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卫星通信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包括中心座、斜顶撑、支撑板、横撑、纵撑,所述中心座为圆柱状,中空或实心,所述中心座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底板、顶板;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支撑板与中心座通过对心安装组件连接,对心安装组件有多个,绕中心座均匀,每组对心安装组件包括一根斜顶撑、两根底撑,顶板通过斜顶撑连接,支撑板与底板通过底撑连接,两根底撑沿斜顶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有多个规格,重量不同,连接板中心可安装配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卸、装配、运输方便,适用于各类卫星天线,不改变和影响建筑楼顶结构;施加载荷均匀,根据不同风力灵活调整,有效避免底座倾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
本技术属于卫星通信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卫星天线广泛使用,公司研发了主反射面直径4.5米以下如3.7米、2.4米等小口径通信卫星天线。大城市高层建筑群或高楼密度较高,造成地面安装通信卫星天线无地可取,小口径卫星天线需要安装在建筑物顶部。部分建筑物,如写字楼,老旧居民楼,楼顶未留有卫星天线基础,而在此类楼顶施工,浇铸混凝土等,容易破坏楼顶防雨层,改变楼顶结构,也不利于后期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方便运输至楼顶进行组装,且可根据当地最大风力情况配置配重物,将卫星天线的安装对于建筑物楼顶的损害减至最低。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包括中心座、斜顶撑、支撑板、横撑、纵撑,所述中心座为圆柱状,中空或实心,所述中心座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底板、顶板,所述底板、顶板外轮廓为圆形或方形,固连于中心座;所述支撑板位于中心座四周,均匀布置,支撑板数量可为三个、四个、五个及以上,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支撑板与中心座通过对心安装组件连接,对心安装组件有多个,绕中心座均匀,每组对心安装组件包括一根斜顶撑、两根底撑,顶板通过斜顶撑连接,支撑板与底板通过底撑连接,两根底撑沿斜顶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有多个规格,重量不同,连接板中心可安装配重物,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对心安装组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平垫片、弹簧垫片。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底撑、斜顶撑为配重角钢。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座的顶板的底部与中心座柱面焊接有竖向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有四个,构成方型,各个支撑板通过横撑、纵撑连接。进一步地,卫星天线重量不同,横撑、纵撑的长度不同。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经济性,所述配重物为沙袋、水泥块、石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拆卸、装配、运输方便,适用于将2.4米、3.7米、4.5米反射面的卫星天线安装于老旧建筑的楼顶,且不改变和影响建筑楼顶结构;2、本技术的支撑板有多种规格和重量,可充当配重,横撑、纵撑可安装配重物,施加载荷均匀,可根据不同城市的风力灵活调整,有效避免底座倾倒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活动底座的斜顶撑和底撑安装示意图。图中:1中心座,2斜顶撑,3底撑,4支撑板,5横撑,6底板,7螺栓组件,8纵撑,9顶板,10配重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包括中心座(1)、斜顶撑(2)、支撑板(4)、横撑(5)、纵撑(8),所述中心座(1)为圆柱状,中空或实心,所述中心座(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底板(6)、顶板(9),所述底板(6)、顶板(9)外轮廓为圆形或方形,固连于中心座(1);所述支撑板(4)位于中心座(1)四周,均匀布置,支撑板(4)数量可为三个、四个、五个及以上,支撑板(4)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4)为四个时,构成方型,各个支撑板(4)通过横撑(5)、纵撑(8)连接。