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1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板、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预制梁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二排纵筋及箍筋,预制梁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预制楼板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钢筋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侧面,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预制楼板顶面设有现浇层,现浇层内预埋水电管线及面筋层,预制梁的两端设置直角企口,使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快速精准定位,加快吊装速度,提升吊装效率,保障了施工质量;通过对预制楼板搭接边设置斜边企口,使水电管线埋设到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位置可以从面筋层下面顺利排布,保证叠合层施工质量,控制现浇层混凝土厚度,省工省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指一种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造技术,具有可避免未来重复装修,长寿命、免维护、节能环保的优势,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梁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的搭接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预制构件和铝合金模板精准度要求比传统木模板现浇工艺高,导致搭接位置很难精准就位,吊装过程耗时长,质量难以保障;此外,叠合梁板施工中,在现浇层中包括面层钢筋和预埋水电管线,很容易造成现浇层超厚或现浇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重点位置为预制板和预制梁搭接处,该处拼缝钢筋、板付筋、梁箍筋、梁纵筋交错搭接,预埋水电管线无法从面层钢筋下穿过,而从钢筋上穿过则超出60mm的现浇层厚度,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快速精准定位;使水电管线可以顺利排布,控制现浇层混凝土厚度,省工省料的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板、现浇墙柱的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梁(1)、预制楼板(2)、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预制梁(1)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11)、二排纵筋(12)及箍筋(13),所述预制梁(1)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14);所述预制楼板(2)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21),钢筋(21)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2)侧面,所述预制楼板(2)与预制梁(1)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22),预制楼板(2)顶面设有现浇层(4),现浇层(4)内预埋水电管(41)线及面筋层(42)。/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梁(1)、预制楼板(2)、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预制梁(1)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11)、二排纵筋(12)及箍筋(13),所述预制梁(1)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14);所述预制楼板(2)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21),钢筋(21)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2)侧面,所述预制楼板(2)与预制梁(1)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22),预制楼板(2)顶面设有现浇层(4),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秉达李伟军李云锋李星高强薛溪沁马楚城叶举聪杨子民刘树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