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2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夹具,涉及建筑安装夹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槽;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从滑槽的上端开口穿出,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三支架下端从滑槽的底部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夹槽;所述第三支架上端设置有从滑槽的侧面开口穿出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第一夹槽上方;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下端与压板抵触,所述固定件将压板压紧在第一夹槽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同时满足多组钢结构横梁的安装固定,结构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安装夹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夹具。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1424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钢结构专用装配夹具,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外壁开有螺纹,立柱的外壁套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球体,球体的外壁套接有活动套,活动套的前后壁均连接有插销,插销的外壁连接有下咬合板,下咬合板包括板体,板体外壁的左端设置有咬合齿,板体外壁的中心处开有通槽,通槽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插销座,板体外壁的右端开有限位孔。立柱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有上咬合板。安装时先将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用手转动螺纹套,通过螺纹套与立柱外壁螺纹的作用,使得螺纹套上升,螺纹套带动活动套和插销上升,插销带动下咬合板上升,将钢结构置于下咬合板与上咬合板之间的左端,取下限位螺钉,调整调节杆的高度,使得下咬合板与上咬合板将钢结构夹紧。该钢结构专用装配夹具,具有下咬合板与上咬合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适用性较强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将钢结构横梁进行安装时,根据安装的需求安装人员需要在同一构造柱上安装多根平行的横梁,而采用上述专利中的夹具在安装时一次只能满足一根横梁的安装;难以满足对多根横梁的安装工作,进而导致安装人员需要在构造柱上安装多个夹具才能完成多根横梁的安装;这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且也延长了安装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夹具,具有能同时满足多组钢结构横梁的安装固定,结构稳定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结构夹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槽;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从滑槽的上端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夹槽;所述第三支架下端从滑槽的底部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夹槽;所述第三支架上端设置有从滑槽的侧面开口穿出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第一夹槽上方;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位于压板上方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下端与压板抵触,所述固定件将压板压紧在第一夹槽的上端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主横梁进行安装时,先将安装座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构造柱上;接着再将主横梁的端部通过第一夹槽插入在第一支架上,当将主横梁插紧在第一支架上后,通过固定件来推动压板逐渐向下移动,随着压板的不断下移,压板最终能将主横梁进一步压紧在第一夹槽内;压板能将第一夹槽的上端开口进行盖合,使得主横梁的端部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不仅增强了主横梁连接处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减小外界环境对主横梁产生的不良干扰;当将主横梁固定完毕后,通过将上横梁通过第二夹槽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端,当将上横梁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时,在上横梁重力的作用下能给固定件再次施加压力,从而能使固定件更加稳定牢靠的将压板进行压紧;最后将下横梁通过第三夹槽安装在第三支架的下端,当将下横梁固定完毕后,压板将再次受到下横梁重力的作用被进一步压紧在主横梁上,此时主横梁将同时受到上横梁与下横梁的重力,从而能大大增强主横梁的沉重结构;并且通过一个夹具便能实现多根横梁的安装,方便了安装,使横梁间实现相互压紧牵制,结构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有若干竖直且并排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侧面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支架的让位槽;所述连接杆从第二支架的底部穿入至让位槽内,且所述连接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下端从安装座的底部穿出;所述第三支架还包括有固定在连接杆底部的横板,所述第三夹槽设置在横板上;所述连接杆上套入有位于让位槽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压板抵触,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与让位槽的下侧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压板将受到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而向上弹起,使压板与第一夹槽的上端开口相互分离,从而在将主横梁进行安装时,主横梁能更加顺利的从第一夹槽的上端开口插入,方便了主横梁的安装;当压板在固定件的作用下逐渐下移时,复位弹簧将被逐渐压缩。