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97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扩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用于支撑蓝膜晶片的支撑圈;支撑圈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蓝膜晶片压紧在支撑圈上的压圈,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圈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支撑圈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内圈的下模,内圈套装在下模的外部,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下模上端的边缘处固定有环形刀片,环形刀片的上端伸出于下模外,下模中安装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与扩晶机中的控制器电连接;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模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上模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供外圈嵌入的嵌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蓝膜晶片扩片间距分布均匀稳定、工序简单、自动切膜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晶机
本技术涉及蓝膜晶片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扩晶机。
技术介绍
扩晶机也叫蓝膜晶片扩张机或扩片机,其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中小功率三极管、背光源、LED、集成电路和一些特殊半导体器件生产中的晶粒扩张工序;其作用是将排列紧密的蓝膜晶片均匀分开,以使蓝膜晶片能够更好地植入焊接工件上。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扩晶机在对蓝膜晶片进行扩片时,存在工序复杂和智能化程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扩晶机,其与目前市面上的扩晶机相比,具有对蓝膜晶片扩片效率高、工序简单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本技术的扩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用于支撑蓝膜晶片的支撑圈;支撑圈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蓝膜晶片压紧在支撑圈上的压圈,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圈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支撑圈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内圈的下模,内圈套装在下模的外部,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下模上端的边缘处固定有环形刀片,环形刀片的上端伸出于下模外,下模中安装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与扩晶机中的控制器电连接;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机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扩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用于支撑蓝膜晶片的支撑圈(2);所述支撑圈(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蓝膜晶片压紧在支撑圈(2)上的压圈(3),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圈(3)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圈(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内圈(4)的下模(5),所述内圈(4)套装在下模(5)的外部,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5)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下模(5)上端的边缘处固定有环形刀片(51),所述环形刀片(51)的上端伸出于下模(5)外,所述下模(5)中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与扩晶机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模(5)的上方设置有上模(6),...

【技术特征摘要】
1.扩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用于支撑蓝膜晶片的支撑圈(2);所述支撑圈(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蓝膜晶片压紧在支撑圈(2)上的压圈(3),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圈(3)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圈(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内圈(4)的下模(5),所述内圈(4)套装在下模(5)的外部,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模(5)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下模(5)上端的边缘处固定有环形刀片(51),所述环形刀片(51)的上端伸出于下模(5)外,所述下模(5)中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与扩晶机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模(5)的上方设置有上模(6),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模(6)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上模(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供外圈(7)嵌入的嵌槽(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活动贯穿机架(1)后与上模(6)的上端面中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91)、顶板(92)和两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柱(93),所述第二气缸(91)固定在第一气缸(8)上,所述顶板(92)固定在第二气缸(91)的活塞杆上,两根第一导柱(93)的上端分别与顶板(92)的其中一端固定,两根第一导柱(93)的下端均贯穿机架后与压圈(3)固定,每根第一导柱(93)与机架(1)之间均安装有直线轴承(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赖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朋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