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传银专利>正文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8813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白花蛇草、野菊花、海蛤壳、海藻、海浮石、皂角刺、夏枯草、通草、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白蔹、土茯苓、三棵针、葎草、黄芪、蟾蜍、赤芍、丝瓜络、栀子、天花粉、桃仁、白芨、三七、红花、当归、王不留、马鞭草、土元、白英、芙蓉叶、重楼、穿山甲、血竭、乳香、没药等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是纯中药外用药物,具有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高温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黑亮色膏药,通过贴敷发挥散结消肿、化瘀、消炎、止疼等作用,解决了现有用于散结消肿的药物大多是西药,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应用。
技术介绍
乳腺病作为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般存在痈疽疮疡以及肿毒病症,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通常,对于乳腺病的治疗需要进行散结消肿,以对体表痈、疔、疮、丹毒、流注、瘿、瘤以及肠痈等病证进行治疗。而且,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痈疽、疮疖、腮腺炎、无名肿毒等,一般都需要散结消肿的药物来为病人进行治疗以减少痛苦。目前,用于散结消肿的药物主要以西药为主。但是,以上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用于散结消肿的药物大多是西药,存在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用于散结消肿的药物大多是西药,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6-12份、野菊花6-12份、海蛤壳6-12份、海藻6-12份、海浮石6-12份、皂角刺6-12份、夏枯草6-12份、通草6-12份、连翘6-12份、紫花地丁6-12份、蒲公英6-12份、败酱草6-12份、鱼腥草6-12份、白蔹6-12份、土茯苓6-12份、三棵针6-12份、葎草6-12份、黄芪6-12份、蟾蜍4-7份、赤芍6-12份、丝瓜络6-12份、栀子6-12份、天花粉6-12份、桃仁6-12份、白芨6-12份、三七6-12份、红花6-12份、当归6-12份、王不留6-12份、马鞭草6-12份、土元6-12份、白英6-12份、芙蓉叶6-12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6-12份、穿山甲4-10份、血竭4-10份、乳香6-12份、没药6-12份、水蛭4-10份、蝗虫4-10份、全蝎4-10份、蜈蚣4-10份、僵蚕4-10份、青黛4-10份、龙葵6-12份;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按照重量比是0.9-1.1:0.9-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8-10份、野菊花8-10份、海蛤壳8-10份、海藻8-10份、海浮石8-10份、皂角刺8-10份、夏枯草8-10份、通草8-10份、连翘8-10份、紫花地丁8-10份、蒲公英8-10份、败酱草8-10份、鱼腥草8-10份、白蔹8-10份、土茯苓8-10份、三棵针8-10份、葎草8-10份、黄芪8-10份、蟾蜍5-6份、赤芍8-10份、丝瓜络8-10份、栀子8-10份、天花粉8-10份、桃仁8-10份、白芨8-10份、三七8-10份、红花8-10份、当归8-10份、王不留8-10份、马鞭草8-10份、土元8-10份、白英8-10份、芙蓉叶8-10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8-10份、穿山甲6-8份、血竭6-8份、乳香8-10份、没药8-10份、水蛭6-8份、蝗虫6-8份、全蝎6-8份、蜈蚣6-8份、僵蚕6-8份、青黛6-8份、龙葵8-10份。优选的,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9份、野菊花9份、海蛤壳9份、海藻9份、海浮石9份、皂角刺9份、夏枯草9份、通草9份、连翘9份、紫花地丁9份、蒲公英9份、败酱草9份、鱼腥草9份、白蔹9份、土茯苓9份、三棵针9份、葎草9份、黄芪9份、蟾蜍5.5份、赤芍9份、丝瓜络9份、栀子9份、天花粉9份、桃仁9份、白芨9份、三七9份、红花9份、当归9份、王不留9份、马鞭草9份、土元9份、白英9份、芙蓉叶9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9份、穿山甲7份、血竭7份、乳香9份、没药9份、水蛭7份、蝗虫7份、全蝎7份、蜈蚣7份、僵蚕7份、青黛7份、龙葵9份;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按照重量比是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白花蛇草、野菊花、海蛤壳、海藻、海浮石、皂角刺、夏枯草、通草、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白蔹、土茯苓、三棵针、葎草、黄芪、蟾蜍、赤芍、丝瓜络、栀子、天花粉、桃仁、白芨、三七、红花、当归、王不留、马鞭草、土元、白英、芙蓉叶、重楼、穿山甲、血竭、乳香、没药、水蛭、蝗虫、全蝎、蜈蚣、僵蚕、青黛、龙葵均为中药名。进一步的,所述白花蛇草为中药名,性味归经,肝淡凉,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散瘀消痈、利尿通淋。野菊花: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入肺肝经,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肿,用于痈疖肿疡。海蛤壳:性味归经,咸寒入肺肾经,功效应用:软坚散结、用于瘿瘤、瘰疬(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海藻:性味归经,苦咸寒入肝肾经,功效应用:消痰散结,用于瘰疬结核、瘿瘤疖肿、并软坚散结。海浮石:性味归经,咸寒入肺经,功效应用:软坚散结、瘰疬结核。皂角刺: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胃经,功效应用:消肿排脓,用于痈疽疮肿、乳疼痰核。夏枯草: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肝胆经,功效应用:消炎散结,应用于瘰疬、瘿瘤、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腮腺炎肿痛初期。昆布: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胃肾经,功效应用:消痰散结,用于瘿瘤、瘰疬。