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0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吸种射播排种器,包括吸气转轴(1)、传动链轮(2)、滚动轴承(3)、排种器单体(4)和导种进口管(5);排种器单体(4)包括排种器壳体(41)、旋转盘(42)、携种加速叶片(43)、定向送种轮(44)和旋转分种轮(45);导种进口管(5)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外部,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固接,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部连通;吸气转轴(1)通过滚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套(411)转动连接;传动链轮(2)位于排种器壳体(41)的外部;多个携种加速叶片(43)的外侧沿旋转盘(42)的周向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面,随着旋转盘(42)进行同步高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自吸种射播排种器。
技术介绍
传统播种作业时均安装有不同类型的开沟器,对耕整后的土壤进行开沟。开沟器与排种器配合作业,使种子可直接落入沟内,后续进行覆盖土壤。此类作业方式均对土壤有扰动作用,影响了土壤的含水率和理化结构,同时开沟后覆土影响了种子落种后的位置,进而影响后续播种覆土深度稳定性,及种子出苗生长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以减小对土壤的扰动,提高播种后种子深度稳定性,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采用非接触式的射播作业,进行小粒径作物的高速射播作业,将种粒射入土壤30~50mm深度。同时可实现射播速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作物和播种深度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设置于播种机上,其包括吸气转轴1、传动链轮2、滚动轴承3、排种器单体4和导种进口管5;排种器单体4固接在播种机上,排种器单体4包括排种器壳体41、旋转盘42、携种加速叶片43、定向送种轮44和旋转分种轮45;所述排种器壳体41包括轴承固定套411、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和固定凸台413;其中,轴承固定套411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一侧外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固接;固定凸台413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内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侧固接;r>导种进口管5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外部,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固接,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部连通;吸气转轴1通过滚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套411转动连接;传动链轮2位于排种器壳体41的外部,设置在吸气转轴1上;旋转盘42设置在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内,旋转盘42与吸气转轴1的内端固接;旋转盘42与固定凸台413接触;旋转盘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旋转盘通孔421;多个携种加速叶片43的外侧沿旋转盘42的周向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面,随着旋转盘42进行同步高速转动;携种加速叶片43采用底端后倾,前端前倾的导向组合形式,底端后倾角α为叶片底端端点的弧线切线方向与叶片底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后倾角α为10°~30°;前端前倾角β为叶片顶端端点的切线方向与叶片顶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前端前倾角β为10°~30°;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内表面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和顶端之间设置多个导向滑道431,携种加速叶片43的朝向与旋转方向一致;旋转分种轮45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与旋转盘42同心;旋转分种轮45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方孔451,旋转分钟轮45内部与旋转盘42形成吸种内部空腔452;定向送种轮44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内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固接,与导种进口管5同侧;旋转分种轮45位于定向送种轮44内部,同轴心配合;旋转分种轮45与定向送种轮44之间具有径向间距;定向送种轮44与旋转盘42之间具有间隙;定向送种轮44与携种加速叶片43同轴心配合,定向送种轮44外表面与携种加速叶片43之间具有间距;定向送种轮44周向设有第二方孔441;排种器外部壳体412下部开设有排种通孔414。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后倾角α为20°,前端前倾角β为20°。吸气转轴1与滚动轴承3之间、滚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套411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导向滑道431为5个;相邻的导向滑道431的凸起高度为5mm。所述第一方孔451为8个。旋转分种轮45与定向送种轮44之间的径向间距为20mm。定向送种轮44与旋转盘42之间的间隙为5mm。定向送种轮44外表面与携种加速叶片43之间的间距为10mm。导种进口管5的材料为硬质塑料管。携种加速叶片43的材料为碳素钢,其安装角度垂直于旋转轴向;携种加速叶片43的数量为8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作物种子在离心力和辅助风力的作用下高速甩出,射入到土壤中,可减小对土壤的扰动,增加充种效果,提升播种质量;2.由于风力的协同作用,可减少对作物种子的碰撞损伤;3.通过调节携种加速叶片的转速可以改变射种速度;4.携种加速叶片采用导向组合叶片形式,底端后倾角20°,前端前倾角为20°,可以提高射种速度,也可减少种子的损伤,叶片内表面设置导向滑道,可以减少作物种子间干扰,防止种子横向偏移,以提升播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整体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整体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的内部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内部与吸气转轴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内部局部与吸气转轴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内部的部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内部的部分正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旋转盘与携种加速叶片的连接正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旋转盘与携种加速叶片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携种加速叶片轴测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携种加速叶片截面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与导种进口管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单体与定向送种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壳体41的第一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壳体4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壳体41的第二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的排种器壳体41的第三示意图。