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02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包括池体和收集网,所述池体上表面外侧开设有绿植养殖槽,所述池体的中部开设有鱼类养殖槽,所述绿植养殖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养殖孔,所述绿植养殖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养殖盆,多个所述养殖盆的内部均设置有绿植,多个绿植的下端均延伸至鱼类养殖槽的内部,所述鱼类养殖槽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板。该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能够对水产养殖鱼与绿植进行共生养殖,同时也便于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送到四周绿植的下方,便于供养绿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其中专利号为CN110800680A公开了一种便于绿植水产鱼共生的绿色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该便于绿植水产鱼共生的绿色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方便对水产养殖鱼与绿植进行共生养殖,同时也便于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送到绿植养殖的绿植培养箱处,便于供养绿植,以及方便对水产养殖鱼进行均匀的抛洒饲料,方便对水产养殖鱼进行统一收集,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案仍存在缺陷:该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毛刷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送到绿植养殖的绿植培养箱处,便于供养绿植,但两个毛刷仅能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向两侧推动,而无法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到另外两边的绿植养殖的绿植培养箱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具备能够对水产养殖鱼与绿植进行共生养殖,同时也便于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送到四周绿植的下方,便于供养绿植的优点,解决了两个毛刷仅能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向两侧推动,而无法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到另外两边的绿植养殖的绿植培养箱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池体和收集网,所述池体上表面外侧开设有绿植养殖槽,所述池体的中部开设有鱼类养殖槽,所述绿植养殖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养殖孔,所述绿植养殖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养殖盆,多个所述养殖盆的内部均设置有绿植,多个绿植的下端均延伸至鱼类养殖槽的内部,所述鱼类养殖槽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板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网,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板之间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鱼类养殖槽的两侧且位于对应的限位板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转动套接有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均与对应的滑槽旋转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多个所述螺纹环的外侧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板7相抵,所述鱼类养殖槽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延伸至对应的固定板的外侧,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板,两个所述第二滑板的外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推板,两个所述推板的下表面均与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池体的内部且位于鱼类养殖槽的下方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旋转机构。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空腔的内部且输出端延伸至鱼类养殖槽的内部与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密封轴承与空腔的侧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网采用尼龙材质。优选的,所述绿植养殖槽为“回”形设置。优选的,两侧所述滚轮均采用耐磨钢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为NMRV110。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固定架与对应的固定板和池体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滑板带动对应的推板移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使得两个推板能将水产养殖鱼的排泄物推送四周绿植的下方。2、该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通过多个第一滑板滑动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板上表面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滑板之间活动套接有连接杆,从而可实现对收集网的快速收拢,从而方便对成熟的鱼类进行快速的收集捕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池体、2绿植养殖槽、3鱼类养殖槽、4养殖盆、5绿植、6限位板、7第一滑板、8连接杆、9滚轮、10螺纹环、11收集网、12养殖孔、13转盘、14固定板、15双向丝杆、16第一电机、17第二滑板、18推板、19转杆、20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池体1和收集网11,池体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绿植养殖槽2,池体1的中部开设有鱼类养殖槽3,绿植养殖槽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养殖孔12,绿植养殖槽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养殖盆4,多个养殖盆4的内部均设置有绿植5,多个绿植5的下端均延伸至鱼类养殖槽3的内部,鱼类养殖槽3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多个限位板6的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板7,两个第一滑板7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网11,同侧的两个第一滑板7之间活动套接有连接杆8,鱼类养殖槽3的两侧且位于对应的限位板6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连接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两个连接杆8的两端均转动套接有滚轮9,多个滚轮9均与对应的滑槽旋转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8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0,多个螺纹环10的外侧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滑板7相抵,鱼类养殖槽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13,转盘1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转杆19,转杆19的下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圆形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转盘13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4,两个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双向丝杆15,双向丝杆15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对应的固定板14转动连接,双向丝杆15的左端延伸至对应的固定板14的外侧,左侧固定板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双向丝杆1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板17,两个第二滑板17的外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推板18,两个推板18的下表面均与转盘13的上表面相抵,池体1的内部且位于鱼类养殖槽3的下方开设有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池体(1)和收集网(1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绿植养殖槽(2),所述池体(1)的中部开设有鱼类养殖槽(3),所述绿植养殖槽(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养殖孔(12),所述绿植养殖槽(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养殖盆(4),多个所述养殖盆(4)的内部均设置有绿植(5),多个绿植(5)的下端均延伸至鱼类养殖槽(3)的内部,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多个所述限位板(6)的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板(7),两个所述第一滑板(7)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网(11),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板(7)之间活动套接有连接杆(8),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两侧且位于对应的限位板(6)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转动套接有滚轮(9),多个所述滚轮(9)均与对应的滑槽旋转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0),多个所述螺纹环(10)的外侧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板7相抵,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的下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13)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双向丝杆(15),所述双向丝杆(15)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4)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5)的左端延伸至对应的固定板(14)的外侧,左侧所述固定板(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丝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板(17),两个所述第二滑板(17)的外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推板(18),两个所述推板(18)的下表面均与所述转盘(13)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池体(1)的内部且位于鱼类养殖槽(3)的下方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带动所述转盘(13)转动的旋转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绿植与鱼类共生的环保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池体(1)和收集网(1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绿植养殖槽(2),所述池体(1)的中部开设有鱼类养殖槽(3),所述绿植养殖槽(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养殖孔(12),所述绿植养殖槽(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养殖盆(4),多个所述养殖盆(4)的内部均设置有绿植(5),多个绿植(5)的下端均延伸至鱼类养殖槽(3)的内部,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多个所述限位板(6)的上表面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板(7),两个所述第一滑板(7)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网(11),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板(7)之间活动套接有连接杆(8),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两侧且位于对应的限位板(6)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转动套接有滚轮(9),多个所述滚轮(9)均与对应的滑槽旋转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0),多个所述螺纹环(10)的外侧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板7相抵,所述鱼类养殖槽(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的下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13)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双向丝杆(15),所述双向丝杆(15)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4)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5)的左端延伸至对应的固定板(14)的外侧,左侧所述固定板(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