通草: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经,功效应用:清热利水、通气下乳。连翘:性味归经,苦微寒入心小肠经,功效应用:清炎散结,用于瘰疬结核,淋巴结节。紫花地丁:性味归经,苦辛寒入心肝经,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蒲公英: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胃经,功效应用:清热解毒,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用于乳痈、肠痈、疔毒、痈肿、红肿坚硬,还可用于痈疔,肿毒,治疗乳痈的要药。败酱草: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功效应用:清热解毒,行瘀散结,用于消肿排脓。鱼腥草:性味归经,辛微寒入肺,肾、膀胱经,功效应用:可解热毒,消痈肿、用于肺痈,也可散结消痈肿,用于恶疮肿毒。白蔹: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入心胃经,功效应用: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用于痈肿疮毒,痈肿可消。土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入肝胃经。三棵针:性味归经,苦寒,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毒。葎草: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肺大肠经,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瘰疬。黄芪: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肺经,功效应用:托疮生肌,用于痈肿疮疡。蟾酥:性味归经,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功效应用:一切痈疽、疮疡肿硬疼痛,本药有强劲的拔毒作用。赤芍: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经,功效应用:凉血活血,用于热血痈疽、红肿疼痛。丝瓜络: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肝经,功效应用:凉血解毒、行血通络、用于胸肋作疼及乳痈。栀子: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天花粉: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入肝胃经,功效应用: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散结。桃仁:性味归经,苦平入心肝大肠经,功效应用:破瘀行血,用于血瘀肿块、肺痈、跌打损伤。白芨: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入肝肺胃经,功效应用:消肿生肌,用于痈肿疮疡。三七:性味归经,甘温微寒入肝胃经,功效应用:消肿散瘀,用于痈肿疮疡。红花:性味归经,辛温入心肝经,功效应用:活血化瘀,用于经行腹痛、瘀血肿块。当归:性味归经,甘辛苦温入肝心脾经,功效应用: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王不留行:性味归经,甘苦平入肝胃经,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6-12份、野菊花6-12份、海蛤壳6-12份、海藻6-12份、海浮石6-12份、皂角刺6-12份、夏枯草6-12份、通草6-12份、连翘6-12份、紫花地丁6-12份、蒲公英6-12份、败酱草6-12份、鱼腥草6-12份、白蔹6-12份、土茯苓6-12份、三棵针6-12份、葎草6-12份、黄芪6-12份、蟾蜍4-7份、赤芍6-12份、丝瓜络6-12份、栀子6-12份、天花粉6-12份、桃仁6-12份、白芨6-12份、三七6-12份、红花6-12份、当归6-12份、王不留6-12份、马鞭草6-12份、土元6-12份、白英6-12份、芙蓉叶6-12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6-12份、穿山甲4-10份、血竭4-10份、乳香6-12份、没药6-12份、水蛭4-10份、蝗虫4-10份、全蝎4-10份、蜈蚣4-10份、僵蚕4-10份、青黛4-10份、龙葵6-12份;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重量比是0.9-1.1:0.9-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6-12份、野菊花6-12份、海蛤壳6-12份、海藻6-12份、海浮石6-12份、皂角刺6-12份、夏枯草6-12份、通草6-12份、连翘6-12份、紫花地丁6-12份、蒲公英6-12份、败酱草6-12份、鱼腥草6-12份、白蔹6-12份、土茯苓6-12份、三棵针6-12份、葎草6-12份、黄芪6-12份、蟾蜍4-7份、赤芍6-12份、丝瓜络6-12份、栀子6-12份、天花粉6-12份、桃仁6-12份、白芨6-12份、三七6-12份、红花6-12份、当归6-12份、王不留6-12份、马鞭草6-12份、土元6-12份、白英6-12份、芙蓉叶6-12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6-12份、穿山甲4-10份、血竭4-10份、乳香6-12份、没药6-12份、水蛭4-10份、蝗虫4-10份、全蝎4-10份、蜈蚣4-10份、僵蚕4-10份、青黛4-10份、龙葵6-12份;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重量比是0.9-1.1:0.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白花蛇草8-10份、野菊花8-10份、海蛤壳8-10份、海藻8-10份、海浮石8-10份、皂角刺8-10份、夏枯草8-10份、通草8-10份、连翘8-10份、紫花地丁8-10份、蒲公英8-10份、败酱草8-10份、鱼腥草8-10份、白蔹8-10份、土茯苓8-10份、三棵针8-10份、葎草8-10份、黄芪8-10份、蟾蜍5-6份、赤芍8-10份、丝瓜络8-10份、栀子8-10份、天花粉8-10份、桃仁8-10份、白芨8-10份、三七8-10份、红花8-10份、当归8-10份、王不留8-10份、马鞭草8-10份、土元8-10份、白英8-10份、芙蓉叶8-10份;所述第二物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重楼8-10份、穿山甲6-8份、血竭6-8份、乳香8-10份、没药8-10份、水蛭6-8份、蝗虫6-8份、全蝎6-8份、蜈蚣6-8份、僵蚕6-8份、青黛6-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传银
申请(专利权)人:冯传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