附图标记:1吸气转轴2传动链轮3滚动轴承4排种器单体41排种器壳体411轴承固定套412排种器外部壳体413固定凸台414排种通孔42旋转盘421旋转盘通孔43携种加速叶片431导向滑道44定向送种轮441第二方孔45旋转分种轮451第一方孔452吸种内部空腔5导种进口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设置于播种机上,包括吸气转轴1、传动链轮2、滚动轴承3、排种器单体4和导种进口管5。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设置于播种机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气转轴(1)、传动链轮(2)、滚动轴承(3)、排种器单体(4)和导种进口管(5);/n排种器单体(4)固接在播种机上,排种器单体(4)包括排种器壳体(41)、旋转盘(42)、携种加速叶片(43)、定向送种轮(44)和旋转分种轮(45);/n所述排种器壳体(41)包括轴承固定套(411)、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和固定凸台(413);其中,轴承固定套(411)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一侧外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固接;固定凸台(413)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内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侧固接;/n导种进口管(5)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外部,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固接,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部连通;/n吸气转轴(1)通过滚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套(411)转动连接;/n传动链轮(2)位于排种器壳体(41)的外部,设置在吸气转轴(1)上;/n旋转盘(42)设置在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内,旋转盘(42)与吸气转轴(1)的内端固接;/n旋转盘(42)与固定凸台(413)接触;/n旋转盘(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旋转盘通孔(421);/n多个携种加速叶片(43)的外侧沿旋转盘(42)的周向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面,随着旋转盘(42)进行同步高速转动;/n携种加速叶片(43)采用底端后倾,前端前倾的导向组合形式,底端后倾角α为叶片底端端点的弧线切线方向与叶片底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后倾角α为10°~30°;前端前倾角β为叶片顶端端点的切线方向与叶片顶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前端前倾角β为10°~30°;/n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内表面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和顶端之间设置多个导向滑道(431),携种加速叶片(43)的朝向与旋转方向一致;/n旋转分种轮(45)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与旋转盘(42)同心;旋转分种轮(45)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方孔(451),旋转分钟轮(45)内部与旋转盘(42)形成吸种内部空腔(452);/n定向送种轮(44)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内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固接,与导种进口管(5)同侧;旋转分种轮(45)位于定向送种轮(44)内部,同轴心配合;/n旋转分种轮(45)与定向送种轮(44)之间具有径向间距;/n定向送种轮(44)与旋转盘(42)之间具有间隙;/n定向送种轮(44)与携种加速叶片(43)同轴心配合,定向送种轮(44)外表面与携种加速叶片(43)之间具有间距;/n定向送种轮(44)周向设有第二方孔(441);/n排种器外部壳体(412)下部开设有排种通孔(4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自吸种机械射播排种器,设置于播种机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气转轴(1)、传动链轮(2)、滚动轴承(3)、排种器单体(4)和导种进口管(5);
排种器单体(4)固接在播种机上,排种器单体(4)包括排种器壳体(41)、旋转盘(42)、携种加速叶片(43)、定向送种轮(44)和旋转分种轮(45);
所述排种器壳体(41)包括轴承固定套(411)、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和固定凸台(413);其中,轴承固定套(411)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一侧外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固接;固定凸台(413)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内部,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侧固接;
导种进口管(5)位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第二侧外部,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固接,并与排种器外部壳体(412)的内部连通;
吸气转轴(1)通过滚动轴承(3)与轴承固定套(411)转动连接;
传动链轮(2)位于排种器壳体(41)的外部,设置在吸气转轴(1)上;
旋转盘(42)设置在排种器外部壳体(412)内,旋转盘(42)与吸气转轴(1)的内端固接;
旋转盘(42)与固定凸台(413)接触;
旋转盘(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旋转盘通孔(421);
多个携种加速叶片(43)的外侧沿旋转盘(42)的周向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面,随着旋转盘(42)进行同步高速转动;
携种加速叶片(43)采用底端后倾,前端前倾的导向组合形式,底端后倾角α为叶片底端端点的弧线切线方向与叶片底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后倾角α为10°~30°;前端前倾角β为叶片顶端端点的切线方向与叶片顶端端点所在径向方向间的夹角,携种加速叶片(43)的前端前倾角β为10°~30°;
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内表面在携种加速叶片(43)的底端和顶端之间设置多个导向滑道(431),携种加速叶片(43)的朝向与旋转方向一致;
旋转分种轮(45)固接在旋转盘(42)的内侧,与旋转盘(42)同心;旋转分种轮(45)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方孔(451),旋转分钟轮(45)内部与旋转盘(42)形成吸种内部空腔(4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文王英博何进王庆杰卢彩云刘凯华崔单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