卫星天线重量不同,横撑(5)、纵撑(8)的长度不同,如1.43米和1.03米。支撑板(4)与中心座(1)通过对心安装组件连接,对心安装组件有多个,绕中心座(1)均匀,每组对心安装组件包括一根斜顶撑(2)、两根底撑(3),顶板(9)通过斜顶撑(2)连接,支撑板(4)与底板(6)通过底撑(3)连接,两根底撑(3)沿斜顶撑(2)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4)有多个规格,重量不同,连接板中心可安装配重物(10),配重物(10)也可安装于支撑板处。所述支撑板(4)与连接板、对心安装组件通过螺栓组件(7)连接,所述螺栓组件(7)包括螺栓、螺母、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栓采用内六角M12X20规格。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连接板、底撑(3)、斜顶撑(2)为配重角钢。所述中心座(1)的顶板(9)的底部与中心座(1)柱面焊接有竖向的加强筋。为了保证经济性,所述配重物(10)为沙袋、水泥块、石块。本技术的安装过程:1)将中心座(1)摆放在卫星天线安装位置;2)将支撑块均匀摆放在中心座(1)外侧;3)通过连接板、螺栓组件(7)将相邻的支撑块连接;4)将斜顶撑(2)、底撑(3)通过螺栓组件(7)安装在中心座(1)和支撑块之间;5)紧定所有螺栓螺母,确定位置平整度并垫实,摆放配重物(10),经计算:4.5M天线活动基础,四角或连接板中心各压250Kg的重物,合计1000Kg;3.7M天线活动基础,四角或连接板中心各压200Kg的配重物(10),合计800Kg;2.4M天线活动基础,经计箅,四角或连接板中心各压150Kg,合计600Kg;6)在活动基础上安装通信卫星天线。下表为2.4M天线基础受风力状况表,对应得出载荷满足天线风载荷要求:风速56m/s(90°)32m/s28.4m/s取最大值最大压力Kg5431027(10°)725(10°)1027最大升力Kg96267(160°)183(160°)267最大水平力Kg426278(150°)237(150°)426最大风力矩Kg.m776982(160°)870(160°)982综上所述,本技术拆卸、装配、运输方便,适用于各类卫星天线,可安装于老旧建筑的楼顶,且不改变和影响建筑楼顶结构;施加载荷均匀,可根据不同城市的风力灵活调整,有效避免底座倾倒的危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座(1)、斜顶撑(2)、支撑板(4)、横撑(5)、纵撑(8),/n所述中心座(1)为圆柱状,中空或实心,所述中心座(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底板(6)、顶板(9),所述底板(6)、顶板(9)外轮廓为圆形或方形,固连于中心座(1);所述支撑板(4)位于中心座(1)四周,均匀布置,支撑板(4)数量可为三个、四个、五个及以上,支撑板(4)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n支撑板(4)与中心座(1)通过对心安装组件连接,对心安装组件有多个,绕中心座(1)均匀,每组对心安装组件包括一根斜顶撑(2)、两根底撑(3),顶板(9)通过斜顶撑(2)连接,支撑板(4)与底板(6)通过底撑(3)连接,两根底撑(3)沿斜顶撑(2)对称设置,/n所述支撑板(4)有多个规格,重量不同,连接板中心可安装配重物(10),/n所述支撑板(4)与连接板、对心安装组件通过螺栓组件(7)连接,所述螺栓组件(7)包括螺栓、螺母、平垫片、弹簧垫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口径卫星天线的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座(1)、斜顶撑(2)、支撑板(4)、横撑(5)、纵撑(8),
所述中心座(1)为圆柱状,中空或实心,所述中心座(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底板(6)、顶板(9),所述底板(6)、顶板(9)外轮廓为圆形或方形,固连于中心座(1);所述支撑板(4)位于中心座(1)四周,均匀布置,支撑板(4)数量可为三个、四个、五个及以上,支撑板(4)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支撑板(4)与中心座(1)通过对心安装组件连接,对心安装组件有多个,绕中心座(1)均匀,每组对心安装组件包括一根斜顶撑(2)、两根底撑(3),顶板(9)通过斜顶撑(2)连接,支撑板(4)与底板(6)通过底撑(3)连接,两根底撑(3)沿斜顶撑(2)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板(4)有多个规格,重量不同,连接板中心可安装配重物(10),
所述支撑板(4)与连接板、对心安装组件通过螺栓组件(7)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李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