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08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8
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包括一个胸带式导联、两个手环式上肢导联、以及一个夹持式下肢导联,所述胸带式导联包括胸带本体和安装在胸带本体上的12个金属干电极,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分别对应V3R‑V5R、V1‑V6、V7‑V9十二个胸导联的位置;胸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金属干电极的通孔,金属干电极安装在胸带本体的内表面,金属干电极的螺杆端穿过胸带本体上的通孔、并用螺母固定;手环式上肢导联包括一个半圆环形铜管和一个半圆环形硅胶管,半圆环形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肢导联导线,上肢导联导线穿过半圆环形硅胶管从通孔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18导联一体化,使用方便,不受体位限制,适用性广,消毒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心电图机一般为12导,其导联系统由6个胸前导联和4个肢体导联组成。传统心电图机有很多弊端:(1)导联线过多,使用时易缠绕,理不清,给操作带来很多不便。线路缠绕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紧急情况下还会延误抢救时间。(2)胸前导联6个皮塞电极需逐个安放,耗时长,易混淆,且皮塞吸附皮肤不牢固,易脱落。(3)临床上有时候需要做18导心电图,尤其是急性心梗病人应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以明确是否同时合并右室心梗和后壁心梗。18导是传统12导+3个右胸导联+3个后壁导联,传统心电图机做18导心电图必须先做完常规12导,然后再将V4,V5,V6电极移动到右胸导联的位置完成右胸导联心电图(V3R,V4R,V5R),然后再让患者右侧卧位将V4,V5,V6电极移动到后壁导联的位置完成后壁导联心电图(V7,V8,V9)。该过程操作繁琐,耗时长,对急性心梗的抢救极其不利。做后壁导联还必须让患者翻身配合,该过程中更容易导致皮塞脱落以及增加心电图干扰,部分病情危重的患者还无法翻身配合。截止目前也出现过一些改良设计的导联系统,如CN110464336A设计了一种自粘性的胸带导联,CN209932731U设计了一种胸导联的固定装置等,但这些设计都未能实现18导联一体化,且使用方法不够便利,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均未得到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的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包括一个胸带式导联、两个手环式上肢导联、以及一个夹持式下肢导联,所述胸带式导联包括具有弹性的胸带本体和安装在胸带本体上的12个金属干电极,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分别对应V3R-V5R、V1-V6、V7-V9十二个胸导联的位置;胸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金属干电极的通孔,金属干电极安装在胸带本体的内表面,金属干电极的螺杆端穿过胸带本体上的通孔、并用螺母固定;胸带本体包括基底层,基底层的外部包覆有弹力纤维层,基底层与弹力纤维层之间设有支撑条,12个支撑条的位置与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一个金属干电极均连接有一根导线,导线布设于基底层和支撑条之间,12根导线自胸带本体的左端引出,导线露出胸带本体的部分并列排列形成排线,其中V1-V6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一导线集束接口,V3R-V5R和V7-V9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二导线集束接口;第一导线集束接口或第二导线集束接口与心电图机电连接;胸带本体的左右两端通过粘合扣连接在一起,粘合扣包括勾面和配合粘合的毛面,勾面和毛面分别设置于胸带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手环式上肢导联包括一个半圆环形铜管和一个半圆环形硅胶管,半圆环形铜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半圆环形硅胶管的两端内部;半圆环形硅胶管的中部设有通孔,半圆环形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肢导联导线,上肢导联导线穿过半圆环形硅胶管从通孔引出并与心电图机电连接;所述夹持式下肢导联包括电极夹,电极夹通过下肢导联导线与心电图机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基底层采用软质医用硅胶制成。进一步,所述12根导线位于胸带本体内的部分采用波浪形排列的柔性电路制成。进一步,所述胸带本体为具有弹性的带状结构,能自适应不同患者的胸围变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8导一体,使用方便,不受体位限制,适用性广,消毒便捷的心电图导联系统。具体如下:(1)18导一体:本专利技术的胸带式导联含12个电极,可以同时记录V1-V9+V3R-V5R等12个胸前导联的心电信号,加上肢体导联的6个通道,共计18个通道。由于目前心电图机只能提供12个通道的信息,因此本专利技术将胸前导联12个通道分成两组,其中,V1-V6为一组;V3R-V5R和V7-V9为另一组,提供两个接口,使用本胸带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只需更换一次接口就可以得到全部18个导联的心电图,而不需要重新安置胸带的位置。