在10nm以下;通过TEM对整个复合材料进行扫描,测得气相沉积碳源的平均厚度为10~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中含有氧,氧元素的质量含量为5~30%,优选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中含有60%~90wt.%的纳米硅,10%~40wt.%的气相碳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20m2/g,优选2~10m2/g;所述负极材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30μm,优选3~20μm;所述负极材料的水分含量为0.01~1wt.%,优选0.05~0.5wt.%;所述负极材料的振实密度为0.3~1.4g/cm3,优选0.5~1.0g/cm3。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硅浆料的制备:将硅粉原料和助磨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导入研磨设备中,研磨30~60h,得到纳米硅浆料;
(2)雾化干燥:将步骤(1)中的纳米硅浆料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雾化干燥,得到纳米硅干粉;
(3)机械整形:将步骤(2)中的纳米硅干粉进行机械整形,得到粒度分布集中,形貌规整的纳米硅颗粒;
(4)气相碳源覆盖:将步骤(3)中的纳米硅颗粒置于气相沉积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再通入碳源气体,升温加热,使气相碳源沉积并覆盖在纳米硅颗粒上,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硅粉原料为多晶硅,硅粉原料的纯度>99.9%,硅粉原料的中值粒径为1~100μm,优选3~20μm;
所述助磨剂为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龙,胡亮,张少波,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达铂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