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86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电器本体和顶盖,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器本体,且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且箱体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整理装置,所述整理装置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摇把,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且连接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固定杆的下端贯穿在缓冲杆的内部,所述缓冲杆贯穿在连接壳的内部,且缓冲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散热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该配电箱,便于通风散热,同时也便于提供缓冲力,避免震动损坏配电箱,影响使用,以及方便对配电箱的内部电线进行分类整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相关
,具体为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多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雨淋日晒,外部环境较为复杂,箱体内装配有电器元件,箱体设置有挡边,挡边从箱体的各个侧面延伸对箱门限位,相邻挡边之间是分体的,便于工作人员定期打开箱门进行检修维护。但是,一般的配电箱不便于通风散热,同时也不便于提供缓冲力,容易震动损坏配电箱,影响使用,以及不方便对配电箱的内部电线进行分类整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配电箱,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配电箱不便于通风散热,同时也不便于提供缓冲力,容易震动损坏配电箱,影响使用,以及不方便对配电箱的内部电线进行分类整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电器本体和顶盖,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器本体,且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且箱体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整理装置,所述整理装置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摇把,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且连接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固定杆的下端贯穿在缓冲杆的内部,所述缓冲杆贯穿在连接壳的内部,且缓冲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散热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且散热框的左右外表面均开设连接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散热框呈中空矩形体结构,且散热框与箱体的左壁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散热框和箱体的宽度尺寸不大于顶盖的下端长度尺寸。优选的,所述整理装置包括双向螺纹杆、滑块、夹块和橡胶垫,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块,夹块的内壁粘贴连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夹块的纵截面呈半圆环状结构,且夹块关于双向螺纹杆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缓冲杆呈“T”字型结构,且缓冲杆的高度尺寸不小于固定杆的长度尺寸,并且缓冲杆的上端直径尺寸不小于连接壳的下端开口尺寸,而且缓冲杆呈中空结构。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在散热框的内部下端呈倾斜设置,且散热框的右壁通过通风孔与箱体的左壁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配电箱,便于通风散热,同时也便于提供缓冲力,避免震动损坏配电箱,影响使用,以及方便对配电箱的内部电线进行分类整理;1、设有整理装置和摇把,转动摇把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从而便于带动滑块在箱体的内部滑动,从而便于调节夹块的间距尺寸,方便对电线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出现杂乱,影响使用;2、设有散热框、通风孔和集水槽,集水槽倾斜设置在散热框的内部下端,从而便于漏进散热框内部的雨水从集水槽处滑落到箱体的外侧,避免影响箱体内部的电器的正常使用;3、设有连接壳、弹簧和缓冲杆,缓冲杆通过弹簧在固定杆上构成伸缩结构,从而便于利用弹簧的弹性带来缓冲力,便于在推拉箱体时,保护箱体内部的电器,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理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电器本体;3、散热框;4、顶盖;5、整理装置;501、双向螺纹杆;502、滑块;503、夹块;504、橡胶垫;6、摇把;7、连接壳;8、固定杆;9、弹簧;10、缓冲杆;11、万向轮;12、通风孔;13、集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电器本体2、散热框3、顶盖4、整理装置5、摇把6、连接壳7、固定杆8、弹簧9、缓冲杆10、万向轮11、通风孔12和集水槽13,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器本体2,且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3,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4,且箱体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整理装置5,整理装置5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摇把6,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7,且连接壳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外侧套设有弹簧9,且固定杆8的下端贯穿在缓冲杆10的内部,缓冲杆10贯穿在连接壳7的内部,且缓冲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散热框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13,且散热框3的左右外表面均开设连接有通风孔12。如图1中散热框3呈中空矩形体结构,且散热框3与箱体1的左壁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散热框3和箱体1的宽度尺寸不大于顶盖4的下端长度尺寸,便于对箱体1和散热框3进行遮风挡雨,便于使用。如图1和图3中整理装置5包括双向螺纹杆501、滑块502、夹块503和橡胶垫504,双向螺纹杆501上螺纹连接有滑块502,滑块5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块503,夹块503的内壁粘贴连接有橡胶垫504,便于对电线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分类整理固定,避免出现杂乱,如图1和图3中夹块503的纵截面呈半圆环状结构,且夹块503关于双向螺纹杆501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便于调节夹块503的间距尺寸,从而便于夹持不同尺寸的电线。如图1和图2中缓冲杆10呈“T”字型结构,且缓冲杆10的高度尺寸不小于固定杆8的长度尺寸,并且缓冲杆10的上端直径尺寸不小于连接壳7的下端开口尺寸,而且缓冲杆10呈中空结构,便于提供缓冲力,从而便于推动箱体1时,进行保护电器,方便使用,同时缓冲杆10不会从连接壳7中脱落,方便稳定的升降缓冲,如图1和图4中集水槽13在散热框3的内部下端呈倾斜设置,且散热框3的右壁通过通风孔12与箱体1的左壁相连通,便于通风与散热,同时也便于排放水,方便使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配电箱时,首先结合图1和图3所示,将电器本体2上的电线贯穿在箱体1的内部,然后转动双向螺纹杆501,双向螺纹杆501和滑块50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501上的2个滑块502进行相向滑动,从而便于调节2个夹块503之间的间距尺寸,从而便于夹持固定不同尺寸的电线,从而便于整理电线,避免出现杂乱,影响使用,同时便于电线在箱体1的内部整齐的排布,同时也便于整理检修,方便使用,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杆10通过弹簧9在连接壳7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从而便于对箱体1提供缓冲力,便于对箱体1进行推拉时,避免震动,损坏电器,影响使用,结合图1和图4所示,通风孔12开设在散热框3的左右壁上,同时集水槽13在散热框3的内部倾斜设置,便于下水,也便于通风散热,方便使用,这就是配电箱使用的整个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电器本体(2)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器本体(2),且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3),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4),且箱体(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整理装置(5),所述整理装置(5)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摇把(6),所述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7),且连接壳(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外侧套设有弹簧(9),且固定杆(8)的下端贯穿在缓冲杆(10)的内部,所述缓冲杆(10)贯穿在连接壳(7)的内部,且缓冲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所述散热框(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13),且散热框(3)的左右外表面均开设连接有通风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电器本体(2)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器本体(2),且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框(3),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4),且箱体(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整理装置(5),所述整理装置(5)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摇把(6),所述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7),且连接壳(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外侧套设有弹簧(9),且固定杆(8)的下端贯穿在缓冲杆(10)的内部,所述缓冲杆(10)贯穿在连接壳(7)的内部,且缓冲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所述散热框(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槽(13),且散热框(3)的左右外表面均开设连接有通风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3)呈中空矩形体结构,且散热框(3)与箱体(1)的左壁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散热框(3)和箱体(1)的宽度尺寸不大于顶盖(4)的下端长度尺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东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