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42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底板顶面的第一粘贴机构及第二粘贴机构,第一粘贴机构用于对正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第二粘贴机构用于反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且第二输送带朝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侧向下倾斜;第一输送带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推送结构,推送结构将途径的反向摆放工件推送至第二输送带上;其可自动区分及调整罐体加工件的摆放方向,从而可对罐体加工件进行准确的标签粘贴,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粘贴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表面印刷的图案和,或文字将产品信息传递给观察者。目前,对罐体产品进行贴标签大多是通过输送结构对加工件进行输送,然后在输送带的某个位置通过粘贴机进行粘贴;但是该种粘贴加工设备,为使得加工件进行准确的标签粘贴,需要人工对加工件的位置摆放进行调整,生产效率较低;若摆放出错,则会导致粘贴错误,需要撕掉再重新粘贴加工,耗费较多资源,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结构新颖,可自动区分及调整罐体加工件的摆放方向,从而可对罐体加工件进行准确的标签粘贴,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顶面的第一粘贴机构及第二粘贴机构,所述第一粘贴机构用于对正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二粘贴机构用于反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一粘贴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及第一标签粘贴机,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游段;所述第二粘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及第二标签粘贴机,所述第二标签粘贴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游段;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带朝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输送带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推送结构,两所述第一挡板对应所述推送结构开设有第一缺口,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侧的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位置相应,所述推送结构将途径的反向摆放工件推送至所述第二输送带上。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固定设有多条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延伸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表面固定设有多条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延伸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挡片的距离与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推送结构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宽度小于两所述第一挡片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推板上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探头朝向所述第一输送带方向、且穿至所述第一推板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第二挡板上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对应所述第二缺口设置、且探头穿至所述第二挡板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粘贴机构靠近所述第二粘贴机构的一侧设有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与所述推送结构之间;所述推压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挡板对应所述第二推板开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推板上安装有第三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穿至所述第二推板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导料板的两侧固定设有挡条;且所述导料板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侧的宽度大于另一侧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标签粘贴机对加工件靠近所述第二输送带倾斜较低一侧的部位进行粘贴;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对加工件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的部位进行粘贴。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支架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结构新颖,第一粘贴机构及第二粘贴机构的设置,可分别对两种不同摆放的罐体产品进行标签粘贴;其中第一粘贴机构上设置第一输送带、第一标签粘贴机及推送结构,第一输送带带动罐体进行移动,经过推送结构时,通过检测到罐体的端面距离,从而判定罐体的摆放方向,若罐体摆放正确,则继续随第一输送带移动、并在第一粘贴机处得以粘贴标签;若罐体摆放反向,则启动推送结构,将罐体推送至第二粘贴机构处,从而实现罐体摆放方向的区分;而第二粘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及第二标签粘贴机,第二输送带朝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罐体抵持第二挡板移动,从而完成罐体的调整,并且配合第二标签粘贴机,完成在预设位置进行标签粘贴;整体的配合,可自动区分及调整罐体加工件的摆放方向,从而可对罐体加工件进行准确的标签粘贴,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00、底板;200、第一粘贴机构;210、第一输送带;211、第一挡片;220、第一标签粘贴机;230、第一挡板;240、第一缺口;250、第三缺口;300、第二粘贴机构;310、第二输送带;311、第二挡片;320、第二标签粘贴机;330、第二挡板;340、第二缺口;350、第二红外传感器;400、推送结构;410、第一液压缸;420、第一推板;430、第一红外传感器;500、推压机构;510、第二液压缸;520、第二推板;530、第三红外传感器;600、导料板;610、挡条;700、振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包括底板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00顶面的第一粘贴机构200及第二粘贴机构300,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用于对正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用于反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包括第一输送带210及第一标签粘贴机220,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2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下游段;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包括第二输送带310及第二标签粘贴机320,所述第二标签粘贴机3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下游段;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310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带310朝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挡板230,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挡板330,所述第一输送带210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一侧设有推送结构400,两所述第一挡板230对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开设有第一缺口240,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一侧的所述第二挡板330上开设有第二缺口340,所述第二缺口340与所述第一缺口240位置相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将途径的反向摆放工件推送至所述第二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板(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00)顶面的第一粘贴机构(200)及第二粘贴机构(300),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用于对正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用于反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n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包括第一输送带(210)及第一标签粘贴机(220),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2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下游段;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包括第二输送带(310)及第二标签粘贴机(320),所述第二标签粘贴机(3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下游段;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310)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带(310)朝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挡板(230),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挡板(330),所述第一输送带(210)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一侧设有推送结构(400),两所述第一挡板(230)对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开设有第一缺口(240),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一侧的所述第二挡板(330)上开设有第二缺口(340),所述第二缺口(340)与所述第一缺口(240)位置相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将途径的反向摆放工件推送至所述第二输送带(3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00)顶面的第一粘贴机构(200)及第二粘贴机构(300),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用于对正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用于反向摆放的工件进行标签粘贴;
所述第一粘贴机构(200)包括第一输送带(210)及第一标签粘贴机(220),所述第一标签粘贴机(2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下游段;所述第二粘贴机构(300)包括第二输送带(310)及第二标签粘贴机(320),所述第二标签粘贴机(3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下游段;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310)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带(310)朝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挡板(230),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挡板(330),所述第一输送带(210)远离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一侧设有推送结构(400),两所述第一挡板(230)对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开设有第一缺口(240),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一侧的所述第二挡板(330)上开设有第二缺口(340),所述第二缺口(340)与所述第一缺口(240)位置相应,所述推送结构(400)将途径的反向摆放工件推送至所述第二输送带(3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表面固定设有多条第一挡片(211),所述第一挡片(211)沿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的延伸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表面固定设有多条第二挡片(311),所述第二挡片(311)沿所述第二输送带(310)的延伸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挡片(211)的距离与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二挡片(311)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罐体标签自动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送结构(400)包括第一液压缸(410),所述第一液压缸(410)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100)上,所述第一液压缸(410)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第一推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