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78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当从吹出口排出风时,能够抑制风向从期望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排出的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整流部件(8)能够安装于与空气净化器(100)的吹出口(B)连通的风路(N)。整流部件(8)具有主体部(81)和引导部。在主体部(81)形成使风通过的孔部(82)。引导部架设于孔部(82),并将通过孔部(82)的风向规定的方向引导。引导部具有第一肋部83和第二肋部(84)。第一肋部(83)与第二肋部(84)分别沿着使风通过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具有高度。第一肋部(83)的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第二肋部(84)的第一方向的尺寸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净化器具备主体和百叶板。在主体的上部设置吹出口。百叶板设置于吹出口。形成主体的内部的空气流路。在空气流路中流动的风被百叶板引导而从吹出口排出。现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88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当在空气流路中流动的风未碰到百叶板,而向远离百叶板的地方供给的情况下,向远离百叶板的地方供给的风未被百叶板引导。其结果为,存在如下担忧,即:当从吹出口排出风时,未被百叶板引导的风向从期望的方向(与百叶板的旋转角度相应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当从吹出口排出风时,能够抑制风向从期望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排出的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整流部件能够安装于通往送风装置的吹出口的风路。上述整流部件具有主体部和引导部。在主体部形成使风通过的孔部。引导部架设于上述孔部,并将通过上述孔部的风向规定的方向引导。上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分别沿着使风通过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具有高度。上述第一壁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与上述第二壁部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不同。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送风装置具备上述整流部件和框体。在框体形成上述吹出口。以上述吹出口相对于上述引导部位于上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将上述引导部配置于上述框体的内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及送风装置,当从吹出口排出风时,能够抑制风向从期望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侧视图。图2是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图3是整流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整流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整流部件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风通过整流部件的状态的图。图7是从框体的前方观察吹出口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一肋部与第二肋部的变形例的图。图9是表示第一肋部与第二肋部的变形例的图。图10是图4的VIII-VIII剖视图。图11是表示第一肋部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肋部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不重复说明。参照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100的侧视图。图2是空气净化器100的剖视图。空气净化器100是本专利技术的送风装置的一例。送风装置从送风装置的外部将空气引入送风装置的内部,来对引入的空气实施加工处理,并将加工处理后的空气向送风装置的外部排出。加工处理例如包含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处理、向空气供给离子的处理、对空气进行除湿的处理、以及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净化器100具备框体1。框体1为中空的部件。框体1例如由树脂形成。框体1包含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在第一框体10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第二框体20。第二框体20位于第一框体10的外侧。通过在第一框体10安装第二框体20,从而第一框体10的一部分被第二框体20覆盖。此外,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也可以是一体的部件。框体1还包含把持部3。把持部3具有使框体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凹陷的形状。用户把持把持部3来搬运空气净化器100。在框体1形成吸气口A。吸气口A将框体1的内部M与外部连通。吸气口A形成于框体1的下部12。以下,在设置了空气净化器100的状态下,将吸气口A朝向的方向设为前方,来规定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向的一例。前方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一例。左右方向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向的一例。上下方向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向的一例。上方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一例。在框体1还形成吹出口B。吹出口B将框体1的内部M与外部连通。吹出口B形成于框体1的上部11。吹出口B朝向前方开口。空气净化器100还具备发光部4、净化部5、以及送风部6。发光部4、净化部5、以及送风部6配置于框体1的内部M。发光部4朝向净化部5照射光。发光部4例如包含LED那样的光源。净化部5对空气进行净化。净化部5配置在发光部4的上方。净化部5例如包含光催化过滤器。光催化过滤器所包含的光催化剂通过被从发光部4照射光而生成催化作用。其结果为,当空气通过净化部5的光催化过滤器时,空气中的气味成分被分解。气味成分例如为氨气、甲硫醇、三甲胺、和/或壬烯醛等。也可以是,净化部5包含物理吸附型过滤器和/或化学吸附型过滤器,通过物理吸附型过滤器和/或化学吸附型过滤器吸附气味成分。在不使用光催化过滤器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100也可以不具备发光部4。在本实施方式中,净化部5作为空气的净化的第一例,使空气中的气味成分降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净化部5作为空气的净化的第二例,也可以使空气中的灰尘降低。该情况下,净化部5例如包含HEPA过滤器。在框体1的内部M形成风路N。在本实施方式中,风路N沿着上下方向延伸。风路N与吸气口A及吹出口B连通。在风路N上配置净化部5和送风部6。送风部6生成风(空气流)。送风部6例如包含风扇和使风扇旋转的驱动源。驱动源例如包含马达。空气净化器100还具备离子供给部7。离子供给部7配置于框体1的内部M。离子供给部7配置在风路N上。离子供给部7配置在送风部6的下游。离子供给部7向在风路N中流动的风供给离子。离子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离子。空气净化器100还具备整流部件8和百叶板9。整流部件8和百叶板9配置在风路N上。整流部件8对由送风部6输送的风进行引导。整流部件8能够安装于风路N。整流部件8配置于框体1的内部M,并固定于框体1的内部M。整流部件8例如通过使用螺钉那样的固定部件来紧固于框体1的内部M、和/或卡合于形成于框体1的卡合部,而固定于框体1的内部M。整流部件8通过固定于框体1的内部M,从而安装于风路N。整流部件8配置在离子供给部7的下游。整流部件8相对于框体1配置在固定位置。在整流部件8安装于空气净化器100(风路N)的状态下,吹出口B朝向前侧开口。前侧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一例。百叶板9对从整流部件8流动的风进行引导。百叶板9配置在整流部件8的下游。百叶板9配置在吹出口B的上游。百叶板9具有使板状的部件弯曲的形状。百叶板9配置在风路N上吹出口B的紧前。百叶板9可旋转地安装于框体1的内部M。百叶板9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框体1旋转。对百叶板9相对于框体1的安装构造的一例进行说明。空气净化器100具备旋转轴15。旋转轴15安装于框体1,并由框体1支承。百叶板9包含前端部9a、基端部9b、以及引导面9c。前端部9a位于比基端部9b靠吹出口B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与送风装置的吹出口连通的风路,其特征在于,/n所述整流部件具备:/n主体部,其形成使风通过的孔部;和/n引导部,其架设于所述孔部,并将通过所述孔部的风向规定的方向引导,/n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沿着使风通过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具有高度,/n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8 JP 2019-0637721.一种整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与送风装置的吹出口连通的风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具备:
主体部,其形成使风通过的孔部;和
引导部,其架设于所述孔部,并将通过所述孔部的风向规定的方向引导,
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沿着使风通过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具有高度,
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部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较长的长条形状,
所述第一壁部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较长的长条形状,
在所述整流部件安装于所述送风装置的状态下,所述吹出口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桥佑典山口晃广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