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30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包括下圆盘和上圆盘,以及通过定轴承安装的延长臂,且延长臂绕定轴承自由转动,延长臂包括偏心轴筒和连接臂,连接臂通过定轴承连接在上圆盘和下圆盘上,连接臂与偏心轴筒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调整位置后的连接臂的锁位机构;位于上圆盘和下圆盘上均设置有轨槽板,连接臂上还设置有斜齿条,轨槽板上设置有驱动斜齿条在轨槽板上直线运动的调节螺圈,延长臂上能设置能根据管体直径的变化轻易扣合配液瓶外壁并在该角度锁定不动以保证配液瓶在实验过程中的稳定的凸点,延长臂采用旋转扣合式的布局,相对于固定角度伸缩式延长臂布局更为轻便灵活,廉价易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定气配液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标准混合气体的制作多采用一种高纯气体作稀释气再添加一种或几种其它的高纯气体配制而成;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主要有称量法、分压法、体积法、渗透法、饱和法、电解法、指数稀释法、流量比混合法等,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分为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并在配置的过程中通过配液瓶进行气液配比,在传统的定气配液过程中,将配液瓶直接放置,并没有其他的依托结构,使得在配液过程中容易损坏,并且对于不同高度和不同形状的配液瓶或者配液仓需要不同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复杂了配液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解决了在传统的定气配液过程中,将配液瓶直接放置,并没有其他的依托结构,使得在配液过程中容易损坏,并且对于不同高度和不同形状的配液瓶或者配液仓需要不同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复杂了配液过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放置配液瓶的下圆盘和位于配液瓶顶部的上圆盘,以及通过定轴承安装在下圆盘和上圆盘上的若干个延长臂,且所述延长臂绕定轴承自由转动,所述延长臂包括偏心轴筒,以及铰接在偏心轴筒顶部和底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定轴承连接在上圆盘和下圆盘上,所述连接臂与偏心轴筒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调整位置后的连接臂的锁位机构;位于上圆盘和下圆盘上均设置有供呈正对向的两个连接臂上的定轴承作直线位移的轨槽板,所述连接臂上还设置有斜齿条,且所述轨槽板上设置有驱动斜齿条在轨槽板上直线运动的调节螺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圆盘底部中间设置有支撑盘,且所述支撑盘在安装在下圆盘内的抬升机构的驱动下上下位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位机构包括铰接在连接臂上的销杆,且所述销杆的底部设置有直齿,位于连接臂底部的销杆的杆身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偏心轴筒的顶部设置有与销杆的底部的直齿配合且呈辐射状的固位齿环;位于销杆的与连接臂铰接处连接有角度弹簧,所述角度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偏心轴筒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槽板上设置有供连接臂上的斜齿条直线运动的十字槽,且所述定轴承位于位于轨槽板和上圆盘之间,所述斜齿条嵌入十字槽内,所述十字槽的纵截面呈“T”字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抬升机构为微型气压缸、微型液压缸或者剪式千斤顶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上下两个圆盘实现对配置瓶的夹持,并且上圆盘中间能够根据连接配置瓶的接口的高度进行上圆盘和下圆盘位置的适应性调节,以及根据不同高度和体积的配置瓶,延长臂可以绕轴承进行90°范围内自由转动,当配液瓶扣合在圆盘中心的固定点时,在延长臂上能设置能根据管体直径的变化轻易扣合配液瓶外壁并在该角度锁定不动以保证配液瓶在实验过程中的稳定的凸点,延长臂采用旋转扣合式的布局,相对于固定角度伸缩式延长臂布局更为轻便灵活,廉价易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可变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可变径支撑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偏心轴筒顶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圆