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47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套管和测斜仪;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滑槽组;测斜仪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在滑槽组内滑动的滑轮组件一和滑轮组件二;套管的轴线与测斜仪的轴线相互平行;滑轮组件一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组;两个支撑杆组均与测斜仪铰接;支撑杆组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支撑杆组支撑角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与测斜仪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和嵌套在导向组件内的角度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轮组件一和滑轮组件二抵紧在滑槽组内,实现测斜仪的轴线与套管的轴线平行,通过设置与支撑杆组连接的调节装置,可实现对两支撑杆组角度的同步调节,有效保证测斜仪与套管之间的平行度,进而有效提高测斜仪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主要包括测斜仪套管、测斜仪、控制电缆以及测斜读书仪。测斜仪套管的内径处处相等,测斜仪的两端均安装有一组滑轮,测斜仪套管内设置有供滑轮滑动的滑轨,通过测斜仪套管管径的大小来调节滑轮与测斜仪套管之间的倾斜角度,以便将滑轮滑入滑轨中。测斜仪套管通常安装在穿过不稳定土层至下部稳定地层的垂直钻孔内,当土层发生位移时,测斜仪套管随之倾斜,测斜仪随着测斜仪套管的倾斜也发生倾斜。观测时,将测斜仪从测斜仪套管的底部往顶部拉动,使得测斜仪对测斜仪套管的倾斜角度进行逐点测试,从而得出测斜仪套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计算出地面运动位移的大小、深度、方向等数据。但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是人力拉动固定在测斜仪轴线上的控制电缆,为了保证测斜仪探测到的数据准确,所以需要匀速和竖直升降测斜仪,但是在拉动的过程中,由于人力对测斜仪施力不均,滑轮与套管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测量得到的数据出现偏差,使得监测人员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需要对此进行改进。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提升测斜仪轴线监测过程中与套管轴线的平行度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套管和测斜仪;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滑槽组,所述滑槽组包括两条沿套管轴线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测斜仪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在滑槽组内滑动的滑轮组件一和滑轮组件二;所述套管的轴线与测斜仪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滑轮组件一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组;两个所述支撑杆组均与测斜仪铰接;所述支撑杆组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支撑杆组支撑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测斜仪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和嵌套在导向组件内的角度调节组件。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组包括外管和嵌套在外管内部的内杆;所述外管与测斜仪铰接;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外管连接,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有滑轮一。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内壁设有限位槽一;所述内杆上设有用于在限位槽一内滚动的滑轮二。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管、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所述调节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调节管的两端,所述调节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组中的一个铰接,所述调节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组中的另一个铰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测斜仪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轴线与测斜仪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杆一嵌套在导向管中的一个内,所述调节杆二嵌套在导向管中的另一个内;所述调节管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向管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调节管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向管中的另一个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管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二;所述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均设有用于在限位槽二内滚动的滑轮三。优选的,所述滑轮组件二包括至少两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滑动支撑组件与测斜仪固定连接且使得测斜仪的轴线与滑槽平行。优选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滑轮四;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测斜仪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滑轮四连接。优选的,所述测斜仪的一端设有吊耳。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滑轮组件一和滑轮组件二抵紧在滑槽组内,实现测斜仪的轴线与套管的轴线平行,通过对称设置的支撑杆组使测斜仪轴线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套管轴线平行,通过设置与支撑杆组连接的调节装置,可实现对两支撑杆组角度的同步调节,有效保证测斜仪与套管之间的平行度,进而有效提高测斜仪的测量精度。