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有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主板,设置在主板顶端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主板底部的下盖板;所述让位槽设置在主板的侧面,所述第二夹槽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连接杆从下盖板的底部伸入,所述下盖板一端从滑槽内穿出至第一支架下方;所述滑槽内竖直设置有位于下盖板底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下盖板底部抵触,所述缓冲弹簧下端与滑槽抵触;自然状态的所述下盖板在缓冲弹簧作用下抵紧在第一支架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上横梁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时,第二支架的高度将会逐渐下降,此时缓冲弹簧也将被逐渐压缩;通过缓冲弹簧能对第二支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减小上横梁在插入瞬间对安装座底部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对安装座起到了缓冲保护的效果,延长安装座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盖板底部开设有开口朝向压板的退位槽,所述固定件包括有铰接在退位槽内的转动杆,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的压杆;所述转动杆绕自身铰接轴沿竖直方向转动,所述压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上横梁进行安装时,先将固定件一端从退位槽内转出至竖直状态;再将上横梁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槽内,随后通过转动压杆使得固定件的整体长度逐渐伸长,此时压杆将推动下方的压板压紧在主横梁上;随着固定件的长度持续伸长,下盖板的高度在固定件的作用下逐渐上升,当下盖板上升至与第一支架的底面贴合时,此时第二支架上升至最高处;压紧在第一支架底面的下盖板能进一步增强第一支架的承重能力,对第一支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第一支架更加的稳定牢靠;当上横梁的两端高度出现偏移时,通过调节固定件能方便对上横梁的两端高度进行微调,使上横梁两端保持水平状态。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夹槽的插块,所述插块跟随压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朝向穿孔的插杆,所述穿孔供插杆上端插入至第一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压紧在主横梁上时,插块将插入至预设在主横梁上的插孔内,通过插块与插孔的相互插接,能进一步增强对主横梁的限位固定;当主横梁受到沿水平方向的震动时,插块能将主横梁牢牢限位在第一夹槽内,避免主横梁发生脱落,增强了主横梁的可靠性;当下盖板压紧在第一支架底面时,插杆将从底部穿孔插入至主横梁的插孔内,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对主横梁的固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座背离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夹具,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槽(21);所述安装座(1)内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所述第二支架(3)顶端从滑槽(11)的上端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夹槽(31);所述第三支架(4)下端从滑槽(11)的底部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三支架(4)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夹槽(41);所述第三支架(4)上端设置有从滑槽(11)的侧面开口穿出的压板(5),所述压板(5)位于第一夹槽(21)上方;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位于压板(5)上方的固定件(32),所述固定件(32)下端与压板(5)抵触,所述固定件(32)将压板(5)压紧在第一夹槽(21)的上端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夹具,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槽(21);所述安装座(1)内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架(3)与第三支架(4);所述第二支架(3)顶端从滑槽(11)的上端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夹槽(31);所述第三支架(4)下端从滑槽(11)的底部开口穿出,穿出后的第三支架(4)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夹槽(41);所述第三支架(4)上端设置有从滑槽(11)的侧面开口穿出的压板(5),所述压板(5)位于第一夹槽(21)上方;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位于压板(5)上方的固定件(32),所述固定件(32)下端与压板(5)抵触,所述固定件(32)将压板(5)压紧在第一夹槽(21)的上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4)包括有若干竖直且并排设置的连接杆(43),所述第二支架(3)侧面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支架(2)的让位槽(33);所述连接杆(43)从第二支架(3)的底部穿入至让位槽(33)内,且所述连接杆(4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所述压板(5)固定安装在连接杆(43)的上端,所述连接杆(43)下端从安装座(1)的底部穿出;所述第三支架(4)还包括有固定在连接杆(43)底部的横板(44),所述第三夹槽(41)设置在横板(44)上;所述连接杆(43)上套入有位于让位槽(33)内的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上端与压板(5)抵触,所述复位弹簧(6)下端与让位槽(33)的下侧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包括有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的主板(34),设置在主板(34)顶端的上盖板(35)以及设置在主板(34)底部的下盖板(36);所述让位槽(33)设置在主板(34)的侧面,所述第二夹槽(31)设置在上盖板(35)上;所述连接杆(43)从下盖板(36)的底部伸入,所述下盖板(36)一端从滑槽(11)内穿出至第一支架(2)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新辉张杠杠葛广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