盘;2-上圆盘;3-延长臂;4-轨槽板;5-调节螺圈;6-支撑盘;7-固位齿环;8-角度弹簧;9-十字槽;10-定轴承;301-偏心轴筒;302-连接臂;303-斜齿条;304-销杆;30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放置配液瓶的下圆盘1和位于配液瓶顶部的上圆盘2,以及通过定轴承10安装在下圆盘1和上圆盘2上的若干个延长臂3,且延长臂3绕定轴承10自由转动;延长臂3包括偏心轴筒301,以及铰接在偏心轴筒301顶部和底部的连接臂302,若干个偏心轴筒301通过连接臂302绕定轴承10转动以实现偏心轴筒301与上圆盘2、下圆盘1的径向距离的改变,从而进行变径动作,在偏心轴筒301进行变径动作后,自身可绕轴转动,从而改变偏心轴筒301与配液瓶的瓶身的接触距离;进一步地,偏心轴筒301可以通过阻尼转轴实现转动后的位置固定,以适应不同瓶身形状,并且能够不用在放置配液瓶中过多的关注瓶身是否位于上圆盘2或下圆盘1的中心位置。同时为了保证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配液瓶或者配液筒的震动,偏心轴筒301表层采用硅胶材质。连接臂302通过定轴承10连接在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连接臂302与偏心轴筒30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调整位置后的连接臂302的锁位机构。本技术对于上下直径不同的配液瓶的夹持过程中,位于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均设置有供呈正对向的两个连接臂302上的定轴承10作直线位移的轨槽板4,连接臂302上还设置有斜齿条303,且轨槽板4上设置有驱动斜齿条303在轨槽板4上直线运动的调节螺圈5。通过转动调节螺圈5,使得与调节螺圈5啮合的斜齿条303在轨槽板4移动,正相对的两个斜齿条303作相向或者远离运动,进而调节位于上圆盘2上的定轴承10与上圆盘2的径向位置,从而实现偏心轴筒301在顶部的径向上的变径。下圆盘1底部中间设置有支撑盘6,且支撑盘6在安装在下圆盘1内的抬升机构的驱动下上下位移,由于偏心轴筒301在一般结构高度的限制作用下,为了适应对小型配液瓶的夹持,通过抬升机构抬升配液瓶在下圆盘1上的位置。锁位机构包括铰接在连接臂302上的销杆304,且销杆304的底部设置有直齿,位于连接臂302底部的销杆304的杆身上套装有弹簧305,偏心轴筒301的顶部设置有与销杆304的底部的直齿配合且呈辐射状的固位齿环7;锁位机构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当配液瓶的高度超过偏心轴筒301的结构高度时,连接臂302与偏心轴筒301的连接处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放置配液瓶的下圆盘(1)和位于配液瓶顶部的上圆盘(2),以及通过定轴承(10)安装在下圆盘(1)和上圆盘(2)上的若干个延长臂(3),且所述延长臂(3)绕定轴承(10)自由转动,所述延长臂(3)包括偏心轴筒(301),以及铰接在偏心轴筒(301)顶部和底部的连接臂(302),所述连接臂(302)通过定轴承(10)连接在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所述连接臂(302)与偏心轴筒(30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调整位置后的连接臂(302)的锁位机构;/n位于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均设置有供呈正对向的两个连接臂(302)上的定轴承(10)作直线位移的轨槽板(4),所述连接臂(302)上还设置有斜齿条(303),且所述轨槽板(4)上设置有驱动斜齿条(303)在轨槽板(4)上直线运动的调节螺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放置配液瓶的下圆盘(1)和位于配液瓶顶部的上圆盘(2),以及通过定轴承(10)安装在下圆盘(1)和上圆盘(2)上的若干个延长臂(3),且所述延长臂(3)绕定轴承(10)自由转动,所述延长臂(3)包括偏心轴筒(301),以及铰接在偏心轴筒(301)顶部和底部的连接臂(302),所述连接臂(302)通过定轴承(10)连接在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所述连接臂(302)与偏心轴筒(30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调整位置后的连接臂(302)的锁位机构;
位于上圆盘(2)和下圆盘(1)上均设置有供呈正对向的两个连接臂(302)上的定轴承(10)作直线位移的轨槽板(4),所述连接臂(302)上还设置有斜齿条(303),且所述轨槽板(4)上设置有驱动斜齿条(303)在轨槽板(4)上直线运动的调节螺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盘(1)底部中间设置有支撑盘(6),且所述支撑盘(6)在安装在下圆盘(1)内的抬升机构的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虎钟之文谭覃王星月黄静宜王鹤
申请(专利权)人:防灾科技学院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