(2)本技术中,通过在角度调节组件外部设置导向组件,可防止在调节支撑杆组角度时,角度调节组件发生偏斜,而导致两支撑杆组对测斜仪的支撑力不均匀,不利于保持测斜仪与套管之间的平行度。(3)本技术中,支撑杆组的内杆通过弹簧与外管连接,实现支撑杆组的伸缩,使支撑杆组的滑轮一始终抵靠在滑槽内,从而保证测斜仪与套管的平行度。(4)本技术中,通过在外管内部设置限位槽,在内杆上设置滑轮二,可使内杆在运动过程中更平稳,减少对倾斜角度测量的影响。(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调节管,通过在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调节管的两端,转动调节管时可同时实现对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的连接位置调节,从而同步改变支撑杆组的倾斜角度,使两支撑杆组始终处于对称状态。(6)本技术中,通过在调节管上设置防滑纹,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调节管。(7)本技术中,将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嵌套在导向管内,且调节管外壁通过滚动轴承与导向管连接,调节管转动时,导向管对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起到导向作用,防止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发生偏斜,保证支撑杆组的角度调节的准确性。(8)本技术中,通过在导向管内部设置限位槽二,在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上设置滑轮三,可使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在运动过程中更平稳,减少对倾斜角度测量的影响。(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与测斜仪固定连接的滑动支撑组件,可使测斜仪两侧的滑轮组件一和滑轮组件二抵紧时,测斜仪的轴线与套管轴线平行。(10)本技术中,通过在测斜仪一端设置吊耳,便于监测过程中对测斜仪进行牵引。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图1中支撑杆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套管,1.1、滑槽组,2、测斜仪,2.1、吊耳,3、滑轮组件一,3.1、支撑杆组,3.1.1、外管,3.1.11、限位槽一,3.1.2、内杆,3.1.3、弹簧,3.2、调节装置,3.2.1、导向组件,3.2.11、导向管,3.2.12、限位槽二,3.2.2、角度调节组件,3.2.21、调节管,3.2.22、调节杆一,3.2.23、调节杆二,4、滑轮组件二,4.1、滑动支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本实施例应用于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套管1和测斜仪2;参见图1,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和测斜仪(2);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组(1.1),所述滑槽组(1.1)包括两条沿套管(1)轴线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测斜仪(2)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在滑槽组(1.1)内滑动的滑轮组件一(3)和滑轮组件二(4);所述套管(1)的轴线与测斜仪(2)的轴线相互平行;/n所述滑轮组件一(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组(3.1);两个所述支撑杆组(3.1)均与测斜仪(2)铰接;所述支撑杆组(3.1)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支撑杆组(3.1)支撑角度的调节装置(3.2);/n所述调节装置(3.2)包括与测斜仪(2)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3.2.1)和嵌套在导向组件(3.2.1)内的角度调节组件(3.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和测斜仪(2);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组(1.1),所述滑槽组(1.1)包括两条沿套管(1)轴线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测斜仪(2)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在滑槽组(1.1)内滑动的滑轮组件一(3)和滑轮组件二(4);所述套管(1)的轴线与测斜仪(2)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滑轮组件一(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组(3.1);两个所述支撑杆组(3.1)均与测斜仪(2)铰接;所述支撑杆组(3.1)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两支撑杆组(3.1)支撑角度的调节装置(3.2);
所述调节装置(3.2)包括与测斜仪(2)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3.2.1)和嵌套在导向组件(3.2.1)内的角度调节组件(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3.1)包括外管(3.1.1)和嵌套在外管(3.1.1)内部的内杆(3.1.2);所述外管(3.1.1)与测斜仪(2)铰接;所述内杆(3.1.2)的一端通过弹簧(3.1.3)与外管(3.1.1)连接,所述内杆(3.1.2)的另一端设有滑轮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1.1)的内壁设有限位槽一(3.1.11);所述内杆(3.1.2)上设有用于在限位槽一(3.1.11)内滚动的滑轮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2.2)包括调节管(3.2.21)、调节杆一(3.2.22)和调节杆二(3.2.23);所述调节管(3.2.2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调节杆一(3.2.22)和调节杆二(3.2.23)上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一(3.2.22)和调节杆二(3.2.23)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调节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勇任沙周洋盛桉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