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体耳塞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95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8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弹性体耳塞及耳机。耳机包括:本体,一侧设有入耳部,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光电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和传感器,光源适于朝向入耳部外部发射光线,传感器适于接收入耳部的外部光线;弹性体耳塞,套设于入耳部之外,耳塞上至少在对应光源和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一透光部,且在对应光源和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一遮光部。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耳塞上在对应光源和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遮光部,从而在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人体皮肤组织前,对光线进行阻隔,避免光线经弹性体内部散射直接进入传感器,有效减少了串光问题,提高光电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体耳塞及耳机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体耳塞及耳机。
技术介绍
利用光电容积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检测人体生理参数,是目前智能穿戴设备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光射入人体组织,通过人体组织反射或透射出的光强变化,来计算包括心率在内的多种人体生理参数。智能穿戴设备的光电检测组件一般包括光源和光电传感器,光源发射光线穿透人体皮肤组织,部分光线经人体组织血管反射后穿出,光电传感器接收并检测穿出的光信号,从而得到例如心率等人体生理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在穿过人体皮肤组织之前,会经一次或多次反射直接进入光电传感器,从而发生串光,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为了避免串光问题,一般会在光源和光电传感器之间设置一个遮光组件,例如遮光板,从而在光线进入皮肤组织之前,将光源与传感器之间隔离开,避免出现串光问题。然而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耳机入耳音腔的壳体与人体耳道皮肤之间通过弹性体(例如硅胶塞)进行接触。从光学的角度看,弹性体相当于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散射体,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弹性体的多次反射或散射,部分光线直接进入光电传感器中,导致出现串光,从而减弱了信号质量,降低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耳机的光电检测组件准确性,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弹性体耳塞及耳机。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本体,一侧设有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所述光电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和传感器,所述光源适于朝向所述入耳部外部发射光线,所述传感器适于接收所述入耳部的外部光线;弹性体耳塞,套设于所述入耳部之外,所述耳塞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一透光部,且在对应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一遮光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耳部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端固设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架的内腔轴向贯穿形成耳机的音腔;所述光电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腔,且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二透光部,且在对应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二遮光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塞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外壁上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外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遮光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触部至少之一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遮光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触部上,且位于同一轴向位置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部为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透光部为贯穿开设于所述耳塞上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遮光部为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的遮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遮光部为设于所述耳塞上的遮光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光部为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二透光部为贯穿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透光孔;所述第二遮光部为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的遮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二遮光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遮光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耳部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光电检测组件的装配位,所述光电检测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腔。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弹性体耳塞,适用于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具有一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所述光电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和传感器,所述耳塞适于套设在所述入耳部之外,且所述耳塞上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一透光部和适于阻止光线透过的第一遮光部;当所述耳塞套设于所述入耳部上时,所述第一透光部对应于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的位置,所述第一遮光部对应于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塞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外侧,所述接触部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遮光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触部至少之一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部为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透光部为贯穿开设于所述耳塞上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遮光部为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的遮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遮光部为设于所述耳塞上的遮光件。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弹性体耳塞,本体的一侧设有入耳部,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用于对人体进行生理参数检测,光电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和传感器,光源向耳机外部发射光线,传感器接收人体组织反射出的光线。耳塞套设于入耳部之外,耳塞上至少在对应光源和传感器的位置设有第一透光部,从而使得光线可以透过耳塞,并且耳塞上在对应光源和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遮光部,从而在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人体皮肤组织前,对光线进行阻隔,避免光线经弹性体内部散射直接进入传感器,有效减少了串光问题,提高光电检测的准确性。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耳塞包括套设于第一支架外壁上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连接部连接且位于连接部外侧的接触部,接触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与连接部贴合。例如,在人体耳道的挤压下,接触部发生形变与连接部贴合。第一遮光部设于连接部和接触部上,且位于同一轴向位置处,从而在接触部与连接部贴合之后,在两者上都有遮光部,从而更加有效的减少串光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耳机,透光部可以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结构,光线可以直接穿过透明材料;也可以是贯穿开设的透光孔,光线直接通过透光孔穿出。同理,遮光部也可以是由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遮光结构,例如遮光油墨,可阻挡光线穿过;也可以是另外设置的遮光件,例如遮光板结构等。本公开实施方式对透光部和遮光部提供多种方式,便于加工实施。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体耳塞,耳塞上设有第一透光部和第一遮光部,第一透光部对应于光源和传感器的位置,从而使得光线可以透过耳塞进入人体皮肤组织,而第一遮光部对应于光源和传感器之间的位置,从而在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人体皮肤组织前,对光线进行阻隔,避免光线经弹性体内部散射直接进入传感器,有效减少了串光问题,提高光电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的结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的佩戴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本体;110-外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一侧设有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120),所述光电检测组件(120)包括光源(121)和传感器(122),所述光源(121)适于朝向所述入耳部外部发射光线,所述传感器(122)适于接收所述入耳部的外部光线;/n弹性体耳塞(200),套设于所述入耳部之外,所述耳塞(200)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一透光部,且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一遮光部(2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一侧设有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光电检测组件(120),所述光电检测组件(120)包括光源(121)和传感器(122),所述光源(121)适于朝向所述入耳部外部发射光线,所述传感器(122)适于接收所述入耳部的外部光线;
弹性体耳塞(200),套设于所述入耳部之外,所述耳塞(200)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一透光部,且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一遮光部(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耳部包括第一支架(130),所述第一支架(130)一端固设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架(130)的内腔轴向贯穿形成耳机的音腔;
所述光电检测组件(120)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30)的内腔,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朝向所述第一支架(130)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支架(130)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的位置设有适于光线透过的第二透光部,且在对应所述光源(121)和所述传感器(122)之间的位置设有适于阻挡光线透过的第二遮光部(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塞(200)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30)外壁上的连接部(210)、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10)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210)外侧的接触部(220),所述接触部(220)适于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与所述连接部(210)贴合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遮光部(230)设于所述连接部(210)和所述接触部(220)至少之一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部(230)设于所述连接部(210)和所述接触部(220)上,且位于同一轴向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光部为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透光部为贯穿开设于所述耳塞(200)上的透光孔;
所述第一遮光部(230)为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的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果李凯吕百涛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