(2)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将胸前12个导联整合在一条弹性胸带上,大大减少了导联数量,使用时只需将胸带束缚固定在患者胸部,不需要逐个吸附电极皮塞,更不需要为了记录18导联心电图多次更换电极位置,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对上肢导联系统进行了改进,改为手环式结构,只需患者双手握持金属铜环部分即可,较原夹持式结构使用也更为便捷了。对于握持有困难的患者,也可以将手环套至患者的腕部,适用性广。(3)不受体位限制:传统心电图要求患者平卧及侧卧(后胸导联),不能移动,否则皮塞容易脱落,而本专利技术采用束缚式的胸带式结构+手握式的上肢导联系统,理论上患者可以在任何体外完成心电图检查,而且由于上述结构都有良好的固定性能,因此患者还可以在做心电图过程中任意活动,因此本导联系统也适用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项目。(4)适用性广:本专利技术的胸带系统基底层为弹性硅胶,表面覆盖物为弹力纤维层,保证了整个胸带系统有充分的弹性可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胸围的变化。同时连接金属干电极的导线为波浪形的柔性电路,这些设计都保证了整个系统有很好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适应患者胸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支撑条采用有一定硬度的硅胶板制成,当胸带紧束于患者胸部时,可以给金属干电极提供额外的内缩力,使得金属干电极可以很好地和患者皮肤接触,避免在一些体型干瘦的患者身上出现电极接触不良的情况。(5)消毒便捷:本专利技术在硅胶材料表面包裹弹性皮革布材料,以避免硅胶材料易吸附污渍、不容易清洗消毒的缺陷。皮革布表面光滑,和皮肤之间的表面摩擦小,不容易吸附污渍,同时也便于消毒。使用前只需用酒精棉球在胸带内表面擦拭一次,即可达到消毒目的。另外也可以在闲置时段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胸带式导联的前视图。图3是胸带式导联的后视图。图4是胸带式导联的剖视图图5是手环式上肢导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胸带式导联;2、手环式上肢导联;3、夹持式下肢导联;4、心电图机;11、勾面;12、毛面;13、排线;14、第一导线集束接口;15、第二导线集束接口;16、弹力纤维层;17、金属干电极;18、支撑条;19、基底层;110、导线;21、半圆环形铜管;22、半圆环形硅胶管;23、上肢导联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包括一个胸带式导联、两个手环式上肢导联、以及一个夹持式下肢导联,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带式导联包括具有弹性的胸带本体和安装在胸带本体上的12个金属干电极,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分别对应V3R-V5R、V1-V6、V7-V9十二个胸导联的位置;胸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金属干电极的通孔,金属干电极安装在胸带本体的内表面,金属干电极的螺杆端穿过胸带本体上的通孔、并用螺母固定;/n胸带本体包括基底层,基底层的外部包覆有弹力纤维层,基底层与弹力纤维层之间设有支撑条,12个支撑条的位置与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一一对应;/n每一个金属干电极均连接有一根导线,导线布设于基底层和支撑条之间,12根导线自胸带本体的左端引出,导线露出胸带本体的部分并列排列形成排线,其中V1-V6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一导线集束接口,V3R-V5R和V7-V9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二导线集束接口;第一导线集束接口或第二导线集束接口与心电图机电连接;/n胸带本体的左右两端通过粘合扣连接在一起,粘合扣包括勾面和配合粘合的毛面,勾面和毛面分别设置于胸带本体的左右两端;/n所述手环式上肢导联包括一个半圆环形铜管和一个半圆环形硅胶管,半圆环形铜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半圆环形硅胶管的两端内部;半圆环形硅胶管的中部设有通孔,半圆环形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肢导联导线,上肢导联导线穿过半圆环形硅胶管从通孔引出并与心电图机电连接;/n所述夹持式下肢导联包括电极夹,电极夹通过下肢导联导线与心电图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胸带式18导心电图导联系统,包括一个胸带式导联、两个手环式上肢导联、以及一个夹持式下肢导联,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带式导联包括具有弹性的胸带本体和安装在胸带本体上的12个金属干电极,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分别对应V3R-V5R、V1-V6、V7-V9十二个胸导联的位置;胸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金属干电极的通孔,金属干电极安装在胸带本体的内表面,金属干电极的螺杆端穿过胸带本体上的通孔、并用螺母固定;
胸带本体包括基底层,基底层的外部包覆有弹力纤维层,基底层与弹力纤维层之间设有支撑条,12个支撑条的位置与12个金属干电极的位置一一对应;
每一个金属干电极均连接有一根导线,导线布设于基底层和支撑条之间,12根导线自胸带本体的左端引出,导线露出胸带本体的部分并列排列形成排线,其中V1-V6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一导线集束接口,V3R-V5R和V7-V9对应的金属干电极的导线连接到第二导线集束接口;第一导线集束接口或第二导线集束接口与心电图机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淑东贾施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