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83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由垂直相连的纵向块和横向块组成,所述横向块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安装固定有PCB板,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绝缘子、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和外导体,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导体采用分体结构,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PCB板安装固定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PCB板安装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端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按照安装差异可分为安装在电路版上的板端连接器以及用以连接于导线的线端连接器,其中,板端连接器具有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等优点,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板端连接器也逐渐被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电子产品中。如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板端连接器,该结构需要将外壳内部的内绝缘子切成两半,一分为二,才能使得整体式内导体安装在内绝缘子内,由两块切割后的内绝缘子包围住整体式内导体,但是这样会造成两块内绝缘子可能不能完全吻合,中间留有缝隙压配进外导体内就非常困难,使得装配困难,效率低。此外,这种结构安装方式是采用将整体式内导体焊接到PCB板上的方式,加工效率低、不易更换,若焊接稍有问题,则会导致PCB板和板端连接器的报废,增加了产品成本。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板端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由垂直相连的纵向块和横向块组成,所述横向块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安装固定有PCB板,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n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绝缘子、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和外导体,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内绝缘子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内导体靠近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内导体的另一端设有导体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由垂直相连的纵向块和横向块组成,所述横向块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安装固定有PCB板,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绝缘子、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和外导体,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内绝缘子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内导体靠近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内导体的另一端设有导体安装孔,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螺纹连接,所述外导体内设有台阶安装孔,所述内绝缘子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设于所述台阶安装孔内,所述导体安装孔内设有第三内导体,所述第三内导体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第三内导体外侧设有外绝缘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民孙琪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