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体修复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污染愈加严重,随着国家对河道污染治理的推动,加速了“人工水草技术”的产生。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将聚烯烃仿制成水草,吸附水体微生物菌群,形成活性生物膜,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以净化水质。但是传统技术是将钢制框架沉入河底固定聚烯烃人工水草,而钢容易生锈污染水体,最终脱落损坏,建设及更换成本高,聚烯烃水草比表面积和生物亲和性都较低,水体修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碳纤维人工水草遇水后迅速散开,形成巨大的比表面积,生物亲和性好,能使大量微生物迅速附着形成活性生物膜,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水体修复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污染河道水体中的水体净化模块,所述水体净化模块包括管状框架,所 ...
【技术保护点】
1.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污染河道水体中的水体净化模块,所述水体净化模块包括管状框架,所述管状框架固定在河道水体底部;所述管状框架连接有碳纤维人工水草,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表面浸渍有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连接有浮球;所述管状框架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孔,所述管状框架的管内设有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小孔的表面通过缓释膜将小孔封闭;所述管状框架上缠绕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与罗茨鼓风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污染河道水体中的水体净化模块,所述水体净化模块包括管状框架,所述管状框架固定在河道水体底部;所述管状框架连接有碳纤维人工水草,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表面浸渍有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碳纤维人工水草连接有浮球;所述管状框架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孔,所述管状框架的管内设有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小孔的表面通过缓释膜将小孔封闭;所述管状框架上缠绕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与罗茨鼓风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各组分的体积比为:3.3﹕2.0﹕4.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罗茨鼓风机为沉水式,所述罗茨鼓风机分别与进气主管和出气主管相连接,所述出气主管连接有若干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与微孔曝气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缓释膜为壳聚糖缓释膜、聚乳酸缓释膜或聚乙烯醇缓释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管状框架通过水泥锚块固定在河道水体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人工水草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连,张松贺,囤兴建,侯传杰,孔庆雷,姚士宇,纪有为,吴春苗,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