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39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设有储水罐,储水罐的一侧焊接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换热支管,换热支管的一侧设有加热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接有上连接套管,上连接套管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电机,所述上连接套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固定板,且上连接套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的一端相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大量的水流进行换热,省时省力,且加强了装置的密封性,防止因为热气的泄露,影响换热的效率,还能够及时将水流排出,操作简单,便捷,且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储水罐内的水位,以防水位过低,烧坏换热器,还能够很轻松的搬动装置,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换热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换热器。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现有的很多锅炉在其烟管处安装有换热器,然而市面上各种的换热器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11219U所公开的一种锅炉换热器,上述专利还有以下不足:换热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设有储水罐,储水罐的一侧焊接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换热支管,换热支管的一侧设有加热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接有上连接套管,上连接套管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电机。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套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固定板,且上连接套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插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侧固定有侧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固定有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排水扣。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且外壳的一侧设有控制板。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表、气压管和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气压管,气压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加热电机和换热管的设置,水流进入储水罐之后,流向换热管和换热支管,同时,加热电机对加热管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间接地对换热管和换热支管进行加热,从而对流过的水流进行加热,如此设计,简单合理,且能够同时对大量的水流进行换热,省时省力。2.通过进水管和侧固定板的设置,将进水管与输水管进行对接,水流从进水管流入储水罐内,通过侧固定板的设计,加强了装置的密封性,防止因为热气的泄露,影响换热的效率。3.通过排水扣和排水管的设置,经过换热的水流从储水罐流向排水管,打开排水扣,水流从排水管流出,如此设计,能够及时将水流排出,且操作简单,便捷。4.通过压力表和万向轮的设置,通过压力表的设计,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储水罐内的水位,以防水位过低,烧坏换热器,通过万向轮的设计了,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的搬动装置,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上连接套管;3、上固定板;4、加热电机;5、控制板;6、进水管;7、侧固定板;8、支撑腿;9、下固定板;10、排水扣;11、排水管;12、底板;13、换热管;14、储水罐;15、加热管;16、换热支管;17、压力表;18、气压管;19、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锅炉换热器,包括外壳1,外壳1将真个装置包裹在内,起到一个保温暖作用,使得热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换热的效率,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有储水罐14,储水罐14能够将水暂存起来,储水罐14的一侧焊接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换热支管16,通过换热管13和换热支管16对流过的水流进行换热,换热支管16的一侧设有加热管15,其中,换热管13将加热管15包裹在内,换热支管16分布在加热管15的四周,即换热支管16位于加热管15和换热管13的中间,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接有上连接套管2,上连接套管2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电机4,通过上连接套管2将加热电机4与加热管15相连通。上连接套管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固定板3,上固定板3的设计,加强了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了换热的效率,优选的是,上连接套管2的一端与换热管13的一端相连通,储水罐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插接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的一侧固定有侧固定板7,其中,将进水管6与输水管进行对接,水流从进水管6流入储水罐14内,通过侧固定板7的设计,加强了装置的密封性,防止因为热气的泄露,影响换热的效率,储水罐1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固定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固定板9,下固定板9的一侧设有排水扣10,本实例中,经过换热的水流从储水罐14流向排水管11,打开排水扣10,水流从排水管11流出,如此设计,能够及时将水流排出,且操作简单,便捷,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撑腿8,支撑腿8起到一个作用,支撑腿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12,且外壳1的一侧设有控制板5,通过控制板5能够对换热管13和换热支管16实施监控,以便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启动加热电机4,通过加热电机4对加热管15进行加热,将加热管15的热度传递给换热管13和换热支管16,再通过侧固定板7将进水管6与输水管相连通,水流从进水管6进入储水罐14,然后再进入换热管13和换热支管16内进行加热,之后打开排水扣10,水流从排水管11排出,通过控制板5对换热管13和换热支管16实施监控。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锅炉换热器,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17、气压管18和万向轮19,底板1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万向轮19,通过万向轮19的设计了,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的搬动装置,省时省力,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气压管18,气压管1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表17,通过压力表17的设计,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储水罐14内的水位,以防水位过低,烧坏换热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压力表17直接观察到储水罐14内的水位,通过万向轮19可以将装置移动任何的地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换热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有储水罐(14),储水罐(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换热支管(16),换热支管(16)的一侧设有加热管(15),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连接有上连接套管(2),上连接套管(2)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电机(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换热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设有储水罐(14),储水罐(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换热支管(16),换热支管(16)的一侧设有加热管(15),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连接有上连接套管(2),上连接套管(2)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电机(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套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3),且上连接套管(2)的一端与换热管(13)的一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活动连接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的一侧固定有侧固定板(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