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33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是一种侧端呈U形状,上部为出光口,出光口设有透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玻璃上部设有采用压条咬压紧胶条的防水结构,是一种采用外施力对两侧端变形,通过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将压条和灯体合为一体,减少配件,减少成本,减少灯具的体积,重量;通过将灯体压条压变形将藏在灯体与玻璃之间的防水胶条受到灯体压条的挤压,即使户外热胀冷缩的环境下,胶条也不会收缩或者脱落,保证了防水效果,提高了防水等级;改进后的结构实现加工工艺步骤少,装配工艺简单,适合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是一种用于灯玻璃面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洗墙灯主要也是用来做建筑装饰照明之用,多用于桥梁亮化洗亮桥身和勾勒轮廓达到建筑立面亮化,由于光效高、色彩丰富等特点,从而得到广泛使用!其产品顶部一般设有透光玻璃进行防水,但在产品生产或组装时还存在以下不足:1、透光玻璃与灯体结合处采用涂胶,一般涂胶后需要放置几小时后才能进行另外的加工,加工时间长,且涂胶不好,容易玻璃面的透光质量,2、有些使用防水胶条卡结构,但还是玻璃底面进行插入胶条,且需要另外的人工操作将压条从灯体端面插进进行压紧实现防水效果,但其加工工序比较复杂,精度比较差,请参考附图1。影响整体产品成本及防水质量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简易玻璃面的防水结构及实现简单的加工工艺,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灯玻璃面的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配效率问题及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是一种侧端呈U形状,上部为出光口,出光口设有透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玻璃上部设有采用压条咬压紧胶条的防水结构,是一种采用外施力对两侧端变形,通过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内侧上部设有向内凸形成的卡槽五,顶部两侧设有向上延伸及可向内侧弯的压条,压条内侧设有胶条卡口及向内弯的凹口,所述的透光玻璃设置在卡槽五上,所述的胶条卡口卡有胶条,所述两侧压条分别通过对胶条向透光玻璃压紧连接,其向内弯的凹口通过透光玻璃、胶条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可向内侧弯的压条与透光玻璃夹角为25°。所述两侧压条是通过施压外力对胶条向透光玻璃两侧表面压紧连接,其压条与透光玻璃压变形后角度为小于11°大于0°。所述的凹口的厚度为1.13mm,厚度为0.6mm。所述的灯体内部设置光源组件,两侧端连接端盖。所述的灯体两侧端的端盖采用免攻牙孔的螺丝连接结构,由灯体两侧端的端口两边分别设置免攻牙孔,所述的端盖通过螺丝与免攻牙孔连接固定。所述的端盖与灯体之间还有密封垫,有效实现密封连接。所述灯体(4)呈U形状的灯体是一体成形的。一种如上述的防水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先准备呈U形状的灯体型材,其出光口处具备以下结构特征:内侧上部设有向内凸形成的卡槽五、顶部两侧设有向上延伸及可向内侧弯的压条,压条内侧设有胶条卡口及向内弯的凹口,且可向内侧弯的压条与水平面夹角为25°;S2、从侧端插入透光玻璃,同时置于卡槽五上;S3、选择胶条放入胶条卡口;S4、采用工装夹具采用气缸提供压力用压板整体将灯体上部施压力,使顶部的压条压变形,使压条与水平透光玻璃压变形后角度变为小于11°大于0°即可,通过压条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实现减少玻璃面的防水结构加工工艺,减少产品生产成本,也可减少组装工序;2、将压条和灯体合为一体,减少配件,减少成本,减少灯具的体积,重量。3、通过将灯体压条压变形将藏在灯体与玻璃之间的防水胶条受到灯体压条的挤压,即使户外热胀冷缩的环境下,胶条也不会收缩或者脱落,保证了防水效果,提高了防水等级。4、经过实验测试,铝型材喷涂后,折弯(压变形)25度以内,折弯处的喷涂表面不会受到明显破坏,能保持良好的外观,而且铝型材耐候性好,因此产品品质得到保证。5、灯体与玻璃藏防水胶条的空间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空间过小,防水胶条难以塞进;空间过大,防水胶条塞进后会脱落。6、改进后的结构实现加工工艺步骤少,装配工艺简单,适合自动化生产。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司原有玻璃面防水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压条未施压结构示意参考图;图4本技术的施压后结构示意参考图.图中:1-气缸,2-导杆,3-压板,4-灯体,6-透光玻璃,7-胶条,45-免攻牙孔,49-卡槽五,46-压条,47-胶条卡口,48-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阅图2-4,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4,所述灯体4是一种侧端呈U形状,上部为出光口,出光口设有透光玻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玻璃6上部设有采用压条咬压紧胶条的防水结构,是一种采用外施力对两侧端变形,通过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6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4内侧上部设有向内凸形成的卡槽五49,顶部两侧设有向上延伸及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压条46内侧设有胶条卡口47及向内弯的凹口48,所述的透光玻璃6设置在卡槽五49上,所述的胶条卡口47卡有胶条7,所述两侧压条46分别通过对胶条7向透光玻璃6压紧连接,其向内弯的凹口48通过透光玻璃6、胶条7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与平面透光玻璃6夹角为25°。所述两侧压条46是通过施压外力对胶条7向透光玻璃6两侧表面压紧连接,其压条46与透光玻璃6压变形后角度为小于11°大于0°。所述的凹口48的厚度为1.13mm,厚度为0.6mm。所述的灯体内部设置光源组件,两侧端连接端盖,所述的灯体两侧端的端盖采用免攻牙孔的螺丝连接结构,由灯体两侧端的端口两边分别设置免攻牙孔45,所述的端盖通过螺丝与免攻牙孔连接固定。所述的端盖与灯体之间还有密封垫,有效实现密封连接,以实现侧面的防水结构。所述灯体4呈U形状的灯体是一体成形的铝型材。一种如上述的防水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先准备呈U形状的灯体型材,其出光口处具备以下结构特征:内侧上部设有向内凸形成的卡槽五49、顶部两侧设有向上延伸及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压条46内侧设有胶条卡口47及向内弯的凹口48,且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与水平面夹角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4),所述灯体(4)是一种侧端呈U形状,上部为出光口,出光口设有透光玻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玻璃(6)上部设有采用压条咬压紧胶条的防水结构,是一种采用外施力对两侧端变形,通过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6)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4),所述灯体(4)是一种侧端呈U形状,上部为出光口,出光口设有透光玻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玻璃(6)上部设有采用压条咬压紧胶条的防水结构,是一种采用外施力对两侧端变形,通过咬压紧胶条与透光玻璃(6)两边上表面相接触连接形成玻璃面的防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结构,包括灯体(4)内侧上部设有向内凸形成的卡槽五(49),顶部两侧设有向上延伸及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压条(46)内侧设有胶条卡口(47)及向内弯的凹口(48),所述的透光玻璃(6)设置在卡槽五(49)上,所述的胶条卡口(47)卡有胶条(7),所述两侧压条(46)分别通过对胶条(7)向透光玻璃(6)压紧连接,其向内弯的凹口(48)通过透光玻璃(6)、胶条(7)形成密封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灯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向内侧弯的压条(46)与透光玻璃(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和良郭大雄罗铸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洛斯照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