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5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检验装置包括:本体部,包括第一纵板和与第一纵板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安装板,设置在第二纵板上,安装板相对于第二纵板可移动地设置,其中,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板上;压力检测部,设置在第一纵板的朝向第二纵板的一侧,压力检测部具有与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相抵接的第一状态和与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相分离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检验密封件的长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验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行业内,通常采用储罐形式存储原油等化工产品,由于浮顶储罐设置了漂浮在液面的浮顶,使得油气的挥发损耗减少到最低程度,因而被广泛应用。浮顶是一种覆盖在油面上、由钢材制成的并随油面升降的盘状结构物。但由于制造和运行浮顶的需要,在罐壁与浮顶间有一个环形空间,其成为浮顶储罐油气损耗、污染以及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密封圈火灾是储罐主要的火灾形式,且一旦发生很可能造成连锁性群罐火灾事故。因此为了满足储罐密封圈本质安全,且同时具备经济性,对储罐一次密封弹簧板长度的选择变得极为重要。弹簧板的长度太短会影响密封效果,弹簧板的长度太长会浪费钢材。目前对于储罐一次密封弹簧板长度检验的研究中,还未有相关检验的专属设施,通常依靠经验来确定弹簧板的具体尺寸,这将会大大影响储罐一次密封弹簧板长度的选择精度,从而影响储罐的本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以检验密封件的长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检验装置包括:本体部,包括第一纵板和与第一纵板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安装板,设置在第二纵板上,安装板相对于第二纵板可移动地设置,其中,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板上;压力检测部,设置在第一纵板的朝向第二纵板的一侧,压力检测部具有与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相抵接的第一状态和与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相分离的第二状态。>进一步地,第二纵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设有凹槽,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臂以及连接两个滑臂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两个滑臂、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围成安装通孔,第二纵板插设在安装通孔内,两个滑臂分别对应插设在两个凹槽内,其中,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待检测的密封件。进一步地,检验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安装板相对于第二纵板移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与安装板连接。进一步地,驱动结构为电动推杆结构。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推杆和与推杆连接的驱动件,推杆相对于驱动件能够伸出或者缩回,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推杆能够驱动安装板相对于第二纵板移动。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与第二纵板间隔设置的第三纵板,检验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件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推杆的直线运动。进一步地,检验装置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安装板相对于多个第二纵板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进一步地,检验装置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固定杆,第二纵板通过固定杆与第一纵板连接。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与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均连接的底板。进一步地,安装板的第一连接端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进一步地,压力检测部为压力传感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安装板可以相对于与第一纵板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发生移动,使安装板与第一纵板之间的间距可调,待检测的密封件设置在安装板和第一纵板之间,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板上,压力检测部设置在第一纵板的朝向第二纵板的一端,在安装板相对于第二纵板移动的过程中,待检测的密封件随安装板发生移动,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随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移动能够与压力检测部抵接或者分离,从而使压力检测部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当待检测的密封件的第二端与设置在第一纵板上的压力检测部抵接时(即当压力检测部处于第一状态时),待检测的密封件由于其自身的弹力而通过第二端施加给压力检测部一定的压力,压力检测部检测密封件施加的压力,操作人员根据压力检测部检测的压力值,与实际要求的密封件应该具有的弹力值相比较,可以判断该待检测的密封件是否合格,从而确定该待检测的密封件的长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检验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检验装置的一个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检验装置的另一个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检验装置的另一个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检验装置与待检验的密封件配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6中的检验装置与待检验的密封件配合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6中的检验装置与待检验的密封件配合后的俯视图;以及图10示出了图6中的检验装置与待检验的密封件配合后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本体部;11、第一纵板;12、第二纵板;13、第三纵板;14、底板;20、安装板;21、滑臂;22、第一连接端;23、第二连接端;24、安装通孔;25、安装孔;30、密封件;31、第一端;32、第二端;40、压力检测部;50、驱动结构;51、推杆;512、壳体;52、驱动件;60、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10所示,本技术及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该检验装置的主要功能在于检验密封件的长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该检验装置包括本体部10、安装板20和压力检测部40,其中本体部10包括第一纵板11和与第一纵板11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12;安装板20设置在第二纵板12上,安装板20相对于第二纵板12可移动地设置,其中,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一端31安装在安装板20上;压力检测部40设置在第一纵板11的朝向第二纵板12的一侧,压力检测部40具有与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抵接的第一状态和与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分离的第二状态。上述设置中,安装板20相对于与第一纵板11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12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安装板20与第一纵板11之间的间距可调,待检测的密封件30设置在安装板20和第一纵板11之间,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一端31安装在安装板20上,压力检测部40设置在第一纵板11的朝向第二纵板12的一端,在安装板20相对于第二纵板12移动的过程中,待检测的密封件30随安装板20发生移动,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装置包括:/n本体部(10),包括第一纵板(11)和与所述第一纵板(11)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12);/n安装板(20),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板(12)上,所述安装板(20)相对于所述第二纵板(12)可移动地设置,其中,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一端(3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上;/n压力检测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板(11)的朝向所述第二纵板(12)的一侧,所述压力检测部(40)具有与所述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抵接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分离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密封件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装置包括:
本体部(10),包括第一纵板(11)和与所述第一纵板(11)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板(12);
安装板(20),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板(12)上,所述安装板(20)相对于所述第二纵板(12)可移动地设置,其中,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一端(3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上;
压力检测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板(11)的朝向所述第二纵板(12)的一侧,所述压力检测部(40)具有与所述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抵接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待检测的密封件(30)的第二端(32)相分离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板(1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臂(2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滑臂(21)的第一连接端(22)和第二连接端(23),两个所述滑臂(21)、所述第一连接端(2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3)围成安装通孔(24),所述第二纵板(12)插设在所述安装通孔(24)内,两个所述滑臂(21)分别对应插设在两个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22)用于连接所述待检测的密封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20)相对于所述第二纵板(12)移动的驱动结构(50),所述驱动结构(50)与所述安装板(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0)为电动推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涛武壮李栋康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