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728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包括锚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锚板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悬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平面推力轴承使得轴承径向载荷承载能力强,由于调心推力轴承,使得转轴上座与转轴下座同轴度高,保持水平的能力强,转轴中轴和转轴下座通过相对螺纹连接,整体结构紧凑,装配简单且装配时间短,简化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
本技术涉及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吊塔是医院现代化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供气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手术室供氧、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等医用气体的终端转接,它由电机控制设备平台的升降,安全、可靠;平衡式设计保证设备平台的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电机的驱动保证设备快速、有效地运作。现有的医用吊塔臂存在着水平保持度不好或是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吊塔臂的转轴组装拆卸繁琐,转动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包括锚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锚板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包括转轴上座、转轴下座与中轴,所述转轴上座与所述转轴下座之间的平面台阶上安装有平面推力轴承,所述转轴上座与所述中轴之间的斜面上安装有调心推力轴承,且所述中轴与所述转轴下座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一悬臂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下表面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二悬臂的上表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下座与所述转轴上座将平面推力轴承夹紧,所述中轴与所述转轴上座将调心推力轴承夹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面推力轴承套装于所述转轴下座,所述调心推力轴承安装于转轴上座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面推力轴承端面与转轴下座抵触并且相对平行,所述转轴上座锥面与调心推力轴承的锥面抵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平面推力轴承与调心推力轴承将转轴的内外圈分开,且能灵活地相对转动,由于平面推力轴承使得轴承径向载荷承载能力强,由于调心推力轴承,使得转轴上座与转轴下座同轴度高,保持水平的能力强,转轴中轴和转轴下座通过相对螺纹连接,整体结构紧凑。2、本技术组装时先将平面推力轴承套装在转轴下座上,然后将转轴上座套装在转轴下座,接着将调心推力轴承安放到转轴上座内,再接着将中轴与转轴下座通过螺纹相对旋紧,装配简单且装配时间短,简化了结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锚板;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螺栓;5、第一连接柱;6、第一悬臂;7、第二连接柱;8、第二悬臂;9、转轴上座;10、转轴下座;11、中轴;12、平面推力轴承;13、调心推力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包括锚板1、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锚板1用于固定至医用吊塔臂系统安装空间的顶部结构,例如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天花板,锚板1底部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连接柱5,第一连接柱5底部与第一转轴2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悬臂6,第一悬臂6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第二连接柱7底部与第二转轴3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悬臂8;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均包括转轴上座9、转轴下座10与中轴11,转轴上座9与转轴下座10之间的平面台阶上安装有平面推力轴承12,转轴上座9与中轴11之间的斜面上安装有调心推力轴承13,且中轴11与转轴下座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如图1与图3所示,第一悬臂6与第二悬臂8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第一悬臂6与第二悬臂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开口,一方面可以方便气管和线路的装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装顶部环境照明LED灯,第一转轴2底部通过螺栓4与第一悬臂6的上表面连接,第一悬臂6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侧下表面通过螺栓4与第二连接柱7连接,第二转轴3底部通过螺栓4与第二悬臂8的上表面连接。如图2所示,转轴下座10与转轴上座9将平面推力轴承12夹紧,中轴11与转轴上座9将调心推力轴承13夹紧,平面推力轴承12套装于转轴下座10,调心推力轴承13安装于转轴上座9内,平面推力轴承12端面与转轴下座10抵触并且相对平行,转轴上座9锥面与调心推力轴承13的锥面抵触,组装时先将平面推力轴承12套装在转轴下座10上,然后将转轴上座9套装在转轴下座10,接着将调心推力轴承13安放到转轴上座9内,再接着将中轴与转轴下座10通过螺纹相对旋紧。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组装完毕,随后第一转轴2通过第一连接柱5与锚板1连接,第二转轴3通过第二连接柱7与第一悬臂6连接,通过平面推力轴承与调心推力轴承将转轴的内外圈分开,且能灵活地相对转动,由于平面推力轴承使得轴承径向载荷承载能力强,由于调心推力轴承,使得转轴上座与转轴下座同轴度高,保持水平的能力强,转轴中轴和转轴下座通过相对螺纹连接,整体结构紧凑,装配简单且装配时间短,简化了结构。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包括锚板(1)、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1)底部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柱(5)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悬臂(6),所述第一悬臂(6)远离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所述第二连接柱(7)底部与所述第二转轴(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悬臂(8);所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均包括转轴上座(9)、转轴下座(10)与中轴(11),所述转轴上座(9)与所述转轴下座(10)之间的平面台阶上安装有平面推力轴承(12),所述转轴上座(9)与所述中轴(11)之间的斜面上安装有调心推力轴承(13),且所述中轴(11)与所述转轴下座(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包括锚板(1)、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1)底部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柱(5)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一悬臂(6),所述第一悬臂(6)远离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侧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所述第二连接柱(7)底部与所述第二转轴(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底部通过螺栓(4)连接有第二悬臂(8);所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3)均包括转轴上座(9)、转轴下座(10)与中轴(11),所述转轴上座(9)与所述转轴下座(10)之间的平面台阶上安装有平面推力轴承(12),所述转轴上座(9)与所述中轴(11)之间的斜面上安装有调心推力轴承(13),且所述中轴(11)与所述转轴下座(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吊塔臂系统及用于该医用吊塔臂系统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6)与所述第二悬臂(8)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所述第一悬臂(6)与所述第二悬臂(8)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升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育达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