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4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包括喇叭机构、握把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喇叭机构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握把机构,所述握把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喇叭机构包括喇叭本体、凹槽、连接板、第一方孔和挂板,所述喇叭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喇叭本体靠近凹槽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按压圆柱,旋转握把,将握把折叠后,松开圆柱,弹簧将棱柱推入第一方孔内,固定握把,结构简单合理且省力,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在不使用时,通过挂板将喇叭挂在腰带上,解放双手,便于携带,将套绳套在手腕上,手持握把使用,从而避免被人碰撞,喇叭从手中脱离摔坏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
本技术涉及喇叭
,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
技术介绍
喇叭分为几种不同的乐器,一种管乐器,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另一种是现代的电声元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喇叭又叫扬声器,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按换能机理和结构分动圈式(电动式)、电容式(静电式)、压电式(晶体或陶瓷)、电磁式(压簧式)、电离子式和气动式喇叭等,喇叭在生活中使用广泛,用于音乐播放,用于呐喊助威,用于广告宣传等,现有的喇叭又以手持式喇叭使用居多。在中国专利CN208434110U中公开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该便携式手持喇叭,可对手柄部和扩音筒部进行折叠,携带方便,但是,该便携式手持喇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该便携式手持喇叭,折叠或打开手柄时,需拧紧紧固旋钮,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员,未必能将紧固旋钮拧紧,从而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包括喇叭机构、握把机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包括喇叭机构(1)、握把机构(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机构(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握把机构(2),所述握把机构(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3);/n所述喇叭机构(1)包括喇叭本体(101)、凹槽(102)、连接板(103)、第一方孔(104)和挂板(105),所述喇叭本体(1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喇叭本体(101)靠近凹槽(102)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所述连接板(10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104),所述喇叭本体(101)远离连接板(103)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挂板(105);/n所述握把机构(2)包括握把(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包括喇叭机构(1)、握把机构(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机构(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握把机构(2),所述握把机构(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3);
所述喇叭机构(1)包括喇叭本体(101)、凹槽(102)、连接板(103)、第一方孔(104)和挂板(105),所述喇叭本体(1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喇叭本体(101)靠近凹槽(102)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所述连接板(10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104),所述喇叭本体(101)远离连接板(103)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挂板(105);
所述握把机构(2)包括握把(201)、连接槽(202)、圆孔(203)、第二方孔(204)、固定壳(205)和弹簧(206),所述握把(20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202),所述握把(201)靠近连接槽(202)的一端侧面开设有圆孔(203),所述握把(201)远离圆孔(20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204),所述握把(201)靠近第二方孔(2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05),所述固定壳(205)的内部插接有弹簧(206);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棱柱(301)和圆柱(302),所述棱柱(301)一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柱(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育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