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29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包括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该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对探测器的周边进行保护,且通过防护壳内部的固定板使得该防护壳内可装配不同大小的被动红外探测器,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连接杆的两端为铰接连接的安装方式,可调整进行多角度的安装,此外吊板也可通过合页进行旋转,以面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需求进行安装,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增强安保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
本技术涉及安保设备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
技术介绍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采用被动红外方式,已达到安保报警功能的探测器,它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一般的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多是吸附式安装,没有防护装置,不仅本身容易脱落,还容易因为外界环境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破损失效,给安保带来了麻烦,而目前的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不能满足多角度的安装,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该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对探测器的周边进行保护,且通过防护壳内部的固定板使得该防护壳可装配不同大小的被动红外探测器,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且通过连接杆的两端铰接方式,可调整进行多角度的安装,此外吊板也可通过合页进行旋转,以面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需求进行安装。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包括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防护壳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装配槽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装配槽上设置有若干组滑轨,若干组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的上侧设置有与装配块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装配槽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在装配槽上的承重座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一螺母进行调节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安装架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二螺母进行调节固定,所述连接杆内为空心设计并安装有隔温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有方形吊杆,所述方形吊杆上端的四周均通过合页安装有吊板,所述吊板上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在吊板上的安装孔。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并安装有螺丝,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与螺丝头部相匹配的紧固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方形吊杆的宽度需大于合页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对探测器的周边进行保护,且通过防护壳内部的固定板使得该防护壳内可装配不同大小的被动红外探测器,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连接杆的两端为铰接连接的安装方式,可调整进行多角度的安装,此外吊板也可通过合页进行旋转,以面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需求进行安装,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增强安保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护壳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杆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隔温层安装位置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走线槽位置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护壳和固定块的位置关系侧视示意图。其中:1、防护壳;2、装配槽;3、固定块;4、走线孔;5、连接杆;6、安装槽;7、安装块;8、固定板;9、滑轨;10、装配块;11、螺丝孔;12、弹簧;13、第一转轴;14、承重座;15、第一螺母;16、第二转轴;17、安装架;18、第二螺母;19、隔温层;20、方形吊杆;21、合页;22、吊板;23、走线槽;24、安装孔;25、螺丝;26、紧固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包括有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装配槽2,所述装配槽2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走线孔4,所述走线孔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防护壳1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靠近装配槽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装配槽2上设置有若干组滑轨9,若干组所述滑轨9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装配块10,所述装配块10上设置有螺丝孔11,所述螺丝孔11的上侧设置有与装配块10固定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与装配槽2固定连接,所述螺丝孔11用于安装螺丝从而适配探测器背面的安装槽进行安装。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转轴13,所述连接杆5通过第一转轴13与固定在装配槽2上的承重座14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一螺母15进行调节固定,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6,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16与安装架17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二螺母18进行调节固定,所述连接杆5内为空心设计并安装有隔温层19。所述安装架17的上端固定有方形吊杆20,所述方形吊杆20上端的四周均通过合页21安装有吊板22,所述吊板22上设置有走线槽23,所述走线槽23上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在吊板22上的安装孔24,方便探测器背面的线路进行隐蔽安装。所述安装块7远离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并安装有螺丝25,所述安装槽6上设置有与螺丝25头部相匹配的紧固槽26。所述方形吊杆20的宽度需大于合页21的直径,方便电线从所述走线槽23内穿过。本技术人工将与螺丝孔11适配的螺丝钉安装上去,然后将探测器背面的孔槽与螺丝钉安装,再使固定板8与探测器的四周接触,人工通过工具旋转螺丝25,将安装块7固定在安装槽6内,之后根据安装环境,通过合页21旋转吊板22,吊板22上设置有安装孔24,方便与墙壁或者天花板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先松开第二螺母18,调整连接杆5的方位,再拧紧固定,之后松开第一螺母15,调整防护壳1的面对方位,再拧紧固定,即可对探测器面对的方向进行工作。该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通过设置的防护壳1对探测器的周边进行保护,且通过防护壳1内部的固定板8使得该防护壳1内可装配不同大小的被动红外探测器,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连接杆5的两端为铰接连接的安装方式,可调整进行多角度的安装,此外吊板22也可通过合页21进行旋转,以面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需求进行安装,提高该吊挂机构的适用范围,增强安保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装配槽(2),所述装配槽(2)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走线孔(4),所述走线孔(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n所述防护壳(1)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靠近装配槽(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装配槽(2)上设置有若干组滑轨(9),若干组所述滑轨(9)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装配块(10),所述装配块(10)上设置有螺丝孔(11),所述螺丝孔(11)的上侧设置有与装配块(10)固定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与装配槽(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装配槽(2),所述装配槽(2)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走线孔(4),所述走线孔(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
所述防护壳(1)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靠近装配槽(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装配槽(2)上设置有若干组滑轨(9),若干组所述滑轨(9)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装配块(10),所述装配块(10)上设置有螺丝孔(11),所述螺丝孔(11)的上侧设置有与装配块(10)固定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端与装配槽(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转轴(13),所述连接杆(5)通过第一转轴(13)与固定在装配槽(2)上的承重座(14)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一螺母(15)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辰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