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包括:充电宝、管理柜主体1、底座3、蓄电池4、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一槽口701、第一通道、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第二槽口601、第二通道、控制器以及第三槽口;所述第一槽口7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带;所述第二槽口6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电带;所述第一导电带、第二导电带与蓄电池4相连;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一通道至第一槽口701;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而通道至第二槽口601;所述第三槽口内壁设置有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多梯队的共享充电宝的区块布局更加充分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充电宝管理柜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管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尤其是,一种共享充电宝智能管理柜的硬件结构平台。
技术介绍
共享充电宝品牌存在明显的层级,处于第一品牌梯队的是街电、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三家主流企业,处于第二梯队的有来电科技、云充吧及其他企业。而对于不论是第一梯队还是第二梯队,主要以共享充电宝装置的领域覆盖范围,以及所覆盖领域的属性。比如,商圈、医院、火车站、机场、电影院、饭店、超市、洗浴等等细分行业均由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占据,最明显的是,每一个品牌厂家在各区域的共享充电宝借还终端的覆盖数量有着明显的差异。综上所述,共享经济却为人民群众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困惑。因为每一个品牌厂家在各区域的共享充电宝借还终端的覆盖数量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如下问题;用户在一个区域出借了一个品牌的充电宝,但还回时却发找到同一品牌的还回终端费神费力;用户找到了同一品牌的还回终端,确发现终端已满无法还回,需要寻找下一个或下下一个还回站点;在用户找不到还回站点时,通常会先开启APP地图定位寻找,而找到时会经常遇到各种不确认的还不回的困扰。比如;店面关门、商家品牌撤换、商家考虑自身利益以各种理由拒绝外来者借还、还回装置缺乏保养而损坏无法还回等诸多尴尬局面;共享充电宝以时间为单位计费,还回的时间也将被计费,这无疑对于用户是不公平的。因为,还不回的更多原因是商家竞争圈地所导致的结果,无法让用户快速的寻找并还回的尴尬局面;因共享充电宝的合作规则,与商家签订的都是排他协议,而一个商圈或区域可放置的充电宝终端有限,再加上排他协议,无形中造成了严重的线下社会资源的浪费。专利文献CN110084332A公开了一种文档智能管理方法,所述文档智能管理方法被适用于管理至少一文档,其中所述文档设置至少一识别符号,所述识别符号标记每一文档,所述文档智能管理方法依据所述识别符号识别读取所述文档,并建立一档案库。该专利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共享充电宝智能管理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包括:充电宝、管理柜主体1、底座3、蓄电池4、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一槽口701、第一通道、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第二槽口601、第二通道、控制器以及第三槽口;所述管理柜主体1设置于底座3上方;所述蓄电池4设置于底座3内部;所述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所述第一槽口701设置于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所述第二槽口601设置于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所述第一槽口7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带;所述第二槽口6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电带;所述第一导电带、第二导电带与蓄电池4相连;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一通道至第一槽口701;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而通道至第二槽口601;所述第三槽口内壁设置有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部。优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11、连接件12;所述通讯模块11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方;所述通讯模块11与控制器相连;所述通讯模块11与管理柜主体1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1能够采用5G网络与云平台通讯。优选地,还包括:天线13;所述天线13与通讯模块11相连。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与蓄电池4相连。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显示器9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的上部。优选地,还包括:扬声器8;所述扬声器8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扬声器8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的下部。优选地,还包括:排插单元2;所述排插单元2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与底座3之间;所述排插单元2与蓄电池4相连。优选地,所述排插单元2包括:充电接口5;所述充电接口5采用以下任一种接口:-USB接口;-三脚接口;-两脚接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口7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槽口701以矩阵方式排列于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所述第二槽口601以矩阵方式排列于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实现兼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充电宝共用一个共享实体平台装置;2、本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用户对充电宝借还的便捷性和效率;3、本技术能够把公共资源空间合理的利用,缩短用户最后50米的距离;4、本技术能够为第一、二、三梯队的共享充电宝的区块布局更加充分合理;5、本技术能够实现一个APP即可同时完成多个品牌不同类型充电宝的一键式借还和支付,用户手机快没电的情况下,只要能充电就是用户最佳体验和最佳选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管理柜主体1第一槽口701排插单元2扬声器8底座3显示器9蓄电池4太阳能电池板10充电接口5通讯模块11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连接件12第二槽口601天线13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三槽口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包括:充电宝、管理柜主体1、底座3、蓄电池4、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一槽口701、第一通道、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第二槽口601、第二通道、控制器以及第三槽口;所述管理柜主体1设置于底座3上方;所述蓄电池4设置于底座3内部;所述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所述第一槽口701设置于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所述第二槽口601设置于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所述第一槽口7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带;所述第二槽口6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电带;所述第一导电带、第二导电带与蓄电池4相连;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一通道至第一槽口701;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而通道至第二槽口601;所述第三槽口内壁设置有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部。优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11、连接件12;所述通讯模块11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方;所述通讯模块11与控制器相连;所述通讯模块11与管理柜主体1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1能够采用5G网络与云平台通讯。优选地,还包括:天线13;所述天线13与通讯模块11相连。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宝、管理柜主体(1)、底座(3)、蓄电池(4)、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一槽口(701)、第一通道、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第二槽口(601)、第二通道、控制器以及第三槽口;/n所述管理柜主体(1)设置于底座(3)上方;/n所述蓄电池(4)设置于底座(3)内部;/n所述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n所述第一槽口(701)设置于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n所述第二槽口(601)设置于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n所述第一槽口(7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带;/n所述第二槽口(6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电带;/n所述第一导电带、第二导电带与蓄电池(4)相连;/n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一通道至第一槽口(701);/n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而通道至第二槽口(601);/n所述第三槽口内壁设置有识别单元;/n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相连;/n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宝、管理柜主体(1)、底座(3)、蓄电池(4)、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一槽口(701)、第一通道、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第二槽口(601)、第二通道、控制器以及第三槽口;
所述管理柜主体(1)设置于底座(3)上方;
所述蓄电池(4)设置于底座(3)内部;
所述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
所述第一槽口(701)设置于第一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7);
所述第二槽口(601)设置于第二共享充电宝存放区域(6);
所述第一槽口(7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带;
所述第二槽口(601)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电带;
所述第一导电带、第二导电带与蓄电池(4)相连;
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一通道至第一槽口(701);
所述充电宝能够经第三槽口通过第而通道至第二槽口(601);
所述第三槽口内壁设置有识别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管理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11)、连接件(12);
所述通讯模块(11)设置于管理柜主体(1)上方;
所述通讯模块(11)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通讯模块(11)与管理柜主体(1)通过连接件(12)连接;
所述通讯模块(11)能够采用5G网络与云平台通讯。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纪烨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