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面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03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揉面团装置,包括有圆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沿圆周设有多个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用于放置面团的圆盘,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能对圆盘上的面团周缘处进行揉压的第一揉压机构,在所述第一揉压机构一侧设有能将面团进行翻动的翻动机构,在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设有反向L形固定板,在所述反向L形固定板上设有能对圆盘上的面团中心进行揉压的第二揉压机构,在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能同时带动第一揉压机构和第二揉压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面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揉面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揉面团装置。
技术介绍
面食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通过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在揉搓面团,这样制作出来的面食味道好,但是人工手动揉搓面团太耽误时间,而且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身上的汗水容易滴落到面团上,不太卫生,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故此,现有的揉面团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揉面效果好的揉面团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揉面团装置,包括有圆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沿圆周设有多个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用于放置面团的圆盘,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能对圆盘上的面团周缘处进行揉压的第一揉压机构,在所述第一揉压机构一侧设有能将面团进行翻动的翻动机构,在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设有反向L形固定板,在所述反向L形固定板上设有能对圆盘上的面团中心进行揉压的第二揉压机构,在所述圆形底座上表面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能同时带动第一揉压机构和第二揉压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揉面团装置,包括有圆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沿圆周设有多个支撑板(2),在所述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用于放置面团的圆盘(3),在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能对圆盘(3)上的面团周缘处进行揉压的第一揉压机构(100),在所述第一揉压机构(100)一侧设有能将面团进行翻动的翻动机构(200),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设有反向L形固定板(4),在所述反向L形固定板(4)上设有能对圆盘(3)上的面团中心进行揉压的第二揉压机构(300),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设有固定板(5),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能同时带动第一揉压机构(100)和第二揉压机构(300)运作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面团装置,包括有圆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沿圆周设有多个支撑板(2),在所述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用于放置面团的圆盘(3),在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能对圆盘(3)上的面团周缘处进行揉压的第一揉压机构(100),在所述第一揉压机构(100)一侧设有能将面团进行翻动的翻动机构(200),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设有反向L形固定板(4),在所述反向L形固定板(4)上设有能对圆盘(3)上的面团中心进行揉压的第二揉压机构(300),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设有固定板(5),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能同时带动第一揉压机构(100)和第二揉压机构(300)运作的驱动机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揉面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揉压机构(100)包括贯通设置在支撑板(2)一侧的凹槽(21),在所述凹槽(21)内铰接有第一连杆(22),在所述第一连杆(22)一端设置有能对面团周缘处进行揉压的压块(23),在所述第一连杆(22)另一端设有圆柱(33),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表面圆心处通过轴承插接有第一转轴(24),在所述第一转轴(24)上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在所述第一锥齿轮(25)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柱(26),在所述第一连接柱(26)一端设有第一转盘(27),在所述第一转盘(27)上表面设有偏心轴(28),在所述偏心轴(28)一端设有第二转盘(29),在所述第二转盘(29)沿圆周铰接有对应支撑板(2)数量的多个第二连杆(30),在所述第二连杆(30)一端铰接有活动块(31),所述活动块(31)活动设置在凹槽(21)内,在所述活动块(31)一端贯通设有活动槽(32),所述圆柱(33)活动设置在活动槽(3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水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通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