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23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采用两个自适应滤波器,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信号为不加去相关处理的原始远端双通道频域信号,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信号为加了去相关处理的远端双通道频域信号,第一自适应滤波器构成一个独立的回声消除系统,只是由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所以路径估计不是很准确;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由于做误差处理时的两个参考信号之间不匹配,所以近端麦克风缺少的部分参考信号由去相关得到的噪声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频域相乘补偿,第二自适应滤波器也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回声消除系统,适用于多通道的立体声回声消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回声消除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视频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等免提系统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对语音信号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免提系统的使用者越来越追求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于是这也催生了电话会议系统等领域的立体声回声消除问题的研究。在会议电话系统中,声学回声的存在轻则会影响双方通话的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啸叫,因此,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声学回声消除的方法研究就已经兴起。到目前为止,声学回声消除方法主要还是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用估计的回波路径的特征参数产生一个估计的回波信号,再从接收信号中减去该信号,得到残差信号,然后用残差信号去更新滤波器的特征参数。目前,单通路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在很多实践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对于多通路的回声消除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多久,还有很多理论问题、研究方法、实现手段需要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去完善。当前多路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普遍还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n步骤(B),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去相关处理,得到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其中去相关处理过程采用心理声学掩蔽噪声模型,即根据输入信号的频谱计算其心理声学掩蔽阈值,根据掩蔽阈值得到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是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与双通道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之和;/n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不通过去相关处理的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
步骤(B),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去相关处理,得到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其中去相关处理过程采用心理声学掩蔽噪声模型,即根据输入信号的频谱计算其心理声学掩蔽阈值,根据掩蔽阈值得到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去相关处理后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是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与双通道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时域信号之和;
步骤(C),将步骤(A)得到的不通过去相关处理的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
步骤(D),基于近端麦克风的一个通道,将该近端麦克风通道获取的时域信号与步骤(C)得到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时域输出相减,得到第一时域误差信号,这个第一时域误差信号就是消回声后的近端信号,用该第一时域误差信号再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误差信号,并通过该第一频域误差信号和远端频域信号更新步骤(C)使用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频域系数;
步骤(E),步骤(B)得到的去相关处理双通道频域信号与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并将两个通道相加,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
步骤(F),将步骤(B)得到的心理声学掩蔽噪声量进行傅里叶变换,再与第一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进行频域相乘,然后通过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噪声卷积量;
步骤(G),将步骤(F)得到的时域噪声卷积量与步骤(D)所述基于近端麦克风的一个通道的时域信号相加,得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近端时域信号;
步骤(H),将步骤(G)得到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近端时域信号与步骤(E)得到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输出相减,得到第二时域误差信号,即消回声后送到远端的信号,用该第二时域误差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频域误差信号,并通过该第二频域误差信号和远端频域信号更新步骤(E)使用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频域系数;
步骤(I),步骤(A)~步骤(H),进行基于近端麦克风的另一个通道的回声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回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将原始的远端双通道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双通道频域信号,是对双通道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分段并做傅里叶变换,其中任一个通道的参考信号做分段傅里叶变换的运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



其中,F是指M阶傅立叶变换矩阵,n是迭代序号,L是每次迭代时新添加的输入信号的长度,p是段序号,N/P是段的个数,P是每段的系数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云余兵梁瑞宇丁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时保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