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9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一体成型有定位柱,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卡接的定位槽,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预留槽,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自攻螺丝螺纹连接有T型固定件,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内腔由内至外均依次设置有耐火层、防潮层、加强层和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柱、定位槽、预留槽、T型固定件和自攻螺丝的配合,从而增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拼接稳固性,防止外界环境对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造成变形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外墙保温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
技术介绍
外墙保温板,也叫地平线建筑外墙装饰一体板,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外墙保温板等功能于一体,工厂化生产,现场粘结施工,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用作于现在高层外墙、室内商场,以及工业设备,具有造价低效果好耐腐蚀,无污染。在建筑工人对建筑外墙进行施工时,需要在建筑外墙表面铺设外墙保温板,然而由于建筑外墙面积大多较大,需要将多块保温板拼接成整体,然而现有的保温板拼接后稳固性较低,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保温板之间形成较大形变张力,从而使保温板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降低保温板的保温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解决了现有保温板拼接后稳固性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一体成型有定位柱,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卡接的定位槽,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预留槽,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自攻螺丝螺纹连接有T型固定件,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内腔由内至外均依次设置有耐火层、防潮层、加强层和保温层。r>优选的,所述耐火层压制在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内腔的最内侧,所述防潮层压制在耐火层的表面,所述加强层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防潮层的表面,所述保温层压制在加强层的表面,所述保温层位于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最外侧。优选的,所述耐火层的材质为石膏材料,所述防潮层的材质为钙质材料,所述加强层的材质为细密钢丝网,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STP保温材料。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钢丝网网孔面积小于一平方毫米,所述耐火层、防潮层、加强层和保温层的整体厚度小于五十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右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横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柱,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左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限位柱卡接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相向的一侧竖向填充有防水密封胶,所述防水密封胶的涂抹厚度小于两毫米。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1、本技术通过定位柱、定位槽、预留槽、T型固定件和自攻螺丝的配合,可对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连接位置进行稳固固定,从而增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拼接稳固性,防止外界环境对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造成变形开裂。2、本技术通过耐火层、防潮层、加强层和保温层,直接增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整体耐火防潮性能和材质强度,通过耐火层、防潮层、加强层和保温层的整体厚度小于五十毫米,减轻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整体重量,通过限位柱和限位槽,可对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之间进行紧密限位卡紧,通过防水密封胶,增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连接位置的整体密封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二保温板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标号:1、第一保温板;2、第二保温板;3、定位柱;4、定位槽;5、预留槽;6、T型固定件;7、自攻螺丝;8、耐火层;9、防潮层;10、加强层;11、保温层;12、限位柱;13、限位槽;14、防水密封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二保温板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结构局部剖视图,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一体成型有定位柱3,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3卡接的定位槽4,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预留槽5,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自攻螺丝7螺纹连接有T型固定件6,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内腔由内至外均依次设置有耐火层8、防潮层9、加强层10和保温层11。所述耐火层8压制在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内腔的最内侧,所述防潮层9压制在耐火层8的表面,所述加强层10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防潮层9的表面,所述保温层11压制在加强层10的表面,所述保温层11位于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最外侧,直接增强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整体耐火防潮性能和材质强度。所述耐火层8的材质为石膏材料,所述防潮层9的材质为钙质材料,所述加强层10的材质为细密钢丝网,所述保温层11的材质为STP保温材料,各个层体的材质均为现有成熟产品,且经过现有技术手段可将各个层体之间进行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加强层10的钢丝网网孔面积小于一平方毫米,所述耐火层8、防潮层9、加强层10和保温层11的整体厚度小于五十毫米,减轻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整体重量。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右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横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柱12,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左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限位柱12卡接的限位槽13,可对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之间进行紧密限位卡紧。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相向的一侧竖向填充有防水密封胶14,所述防水密封胶14的涂抹厚度小于两毫米,增强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连接位置的整体密封稳固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建筑工人将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进行水平对齐后,接着建筑工人先将定位柱3插入定位槽4内,同时限位柱12也插入限位槽13内,从而可对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进行预先卡紧固定,接着建筑工人使用胶枪对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连接缝隙内填充防水密封胶14,接着建筑工人使用工具拧紧自攻螺丝7将T型固定件6固定在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继而直接增强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拼接的整体稳固性。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定位柱3、定位槽4、预留槽5、T型固定件6和自攻螺丝7的配合,可对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连接位置进行稳固固定,从而增强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拼接稳固性,防止外界环境对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造成变形开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一体成型有定位柱(3),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3)卡接的定位槽(4),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预留槽(5),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自攻螺丝(7)螺纹连接有T型固定件(6),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内腔由内至外均依次设置有耐火层(8)、防潮层(9)、加强层(10)和保温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一体成型有定位柱(3),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3)卡接的定位槽(4),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预留槽(5),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自攻螺丝(7)螺纹连接有T型固定件(6),所述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内腔由内至外均依次设置有耐火层(8)、防潮层(9)、加强层(10)和保温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式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8)压制在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内腔的最内侧,所述防潮层(9)压制在耐火层(8)的表面,所述加强层(10)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防潮层(9)的表面,所述保温层(11)压制在加强层(10)的表面,所述保温层(11)位于第一保温板(1)和第二保温板(2)的最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顺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