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0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所述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墙体、报警装置主体、固定柱以及第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报警装置主体的外壁,所述固定柱背离报警装置主体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法兰与墙体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背离固定柱的一面设有烟雾传感器、中央控制器以及声光报警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固定柱内部通过隔板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有蓄电池以及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常闭开关以及扬声器,所述固定柱外壁正对扬声器处设有喇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具有便于在装置松动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安排检修,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声光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厂房、高级民用住宅、宾馆饭店、商业大厦、超市、办公大楼、信息大厦等智能化高层建筑和建筑群体在全国城乡大量涌现,然而由于建筑内用电负荷大,可燃物装修多,电气管线密集,使火灾隐患增多,重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建筑物自动消防系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并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光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现有的火灾报警装置一般固定于墙壁上,通过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火灾引起的烟雾时,通过中央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声光报警器固定于墙壁上,日久可能产生松动,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修,以保证装置能够正常运行,但一般的报警装置不能在装置产生松动时自动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检修不及时,可能产生危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便于在装置松动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安排检修,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墙体、报警装置主体、固定柱以及第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报警装置主体的外壁,所述固定柱背离报警装置主体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法兰与墙体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背离固定柱的一面设有烟雾传感器、中央控制器以及声光报警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固定柱内部通过隔板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有蓄电池以及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常闭开关以及扬声器,所述固定柱外壁正对扬声器处设有喇叭口,所述第一空腔内部设有套管以及套接于套管内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第三固定法兰相连接,所述连接柱背离第三固定法兰的一端设有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针穿过隔板与常闭开关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柱、金属探针、常闭开关、蓄电池以及扬声器,当固定柱与第三固定法兰产生松动时,连接柱带动金属探针产生运动与常闭开关分离,使得常闭开关打开,并使蓄电池扬声器之间形成通路,扬声器发出警报声并由喇叭口向外传播,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便于及时安排检修,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装置主体与墙体之间还设有两组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法兰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对墙体和报警装置本体进行进一步的连接,提高装置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两端对称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柱的两端设置滑块与套管上的滑槽相连接,避免连接柱与套管产生松动造成脱离的可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还设有灯控制器,所述灯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灯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LED灯进一步进行提醒,进一步提升报警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检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灯为圆环状结构,且缠绕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LED灯为圆环状结构,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灯光闪烁的位置,便于快速发现报警提醒。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与隔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金属探针的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探针的外部设置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减少安装时,金属探针对常闭开关的压力,同时当装置产生松动时,缓冲弹簧能够支撑连接柱与隔板,使二者之间快速产生位移,便于及时拔出金属探针,实现报警提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提供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通过设置连接柱、金属探针、常闭开关、蓄电池以及扬声器,当固定柱与第三固定法兰产生松动时,连接柱带动金属探针产生运动与常闭开关分离,使得常闭开关打开,并使蓄电池扬声器之间形成通路,扬声器发出警报声并由喇叭口向外传播,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便于及时安排检修,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为:1、墙体;2、报警装置主体;3、烟雾传感器;4、中央控制器;5、声光报警器;6、第一固定法兰;7、固定杆;8、第二固定法兰;9、固定柱;10、第三固定法兰;11、LED灯;12、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隔板;15、蓄电池;16、常闭开关;17、金属探针;18、灯控制器;19、扬声器;20、连接柱;21、缓冲弹簧;22、套管;23、滑槽;24、滑块;25、喇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墙体1、报警装置主体2、固定柱9以及第三固定法兰10,所述固定柱9固定于报警装置主体2的外壁,所述固定柱9背离报警装置主体2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法兰10与墙体1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背离固定柱9的一面设有烟雾传感器3、中央控制器4以及声光报警器5,所述固定柱9的内部设有隔板14,所述固定柱9内部通过隔板14隔成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所述第二空腔13内部设有蓄电池15以及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的常闭开关16以及扬声器19,所述固定柱9外壁正对扬声器19处设有喇叭口25,所述第一空腔12内部设有套管22以及套接于套管22内部的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与第三固定法兰10相连接,所述连接柱20背离第三固定法兰10的一端设有金属探针17,所述金属探针17穿过隔板14与常闭开关16相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柱20、金属探针17、常闭开关16、蓄电池15以及扬声器19,当固定柱9与第三固定法兰10产生松动时,连接柱20带动金属探针17产生运动与常闭开关16分离,使得常闭开关16打开,并使蓄电池15扬声器19之间形成通路,扬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墙体(1)、报警装置主体(2)、固定柱(9)以及第三固定法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9)固定于报警装置主体(2)的外壁,所述固定柱(9)背离报警装置主体(2)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法兰(10)与墙体(1)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背离固定柱(9)的一面设有烟雾传感器(3)、中央控制器(4)以及声光报警器(5),所述固定柱(9)的内部设有隔板(14),所述固定柱(9)内部通过隔板(14)隔成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所述第二空腔(13)内部设有蓄电池(15)以及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的常闭开关(16)以及扬声器(19),所述固定柱(9)外壁正对扬声器(19)处设有喇叭口(25),所述第一空腔(12)内部设有套管(22)以及套接于套管(22)内部的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与第三固定法兰(10)相连接,所述连接柱(20)背离第三固定法兰(10)的一端设有金属探针(17),所述金属探针(17)穿过隔板(14)与常闭开关(1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光报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墙体(1)、报警装置主体(2)、固定柱(9)以及第三固定法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9)固定于报警装置主体(2)的外壁,所述固定柱(9)背离报警装置主体(2)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法兰(10)与墙体(1)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背离固定柱(9)的一面设有烟雾传感器(3)、中央控制器(4)以及声光报警器(5),所述固定柱(9)的内部设有隔板(14),所述固定柱(9)内部通过隔板(14)隔成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所述第二空腔(13)内部设有蓄电池(15)以及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的常闭开关(16)以及扬声器(19),所述固定柱(9)外壁正对扬声器(19)处设有喇叭口(25),所述第一空腔(12)内部设有套管(22)以及套接于套管(22)内部的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与第三固定法兰(10)相连接,所述连接柱(20)背离第三固定法兰(10)的一端设有金属探针(17),所述金属探针(17)穿过隔板(14)与常闭开关(1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刚孟利张具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