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测定装置和样本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定样本的样本测定装置和样本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分析血液、尿等样本含有的成分量的装置,已知有例如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二者的测定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500中,进行生化学测定时,如图14所示,从样本容器503向能旋转的反应盘501所收容的反应池502分装样品后,从第1试剂盘508分装一定量的试剂并搅拌。反应池502内的样品和试剂在反应盘501的旋转作业中每次横穿光度计504前面时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另外,进行血液凝固测定时,从样本容器503向反应容器507分装样本,样本在反应容器507内升温至37℃。另一方面,使反应盘501旋转,从第2试剂盘509向空的反应池502分装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用的试剂,并使该试剂升温。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用的试剂的升温完成后,将反应池502定位在血液凝固试剂吸移位置,通过分装机构506吸移并向反应容器507排出。此时,通过排出试剂的冲击力搅拌样本和试剂,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开始。自动分析装置500进行控制使得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时,进行1轮血液凝固测定所要时间T1与进行1轮生化学分析所要时间T2的关系为T1是T2的n倍(n是自然数)。因此,例如当n是2以上时,开始血液凝固测定的时间点经常与开始生化学分析的时间点重合。因此,能并列进行血液凝固测定和生化学测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72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在自动分析装置500进行生化学测定和血液凝固测定二者,而进行控制使2个测定开始的时间点一致,即进行控制使2个测定同步,但控制使2个测定同步很复杂。另一方面,同步的时间点稍微有偏差的话,二者的测定就可能无法按照预定进行并停滞。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涉及测定样本的样本测定装置。参照图1,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具备:第1处理单元(61),在第1周期对第1容器(21)中收容的样本进行第1测定;第2处理单元(62),在与第1周期不同的第2周期对第2容器(21)中收容的样本进行第2测定;中转部(201),配置在第1处理单元(61)和第2处理单元(62)之间且用于定位第2容器(21)。第1处理单元(61)执行向中转部(201)交接第2容器(21)的交接作业,第2处理单元(62)执行从中转部(201)收取交接至中转部(201)的第2容器(21)的收取作业。作为更详细地分析被检者罹患的疾病的方法,有时会将2个测定(2个不同种类的测定)的结果组合。例如,能通过组合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和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来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具体来说,基于从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获取的凝固时间、从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结果获取的PIC和TAT等进行DIC的诊断。像这样,进行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作为第1测定,进行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作为第2测定,并将如上的测定结果组合,由此能进行恰当的测定。在这一点上,根据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通过1个装置执行测定周期互异的第1测定和第2测定。然后,第1处理单元在任意时间点向中转部交接收容样本的第2容器,第2处理单元在任意时间点从中转部收取第2容器。如此,即使第1处理单元和第2处理单元的测定周期互异,也能不被互相的作业情况左右,且在各个处理单元中的优选的时间点向中转部交接第2容器,再者从中转部收取第2容器。因此,能够不进行复杂的控制,顺畅且迅速地进行第1测定和第2测定。另外,上述的第1周期和第2周期是测定样本所要时间。这是1次测定含有的各个工序所要时间的总和。例如,当第1测定包括向样本分装试剂的工序、搅拌样本的工序、加热样本的工序以及离心分离的工序、对一定测定项目进行测定的工序的时,第1测定中的第1周期是完成如上5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参照图3,在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中,中转部(201)可以具备检测第2容器(21)的检测部(80、81)。根据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在中转部中准确掌握了有无第2容器之后,第1处理单元能够使第2容器定位于中转部,第2处理单元能够从中转部收取第2容器。参照图9(b)、(c),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还具备能与第1处理单元(61)和第2处理单元(62)通信的管理装置(64),其中,管理装置(64)基于检测部(80、81)的检测结果,向第1处理单元(61)发送表示能向中转部(201)交接第2容器(21)的第1信号,第1处理单元(61)接收第1信号后,执行交接作业。根据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在检测出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即在检测出第2容器是否定位于中转部后,管理装置向第1处理单元发送第1信号。接收第1信号后的第1处理单元执行向中转部交接第2容器的交接作业。因此,第1处理单元能够不管第2处理单元的作业情况,在任意时间点向中转部交接第2容器。