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0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包括载苗盘和左插秧臂,所述载苗盘底部是装置本体,且装置本体上安装有安装板,同时安装板下侧与安装箱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箱内部通过机座固定有电机装置,安装箱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轴杆,且轴杆上安装有下链轮,并且安装箱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安装箱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左插秧臂底部与铰接块固定连接,且铰接块下侧安装有传动臂,同时传动臂底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左插秧臂右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该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右插秧臂与左插秧臂的上端均安装有插秧手,可同时对可同时对两组秧苗进行载种工作,提高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工插秧强度,节省插秧耗费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秧设备科技
,具体为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
技术介绍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匀,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五月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的传统农业正逐步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的农业首先是人工到机械的转变;目前,插秧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整个过程的人工成本投入大,工作效率低,同时耗费的精力大,对人的身体损害大;为降低广大农民朋友的劳动量,市场上出现一些背负式插秧机,其后背背负蓄电池,手持插秧杆,利用端部的插秧机,进行插秧工作,插秧机构,通过曲柄转动,对放置秧苗板上秧苗进行插秧工作,插秧机在工作的时候,一次只能对插一组秧苗,工作效率很低,存在改进的空间。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所述右插秧臂与左插秧臂具有右插秧臂与左插秧臂的上端均安装有插秧手,可同时对可同时对两组秧苗进行载种工作,提高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工插秧强度,节省插秧耗费的时间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包括载苗盘和左插秧臂,所述载苗盘底部是装置本体,且装置本体上安装有安装板,同时安装板下侧与安装箱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箱内部通过机座固定有电机装置,安装箱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轴杆,且轴杆上安装有下链轮,并且安装箱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安装箱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左插秧臂底部与铰接块固定连接,且铰接块下侧安装有传动臂,同时传动臂底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左插秧臂右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传动板安装在一起,同时传动板右下侧与上链轮的杆体固定连接,并且杆体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上。优选的,所述左插秧臂与右插秧臂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插秧臂与右插秧臂同步移动,并且左插秧臂与右插秧臂的尺寸一致。优选的,所述左插秧臂与右插秧臂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插秧手,且插秧手与插秧臂之间的角度为为129°,同时插秧手的下端设置有弧形部。优选的,所述左插秧臂与右插秧臂的下端与传动臂铰接,且传动臂的下端通过安装块与固定块铰接,同时插秧臂与传动臂组成“人”字形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左插秧臂与传动板平行设置,且传动板的左上侧通过横杆与左插秧臂活动连接,同时传动板与上链轮的杆体组合在一起形成“Z”字形。优选的,所述轴杆上安装有两组下链轮,且轴杆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链轮与下链轮的直径一致,且上链轮与下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安装箱的外壁上开设有与链条尺寸相适配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右插秧臂与左插秧臂在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其上的插秧手接触到载苗盘上的秧苗,由于插秧手的端部设置有弧形部,避免对秧苗造成损伤;2.右插秧臂与左插秧臂的上端均安装有插秧手,可同时对可同时对两组秧苗进行载种工作,提高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工插秧强度,节省插秧耗费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左插秧臂插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插秧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背带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载苗盘;2、插秧手;3、左插秧臂;4、安装板;5、铰接块;6、传动臂;7、安装块;8、固定块;9、安装箱;10、电机装置;11、下链轮;12、链条;13、轴杆;14、安装腔;15、固定座;16、装置本体;17、右插秧臂;18、上链轮;19、传动板;20、横杆;21、弧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包括载苗盘1和左插秧臂3,载苗盘1底部是装置本体16,且装置本体16上安装有安装板4,同时安装板4下侧与安装箱9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箱9内部通过机座固定有电机装置10,安装箱9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轴杆13,且轴杆13上安装有下链轮11,并且安装箱9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8,安装箱9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4;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同步移动,并且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尺寸一致;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插秧手2,且插秧手2与插秧臂之间的角度为为129°,同时插秧手2的下端设置有弧形部21;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下端与传动臂6铰接,且传动臂6的下端通过安装块7与固定块8铰接,同时插秧臂与传动臂6组成“人”字形的结构;左插秧臂3与传动板19平行设置,且传动板19的左上侧通过横杆20与左插秧臂3活动连接,同时传动板19与上链轮18的杆体组合在一起形成“Z”字形;上链轮18与下链轮11的直径一致,且上链轮18与下链轮11之间通过链条12传动连接,安装箱9的外壁上开设有与链条12尺寸相适配的通孔;左插秧臂3底部与铰接块5固定连接,且铰接块5下侧安装有传动臂6,同时传动臂6底部与安装块7固定连接,左插秧臂3右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20,且横杆20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传动板19安装在一起,同时传动板19右下侧与上链轮18的杆体固定连接,并且杆体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15上;轴杆13上安装有两组下链轮11,且轴杆13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装置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右插秧臂17与左插秧臂3在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其上的插秧手2接触到载苗盘1上的秧苗,由于插秧手2的端部设置有弧形部21,避免对秧苗造成损伤;插秧手2在载苗盘1上拿取秧苗的具体动作与方式为现有技术,文中不再赘述,载苗盘1底部通过固定架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如图1-3所示:右插秧臂17与左插秧臂3的的传动方式一致,在左插秧臂3、传动臂6与传动板19的传动作业下,利用插秧手2对秧苗进行载种工作,右插秧臂17与左插秧臂3的上端均安装有插秧手2,可同时对可同时对两组秧苗进行载种工作,提高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工插秧强度,节省插秧耗费的时间。在使用该背负式小型插秧机时,将设备通过后端的背带固定在身上,之后通过连接支撑杆将设置支撑,同时可将秧苗盘放置在载苗盘1内部,载苗盘1倾斜设置使得载苗盘1下方始终存在秧苗,打开电机装置10的外接开关,电机装置10的输出轴通过轴杆13带动下链轮11转动,下链轮11通过链条12带动上链轮18转动,上链轮18带动传动板19转动,传动板19通过横杆20带动左插秧臂3进行摆动工作,插秧手2在电机装置10的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包括载苗盘(1)和左插秧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苗盘(1)底部是装置本体(16),且装置本体(16)上安装有安装板(4),同时安装板(4)下侧与安装箱(9)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箱(9)内部通过机座固定有电机装置(10),安装箱(9)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轴杆(13),且轴杆(13)上安装有下链轮(11),并且安装箱(9)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8),安装箱(9)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4);/n所述左插秧臂(3)底部与铰接块(5)固定连接,且铰接块(5)下侧安装有传动臂(6),同时传动臂(6)底部与安装块(7)固定连接,左插秧臂(3)右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20),且横杆(20)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传动板(19)安装在一起,同时传动板(19)右下侧与上链轮(18)的杆体固定连接,并且杆体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包括载苗盘(1)和左插秧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苗盘(1)底部是装置本体(16),且装置本体(16)上安装有安装板(4),同时安装板(4)下侧与安装箱(9)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箱(9)内部通过机座固定有电机装置(10),安装箱(9)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轴杆(13),且轴杆(13)上安装有下链轮(11),并且安装箱(9)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8),安装箱(9)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4);
所述左插秧臂(3)底部与铰接块(5)固定连接,且铰接块(5)下侧安装有传动臂(6),同时传动臂(6)底部与安装块(7)固定连接,左插秧臂(3)右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20),且横杆(20)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传动板(19)安装在一起,同时传动板(19)右下侧与上链轮(18)的杆体固定连接,并且杆体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同步移动,并且左插秧臂(3)与右插秧臂(17)的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负式小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插秧臂(3)与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春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