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及其单体及单侧三维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单体为弧形段,单体上沿弧长方向间隔开设长度沿弧长方向的位置调节槽和放置固定部件的部件固定槽,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均贯穿单体的上下表面。单体上开设位置调节槽,该位置调节槽的限定可变于其与其他部件连接后的位置调整,同时该单体上还开设部件固定槽,可用于放置固定部件,比如骨针固定器;在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时,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需要相互组合使用构成医用矫形外固定器,且由于设置有位置调节槽,便于组合后的位置的调整,一方面,调整位置可以改变单体与单体之间的夹角,另一反面,调整位置可以改变组合后的固定器的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及其单体及单侧三维外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及其单体及单侧三维外固定器。
技术介绍
骨折外固定器是用于固定骨折处的医疗器械。传统的骨折外固定器,往往呈全环或者半环或者C形环,且传统的骨折外固定器是一个整体结构,其一体式成型;该种骨折外固定器存在如下弊端:1.上述传统骨折外固定器在制作时,由于要针对体型存在差距的不同患者,且对于同一患者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尺寸也有差距,如此一来,则需要制作多种规格尺寸的上述外固定器,才能满足医疗要求,因此医疗机构需要配备各种规格的固定器才能满足需要,由此会造成医疗机构成本的提升。2.对于上述的作为整体结构的外固定器,例如,呈半环状的外固定器,其成型制作后,形状和规格已经确定了,且其仅能针对符合该外固定器形状和规格的患者使用,通用性差,在使用上相当不具有弹性。3.上述固定器在骨折处固定后,直至完全拆除,其始终保持一种固定状态,众所周知,此过程中,骨折处的肢体是出于慢性恢复的状态,此时肢体有可能会发生尺寸的变化,如此一来,采用始终呈固定状态的上述固定器则会影响肢体的恢复。4.上述固定器仅仅起到固定的作用,不利于骨折处的矫正。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提高使用弹性、降低生产成本、可根据患者恢复程度灵活调整及同时起到固定和矫正作用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及其单体及单侧三维外固定器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由该单体组合成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和由该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组合成的单体三维外固定器,其中,该单体独特设置的结构,可使其规模化生产,并其组合后可形成多种规格尺寸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由此,无需生产各种规格尺寸的呈整体结构的外固定器,可降低成本;进而该单体组合成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可调整固定尺寸,可提高使用弹性,并同时可起到固定和矫正作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所述单体为弧形段,所述单体上沿弧长方向间隔开设长度沿弧长方向的位置调节槽和放置固定部件的部件固定槽,所述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均贯穿所述单体的上下表面。作为优选,所述单体为扁平结构,使用时其与骨折骨骼垂直的纵截面的上下边为同曲率弧形段,构成弧形扁平条状物。作为优选,所述单体上开设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分别位于所述单体的两端,所述单体上开设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位于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之间。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和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均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曲率等同于呈弧形的所述单体的曲率。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槽和所述部件固定槽为贯穿所述单体的上下表面的同一个槽,同一个的所述槽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曲率等同于呈弧形的所述单体的曲率。作为优选,所述单体为弧形板。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的宽度为4mm-30mm,所述弧形板的曲率半径为50mm-400mm,所述弧形板的圆心角为30-15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所提供的单体上开设位置调节槽,该位置调节槽的限定可变于其与其他部件连接后的位置调整,同时该单体上还开设部件固定槽,可用于放置固定部件,比如骨针固定器;在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时,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需要相互组合使用构成医用矫形外固定器,且由于设置有位置调节槽,便于组合后的位置的调整,一方面,调整位置可以改变单体与单体之间的夹角,另一反面,调整位置可以改变组合后的固定器的半径。如此一来,只需批量生产该一种单体,将其进行组合调整,即可满足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无需像现有技术中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外固定器,可降低成本;其次,通过位置调节槽的设置,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组合固定于骨折处后,仍可以再次进行尺寸的调整,以满足各种医疗需求,比如恢复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大固定器半径以满足骨折处的生理生长需求,可同时起到固定和矫正作用;再者,只需生产该一种单体,即可满足当前几乎所有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部位骨折处的尺寸需求,这在医疗器械领域属于开拓性的创造专利技术;还有,该单体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组装调整使用,可以与患者的骨折处存在较小的误差,而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器,其制作时的规格尺寸并不会非常匹配患者所需的尺寸,如果不合适,那么必然会造成浪费。进一步的,单体为扁平结构,便于放置,且其与骨折骨骼垂直的纵截面的上下边为同曲率弧形段,便于制作。进一步的,开设两个位置调节槽,可以实现该单体的多种组合。进一步的,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均为环形槽,便于制作;同时环形槽的曲率等同于呈弧形的所述单体的曲率,也方便制作,且比较美观。进一步的,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可为同一个槽,可降低制作成本。进一步的,弧形板的宽度为4mm-30mm,所述弧形板的曲率半径为50mm-400mm,所述弧形板的圆心角为30-150°,该设置,使得该单体可应用于小到婴幼儿,大到肥胖患者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单体,所述单体为上述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螺栓,相互连接的相邻两个单体的位置调节槽沿弧形段弧长方向对应叠加,对应叠加的两个位置调节槽形成共有的重叠槽,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构成所述重叠槽的两个位置调节槽,并其自由端与相对应螺母螺纹连接,将两个位置调节槽在重叠槽部分连接为一体。作为优选,包括三个单体和至少两两连接的两个螺栓及对应螺母,所述三个单体依次连接形成呈莲花状的所述医用矫形外固定器。作为优选,还包括骨针固定部件,所述骨针固定部件置于所述部件固定槽。本专利技术的医用矫形固定器,采用上述的单体,可达到提升使用弹性、能够及时调整固定器的尺寸以适应患者且同时可起到固定和矫正作用,并具有如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单侧三维外固定器,包括呈平行设置的若干医用矫形外固定器,所述医用矫形外固定器为上述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还包括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相互平行设置的若干医用矫形外固定器上相对应的部件固定槽能够将若干所述医用矫形外固定器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侧三维外固定器,采用上述的医用矫形固定器,具有同上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附图标记如下:1单体,11位置调节槽,12部件固定槽,2医用矫形外固定器,3连接螺栓,4重叠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弧形段,所述单体上沿弧长方向间隔开设长度沿弧长方向的位置调节槽和放置固定部件的部件固定槽,所述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均贯穿所述单体的上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弧形段,所述单体上沿弧长方向间隔开设长度沿弧长方向的位置调节槽和放置固定部件的部件固定槽,所述位置调节槽和部件固定槽均贯穿所述单体的上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扁平结构,使用时其与骨折骨骼垂直的纵截面的上下边为同曲率弧形段,构成弧形扁平条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上开设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分别位于所述单体的两端,所述单体上开设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位于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位置调节槽和一个所述部件固定槽均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曲率等同于呈弧形的所述单体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槽和所述部件固定槽为贯穿所述单体的上下表面的同一个槽,同一个的所述槽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曲率等同于呈弧形的所述单体的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矫形外固定器的单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清唐佩福刘利民章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