参照图9(a)、(c),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中转部(201)中检测出第2容器(21)后,第2处理单元(62)执行交接作业,并向管理装置(64)发送表示已收取定位在中转部(201)的第2容器(21)的第2信号,管理装置(64)接收第2信号后,向第1处理单元(61)发送第1信号。根据本技术方案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在检测出第2容器定位于中转部后,第2处理单元执行从中转部收取第2容器的收取作业。因此,第2处理单元能够不管第1处理单元的作业情况,在任意时间点从中转部收取第2容器。参照图2~3,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1处理单元(61)具备:第1移送部(142),向中转部(201)移送第2容器(21);第1控制部(61a),控制第1移送部(142)。第2处理单元(62)具备:第2移送部(202),将第2容器(21)从中转部(201)移送至一定位置;第2控制部(62a),控制第2移送部(202)。在中转部(201)中检测出第2容器(21)后,第2控制部(62a)控制第2移送部(202)使其从中转部(201)移送第2容器(21),并向管理装置(64)发送第2信号,管理装置(64)从第2控制部(62a)接收第2信号后,向第1控制部(61a)发送第1信号,第1控制部(61a)控制第1移送部(142)使得在从管理装置(64)接收第1信号后,使第2容器(21)移送至中转部(201)。根据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从第2控制部向管理装置发送第2信号指的是能使新的第2容器定位于中转部。因此,从管理装置向第1控制部发送第1信号后,第1控制部向中转部交接第2容器。如此,第1处理单元和第2处理单元能够不被互相的作业情况左右,接入中转部并进行收容样本的第2容器的收取和交接。参照图13,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样本测定装置(100)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1处理单元,在第1周期对第1容器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1测定;/n第2处理单元,在与所述第1周期不同的第2周期对第2容器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2测定;/n中转部,配置在所述第1处理单元和所述第2处理单元之间,并用于定位所述第2容器;/n其中,所述第1处理单元执行向所述中转部交接所述第2容器的交接作业,/n所述第2处理单元执行从所述中转部收取交接至所述中转部的所述第2容器的收取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JP 2019-0618461.一种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处理单元,在第1周期对第1容器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1测定;
第2处理单元,在与所述第1周期不同的第2周期对第2容器所收容的样本进行第2测定;
中转部,配置在所述第1处理单元和所述第2处理单元之间,并用于定位所述第2容器;
其中,所述第1处理单元执行向所述中转部交接所述第2容器的交接作业,
所述第2处理单元执行从所述中转部收取交接至所述中转部的所述第2容器的收取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部具备检测所述第2容器的检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与所述第1处理单元和所述第2处理单元通信的管理装置,
其中,所述管理装置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向所述第1处理单元发送表示能向所述中转部交接所述第2容器的第1信号,
所述第1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1信号后执行所述交接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转部中检测出所述第2容器后,所述第2处理单元执行所述交接作业并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表示已收取定位在所述中转部的所述第2容器的第2信号,
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所述第2信号后,向所述第1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第1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处理单元具备向所述中转部移送所述第2容器的第1移送部和控制所述第1移送部的第1控制部,
所述第2处理单元具备从所述中转部向一定位置移送所述第2容器的第2移送部和控制所述第2移送部的第2控制部,
在所述中转部中检测出所述第2容器后,所述第2控制部控制所述第2移送部使得从所述中转部移送所述第2容器并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所述第2信号,
所述管理装置从所述第2控制部接收所述第2信号后,向所述第1控制部发送所述第1信号,
所述第1控制部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所述第1信号后,控制所述第1移送部使得将所述第2容器移送至所述中转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部具有复数个安放所述第2容器的安放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处理单元具备安放从所述中转部移送的所述第2容器的安放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测定是血液凝固检查相关的测定,
所述第2测定是免疫检查相关的测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一样本容器向所述第1容器和所述第2容器分装样本的分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测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芝正树,小竹宏纪,加藤辉人,
申请(专利权)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